APP下载

补肾活血法联合针刺耳前三穴治疗老年肾虚耳聋的临床观察

2022-09-0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肾虚耳聋活血

刘 俏

(大连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 辽宁 大连 116023)

老年肾虚耳聋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由于内耳退化引起的自然性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双耳对称性进行性聋,伴有耳塞和虚实不宁、头晕不适等一系列症状。老年性耳聋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老年性耳聋是指老年人因听力器官老化,以及双耳对称性进行性听力丧失,或非其他疾病引起的耳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记忆力减退和牙齿脱落等衰老现象,老年性耳聋是其中一种衰老现象[2]。在中医学中肾开窍于耳,肾与耳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云:“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人到中年,肾中精气下降,髓海不足,不能上荣于耳,从而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导致耳聋。中医主要采取中药以及针刺进行治疗。本研究观察补肾活血法联合针刺耳前三穴对老年肾虚耳聋患者听力的影响,全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的老年肾虚耳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60~89岁,患者平均年龄(71.0±2.5)岁;患者病程20~30个月,平均(25.0±3.1)个月;依据1997年WHO制定的标准,患者听力损失3级(重度)35例,患者听力损失4级(极重度)5例。试验组4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60~78岁,患者平均年龄(74.0±2.8)岁;病程10~40个月,平均(34.0±5.2)个月;依据1997年WHO制定的标准,患者听力损失3级(重度)36例,患者听力损失4级(极重度)4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诊断。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常伴有耳鸣和耳胀等,还伴有头晕、腰膝酸痛、烦躁失眠、夜间尿频、脱发发抖或瘀斑、脉细或涩等全身症状,患者60~90岁,患者双耳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所有患者鼓膜完整和鼓膜穿孔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接受检查,能配合完成检查。排除标准:有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疾病严重者;急性创伤感染、或梅毒性神经病变等患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治疗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试验组使用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处方为:熟地黄20 g,山萸肉20 g,杜仲20 g,山药20 g,何首乌20 g,淫羊藿15 g,黄精15 g,桃仁10 g,红花10 g,僵蚕10 g,泽泻20 g,茯苓20 g,甘草10 g。随证加减:若阴虚火旺者加黄柏20 g,枸杞子20 g;若入睡困难者加酸枣仁20 g。以上水煎服150 mL,日2次口服。配合针刺治疗,主要选取的穴位为耳前三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再配合辨证取穴,若气滞血瘀加太冲穴,痰火郁结者配伍丰隆穴,肾精严重不足者加太溪穴,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常规消毒,采取平补平泻法针刺,留针30 min。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通过应用1997年WHO制定的听力评估标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以及1周、3周听力评分。(2)2组临床疗效比较:根据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4],将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患者损伤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5 dB以上;有效为患者损伤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5 dB;无效为患者损伤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dB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2组患者发生伴随症状呕吐、耳鸣、眩晕的消退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听力得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周、3周听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肾虚耳聋患者听力得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肾虚耳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伴随症状及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呕吐、耳鸣及眩晕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老年肾虚耳聋患者伴随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耳聋患者增加比较多[5]。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听觉系统老化和患者的环境因素引起的[6]。中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脏腑功能逐渐减弱,肾中精气逐渐亏虚,同时经络痹阻,血液循环障碍,瘀血发生,肾虚血瘀,清窍痹阻,从而发病[7]。历代医家有诸多文献记载,《诸病源候论》云:“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经气有相并时。并则有脏器逆,名之曰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可见耳聋与各脏器关系密切,《证治准绳》曰:“唯暴聋之病,与阴阳隔绝之未甚,经脉欲行而未通”,可见疏通经络可以治疗耳聋,并且瘀血是耳聋的主要病理产物,因此治疗该病均是以补肾活血为主要原则,常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口服联合针刺一起治疗。针刺是一种中医特有的外治法,耳部有多条经络经过,通过刺激耳部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来治疗耳聋耳鸣。笔者采取补肾活血法联合针刺耳前三穴进行治疗,补肾活血法中熟地黄为君药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山萸肉、杜仲共为臣药,起到补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君臣为用,从根本上解决老人肾气不足,培补先天。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何首乌补益精血,为佐使药物,补助脾气,起到调理后天的作用,淫羊藿补肾,黄精补气养阴,桃仁活血祛瘀,红花活血通经,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泽泻利水渗湿、泻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甘草调和诸药。若阴虚火旺者加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若入睡困难者加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桃仁、红花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耳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泽泻可以消除耳内毛细血管渗漏和听神经水肿,以上药物合用可以起到补肾、活血、化瘀,清耳通窍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主要治疗耳鸣、耳聋、聤耳等疾病;听宫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其经脉入耳中;听会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郑鹏等[8]认为针刺联合左慈丸可以补肾益精、化痰、活血理气,能疏通耳部气血,缓解临床症状。若气滞血瘀加太冲穴起到调理肝经气血、理气的作用,痰火郁结者配伍丰隆穴,丰隆穴为治疗痰火的经验穴,肾精严重不足者加太溪穴。综上所述,采取补肾活血法结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虚耳聋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透视“肾虚综合征”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自测肾虚10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