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胶与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的效果比较

2022-08-31郝丽娜邵起可张雪丽卢尚兵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7期
关键词:透明质脂肪评分

郝丽娜,邵起可,张雪丽,卢尚兵

(1.成都青羊菲尔医疗美容诊所,四川 成都,610000;2.汉密尔顿美容医院 四川 成都,610000;3.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美容整形外科,四川 成都,610000)

鼻唇沟变宽、加深是面部老化主要表现之一[1]。近年来,临床上改善鼻唇沟凹陷的方法繁多,主要是采用自体脂肪移植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治疗[2-4]。自体脂肪填充优势在于:自体脂肪颗粒源于自身组织较为安全、取材丰富、填充效果自然[5]。但自体脂肪填充后也有许多并发症风险,如皮下结节、脂肪坏死、局部皮肤凹凸不平,出血、钙化、脂肪栓塞、慢性肉芽肿、全身感染等[6,7]。因此,为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将自体脂肪颗粒制备成富含基质血管成分的脂肪胶(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gel,SVF-gel)[8],行鼻唇沟注射填充,并与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对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SVFgel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的患者共96例,全为女性。SVF-gel注射填充组48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5.10±6.36。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组48例,年龄30~53岁,平均年龄(44.06±7.55)。所有患者及监护人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的女性;②面部有炎症,严重化脓性感染等疾病;③有严重全身疾病者;④填充前后接受过手术治疗者;⑤期望值过高的求美者。

1.2 手术过程

1.2.1 SVF-gel 制备流程

(1)脂肪获取:患者采用中深度镇静或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在腹股沟中点下方2~3cm处做一0.5cm的切口。钝针从切口处插入,将肿胀液(配制比例: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15ml+盐酸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松5mg)注入大腿中上部皮下脂肪层,停留15分钟,将10ml注射器连接脂肪抽吸针,回抽1~2ml形成抽吸负压,抽吸脂肪肿胀液混合物。抽吸完毕后,将获得的混合物放置离心机离心(离心力:1200g,离心3min),离心后,去除上层油脂和下层混合液保留纯脂肪颗粒。用5/0尼龙线间断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抽吸部位用弹力绷带固定。(2)脂肪胶的制备[21]:将脂肪颗粒装于脂肪转换器相连接的两个10ml注射器中,反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脂肪颗粒进行机械乳化30次,使其变成乳糜状。将乳糜状脂肪组织过滤,去除组织中体积较大的脂肪细胞以及粗大的纤维条索。将滤液再次离心(离心力:2000g,离心3min)。离心后的脂肪再次分层,最上层为细胞杂质和油脂,中间层为脂肪胶(SVF-gel),最下层为肿胀液,将获得的SVF-gel转移至1ml的注射器中备用。

1.2.2 SVF-gel 填充鼻唇沟

SVF-gel填充:在距口角旁1.5~2.0cm,首先皮下注射适量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76,产品批号:2012133)局部麻醉,再使用20G钝针在局麻针眼处穿刺,行钝针扇形均匀注射,注射层次为骨膜上和皮下。注射前回抽注射器,见无回血时,方可进行注射填充。鼻唇沟每侧的注射量大约为3-4ml。术中可局部轻轻按摩调整,使其分布均匀;可取坐位观察填充效果并进行微调,术后切口涂抗生素软膏。见图1。

图1 注射填充鼻唇沟示意图

1.2.3 透明质酸填充鼻唇沟

本次采用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润致)(生产厂家: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械注准20163460861,产品批号37923107)行鼻唇沟填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27 G锐针头点状注射,凹陷位置优先填充,斜向上45°进针,注射层次为骨膜上和皮下,根据鼻唇沟长度每侧选择3~4个点,每点注射量为0.3~0.5ml,每侧填充量大约为1~1.5ml。容量补充后再行局部皮下注射,加强与凹陷部位的桥接效果,注射前行注射器回抽,见无回血时,方可进行注射填充。鼻唇沟注射后轻柔按摩使透明质酸在皮肤中保持平整。见图1。

1.3 术后护理

①注射填充后鼻唇沟无须包扎,应避免做剧烈面部动作;②术后间断冰敷,每次15~20min,同时需保持创口干燥;③2周内禁止各种面部护理;④术后抽脂区14d拆线。

1.4 观察指标

采用双盲法,由两位美容科医生独立地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参考标准根据鼻唇沟的深度以及长度进行评分[9]:①微笑时,仅见轻微的鼻唇沟折痕和苹果肌形态,记0分;②静态时,未见明显的鼻唇沟折痕和鼻唇沟嵴,微笑时,可见明显的折痕,记1分;③静态时,可见明显的鼻唇沟折痕、面颊沟及鼻唇沟嵴,但鼻唇沟嵴不超过鼻唇沟,记2分;④静态时,可见较深的鼻唇沟和面颊沟,鼻唇沟嵴向下超过鼻唇沟,记3分。分数越低,面部形态越好。门诊回访或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将回访的结果列入表格。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指标行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总共纳入患者96例,SVF-gel组48例,透明质酸组48例,两组间术前鼻唇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SVF-gel组鼻唇沟评分低于透明质酸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透明质酸组(P<0.05)。各组间术后鼻唇沟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见表1-2。鼻唇沟填充后局部有轻度肿胀,6例出现皮肤瘀青,5~10d后自行消退。SVF-gel组中有4例首次术后鼻唇沟凹陷未完全改善,要求二次注射。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局部感染、血肿、填充剂过敏等情况。SVF-gel组典型案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效果(如图2A~D,图4A~D);透明质酸组典型案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效果(如图3A~D,图5A~D)。

图5 透明质酸组典型案例

表1 鼻唇沟评分结果分析表(分,)

表1 鼻唇沟评分结果分析表(分,)

注:▲:行配对样本t 检验,同一组间术前术后评分结果比较;★:行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间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鼻唇沟应用解剖

鼻唇沟居于面中部,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及其附近多种肌纤维组成,为面部组织动静态交界区域[10]。随着年龄增加,鼻唇沟逐渐老化、变宽变深,其原因可能与皮肤老化下垂、组织容量缺失、韧带松弛、骨性萎缩等衰老因素相关[11]。注射填充法因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中被常常采用[12]。为使本次治疗效果更具直观性和可比性,治疗前后患者均行鼻唇沟评分,结果显示:本次总纳入患者96例,SVF-gel组48例,透明质酸组48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术前鼻唇沟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注射填充后即刻,两组患者鼻唇沟凹陷较前明显改善,填充区域肿胀轻微,患者满意度高(如图4-5)。田姣[13](2020)等也采用SVF-gel注射填充鼻唇沟患者22例,术后患者鼻唇沟凹陷及皮肤肤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填充区轻度肿胀。随访期间,SVF-gel填充后保留率高,不易移位。张晶晶[14](2016)等采用透明质酸填充鼻唇沟患者34例,注射后早期鼻唇沟凹陷改善明显,填充处仅轻微疼痛、肿胀,患者术后满意。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在注射填充后早期,SVF-gel和透明质酸具有类似填充效果,均能明显改善鼻唇沟凹陷以及皮肤质地,填充后不易导致明显肿胀[15]。

图4 SVF-gel 组典型案例

表2 术后患者满意度统计(例,%)

3.2 透明质酸与SVF-gel 的应用特点

透明质酸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安全的软组织填充材料,亲水性高、在体内可被透明质酸酶溶解,通过交联和酯化的形式可延长透明质酸在组织中的持续时间[16-18]。填充鼻唇沟时,宜选用透明质酸交联度较高、分子量较大的剂型,该剂型在组织内的扩散较少,受面部肌肉运动外力影响较小[19],能有效增加鼻唇沟软组织容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透明质酸吸收明显,术后效果减弱,但与术前相比,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杨晓楠[20]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其认为透明质酸填充剂在中国人群中矫正鼻唇沟安全有效,且效果可以维持达12个月。

与透明质酸相比,SVF-gel的获取程序就显得比较复杂。本次SVF-gel制备,采用鲁峰教授团队的脂肪处理方法[21],利用物理切割力将成熟脂肪细胞的破坏后,经过2次离心,去除破碎的成熟脂肪细胞、油脂、血液、肿胀液等成分,最终获得一种富含基质血管成分(SVF)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胶状物质,称为脂肪胶(SVF-gel)。有文献报道:SVF-gel是含有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SCs)、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血液来源的白细胞、红细胞、造血干细胞、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混杂的细胞群[22]。质地细腻,呈胶冻状,可通过较细注脂针。其中ASCs可显著提高脂肪组织游离移植的保存率;能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促进血管形成[23],在移植早期,局部缺血缺氧环境刺激下,可旁分泌大量的促血管化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24];可诱导脂肪新生,减少术后移植物吸收,增加移植物远期的保存率[25,26]。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ECM)含有丰富的胶原、黏多糖及可溶性生长因子等,可促进损伤肌肉的愈合与再生,具有血管生成和脂肪生成的潜力[27-2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VF-gel组填充后保留率高,不易移位,皮肤质地改善明显,未见皮下结节以及皮肤表面凹凸不平,术后效果保持良好(如图2-3)。SVF-gel组患者鼻唇沟评分低于透明质酸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陈信恺[30]等回顾性对比研究了SVF-gel移植(86例)与传统Coleman脂肪移植(56例)在面部填充及年轻化中的术后效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面部饱满度和面部轮廓均改善。SVF-gel移植组术后肿胀较轻,且二次手术率(16.3%)较传统Coleman脂肪移植组(33.9%)低(P=0.021)。SVF-gel移植组满意度高于传统Coleman脂肪移植组(P<0.001)。其认为SVF-gel在面部容量填充和年轻化中较传统脂肪移植具有明显优势。张茜[31]等将SVFgel应用于33例患者(66侧)的轻中度泪沟畸形治疗。随访6~15个月,在Barton分级为Ⅱ级的40侧中,非常满意34侧(85%),满意6侧(15%);在Barton分级为I级的26侧中,非常满意20侧(77%),满意6侧(2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补充治疗。刘乾坤[32]等采用SVF-gel精准填充眼周部位,术后35例患者眼周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满意,术后肿胀期5~9 d,无并发症发生。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采用物理方法制备的SVF-gel,材质细腻,能通过较细注脂针,成活率高,能使面部明显年轻化。

3.3 注射填充技术探讨

鼻唇沟注射填充方式也是影响术后填充效果的重要因素。鼻唇沟填充的目标不是完全消除鼻唇沟,而是恢复面颊部与上唇之间过渡流畅的轮廓。如果鼻唇沟被全部填充,面部外观将显得不自然[33]。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的方式有:线性注射、扇形注射、积存注射和分层注射等[34]。其中,积存注射和点式注射由塔式注射技术演化而来,塔式技术采用垂直于注射区进针,到达预期深度后逐渐退针,使注射的透明质酸贯穿整个组织层次,形成塔状,其优势可对组织结构形成稳固支撑,减少药物使用量、减少穿刺隧道、减少瘀青和血管损伤[35]。本次透明质酸填充鼻唇沟采用点式注射法,先行鼻翼基底部骨膜上层进行基础量填充,待鼻唇沟上部和鼻翼基底区域凹陷获得初步改善后,再行皮下层填充,使皮下组织的容积均匀恢复。处理鼻唇沟皮肤表面细小皱纹时,选择真皮深层进行注射填充,由于真皮深层血管网密集,填充此部位会增加出现淤青的风险[36]。本次SVF-gel注射填充鼻唇沟采用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使用20G钝针,在距口角旁1.5~2.0cm进针,先于鼻基底骨膜上层进行容量填充,待鼻唇沟上部和鼻基底凹陷区域获得初步改善后,再行皮下填充。术中局部轻轻按摩调整,使其分布均匀。填充后鼻唇沟凹陷改善明显,效果持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相关研究也表明:采用多层次、多隧道注射填充,可增加SVF-gel与周围组织液的接触面积,降低填充后组织中心缺氧程度和组织吸收率[37]。

综上所述,SVF-gel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术后效果明显,但是各有利弊。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操作简便、损伤小、生物相容性好,但易被体内透明质酸酶分解,术后效果不能长久保持。SVF-gel尽管取材丰富,填充后体积保持率高,不易移位,皮肤质地改善明显,但是,SVF-gel的提取及注射等手术过程复杂、难度较高,易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医生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猜你喜欢

透明质脂肪评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分级及临床应用
透明质酸钠功能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