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评估分析

2022-09-08马秀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管腔冠脉造影

马秀华

(息县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 信阳 4643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心绞痛症状,但随着血管的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远端供血的心肌细胞出现缺血性坏死,引发变异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寻找可早期评估冠心病的方法十分必要。

目前,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是临床评估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方法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创伤,增加穿刺部位血肿、感染等发生风险,无法作为常规检查方法进行反复操作。且检查费用较高,接受度差[2]。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可反复操作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多层螺旋 CT( Multi-slice CT,MSCT)冠脉成像因具有无创、成像速度快等特点,在冠心病评估中应用越来越多。该方法利用造影剂在血管内分布情况评估冠脉形状、走向、管腔等情况,从而对疾病作出判断,但对冠心病的评估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3]。本研究主要分析MS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评估价值,旨在为临床今后采取更合理、便捷的准确评估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医院接收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胸痛、胸闷、心悸、呼吸短促等不适症状,入院时初步拟诊为冠心病;②均于本院接受MSCT、冠脉造影检查者;③依从性好,且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调查者。排除标准:①碘过敏者;②存在出血性倾向者;③严重肾功能不全者;④严重全身性感染或发热者;⑤合并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者。86例患者中男 51例,女 35例;年龄 49-72岁,平均(60.57±3.52)岁;合并症:糖尿病12例,高血压23例;高血脂13例;其中有吸烟史35例,饮酒史42例。

1.2 方法

1.2.1 MSCT冠脉成像检查方法

采用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测量心率,心率>70次·min-1者,口服25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苏州爱美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203、20201001,规格:25 mg),待平静状态下心率≤70次·min-1时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平躺于扫描床上,双臂举过头顶伸直,平静呼吸后屏气,先行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从左冠脉窦上方1 cm至膈下2 cm,参数设置:管电流250 mA,管电压120 kV,层距0.3 mm,层厚0.5 mm,螺距1.375,准直65×0.5,旋转速度 0.6 r·s-1,扫描视野 220 mm×220 mm,矩阵512×512,平扫结束后,采用CT高压注射器(东莞市一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T-S100)自患者肘部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GE Healthcare AS,国药准字J20160095,规格:240 mgI·mL-1×50 mL)100 mL,注射速度 2.5 mL·s-1,注射完毕后采用20 mL生理盐水冲管,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方式,将升主动脉近端层面设为感兴趣区域,设置阈值150 HU,即当对比剂浓度到达 15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上传至VITREA站进行分析与图像重建,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并作出诊断,若二人意见不一致,经共同商讨后给出统一结果。

1.2.2 冠脉造影检查

选用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GO-2100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系统,经皮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鞘,经鞘管送入引导钢丝,将冠脉造影导管于钢丝引导下送入冠脉开口处,注入20-30 mL 35%碘海醇注射液,采用6位体法实施多角度透射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测量并给出最终结果。

1.2.3 冠脉病变程度判断标准

图1 (前降支开口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

冠脉病变程度参照TIMI分级[4],所有冠脉均无病变为非冠心病,1个或以上冠脉存在病变,且管腔狭窄程度<50%为轻度病变,50%≤1个或以上冠脉管腔狭窄程度<75%为显著病变,75%≤1个或以上冠脉管腔狭窄程度<100%为高度病变,1个或以上冠脉管腔 100% 狭窄为完全闭塞。冠脉斑块性质判断:依据与管腔内对比剂的密度差异进行划分,高于对比剂密度者为钙化斑块,低于对比剂密度者为非钙化斑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分析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斑块性质;(2)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3)不同性质冠脉斑块的 CT密度值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D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一致性采用 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冠脉造影结果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非冠心病41例,占47.67%,轻度病变19例,占42.22%,显著病变17例,占19.77%,高度病变8例,占9.30%,完全闭塞1例,占1.16%。

图2(前降支多发软斑块,管腔重度狭窄)

图3 (前降支近段硬斑块,管腔轻度狭窄)

图4 (前降支近段多发混合斑块,管腔局限性重度狭窄)

图5 (右冠近段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

图6 (右冠近段混合斑块,管腔局限性重度狭窄)

图7 (前降支近段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

2.2 MS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评估价值

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MSCT冠脉成像评估冠心病的准确度为82.56%(71/86),MS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739)。见表1。

表1 MSCT冠脉成像评估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

2.3 不同性质冠脉斑块的CT密度值比较

在可评价血管中,冠脉造影共检出斑块 172个,其中钙化斑块118个,非钙化斑块54个,钙化斑块的 CT密度值明显高于非钙化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质冠脉斑块的CT密度值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可引发胸痛、胸闷、心悸、乏力等诸多症状,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诸多并发症,增加致残、病死风险[5]。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对冠心病作出准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冠脉造影是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但冠脉造影需对股动脉进行穿刺,若置管过程中导丝误入颈胸部动脉小分支,可能会导致多种不良事件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此外,冠脉造影检查耗时较长,费用较高,技术门槛及设备要求较高,无法作为常规检查方法进行普及。

MSCT冠脉成像是一种优良的冠脉疾病评估技术,不仅能无创性地评估冠脉狭窄程度,还能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等,在冠脉疾病的评估中应用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冠脉成像评估冠心病的准确度为82.56%,MS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且检出的冠脉斑块中钙化斑块的 CT密度值明显高于非钙化斑块,表明MS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并能较好地判定冠脉斑块性质。

分析原因在于,MSCT冠脉成像是一种无创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在增强 CT扫描下进行血管三维重建,获得全方位、立体的心脏冠脉成像,可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对冠心病作出准确判断。同时,MSCT冠脉成像覆盖范围广、扫描时间短,一次扫描可进行多相位重建及多角度观察,且技术要求相对较低[6]。其次,MSCT冠脉成像在短时间内完成扫描可减小患者因长时间屏息和对比剂注射引起心率波动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又能减少对比剂用量,保持一定的对比剂浓度,有利于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对比剂引起的毒副反应,增加安全性。不同性质的冠脉斑块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准确区分冠脉斑块的性质有助于临床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并进行针对性干预。CT密度值是人体组织密度的一种反映,以脂质为主要成分的非钙化斑块密度较小,CT密度值较小,钙化斑块密度较大,CT密度值较大,临床可通过斑块CT密度值准确评估斑块性质。但MSCT冠脉成像无法完全抑制呼吸运动及心脏搏动产生的伪影,对于心律不齐或心率过快的患者无法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此外,冠脉管壁严重钙化也会影响评估结果。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评估方法。

综上所述,MS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并能较好地判定冠脉斑块性质,临床可考虑将MSCT冠脉成像作为冠心病的初步筛查手段。

猜你喜欢

管腔冠脉造影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管腔手术器械行超声清洗机预清洗的价值对比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的效能对比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