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2022-08-24单敏捷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脉血步行住院

单敏捷

北京燕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COPD发病初期,呈现慢性,多因后期发病频率加快入院就医。临床对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为氧疗加药物治疗,严重者需无创通气治疗等,以上治疗方式均需要长期进行,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还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行肺康复治疗方式[3],能有效缓解或控制患者急性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治疗措施在消除患者功能障碍、发掘呼吸功能潜力、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能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在一定意义上节约医疗资源。基于此,本研究以北京燕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康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Spread软件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4例;年龄70~85岁,平均(79.36±1.65)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3例;年龄71~84岁,平均(79.35±1.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阻肺合并哮喘肺功能的检测意义研究》[4]相关标准,经诊断确定其病症为慢阻肺疾病;②近1个月内未使用支气管扩张类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疾病治疗工作及研究工作产生影响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无认知功能或伴有精神疾病,不能主动参与并配合研究治疗工作的患者;②伴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等的患者;③伴有下肢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干预。对患者进行氧疗、雾化、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营养等方式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肺康复治疗方式。①呼吸练习:指导患者练习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法:吸气时闭嘴,使用鼻子进行吸气,呼气时将嘴缩成吹口哨的样子,匀速呼气,控制吸气与呼气所需时间,将其比例控制在1:2左右。腹式呼吸法:指引患者采用仰卧位,将一只手放在肚脐位置,先自然呼吸,吸气时最大限度将腹部扩张,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胸部保持不变。②有效咳嗽: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咳嗽,患者保持坐位或立位,上身略前倾(最好抓扶结实的支撑物);缓慢地进行深吸气,在屏气几秒钟后,将自身腹部肌肉用力收缩,进行3声的连续咳嗽,咳嗽期间可以通过手按腹部的方式,促进体内气体排出。当患者停止咳嗽后,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同时呼出残余的气体;在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时,需要将此措施连做2~3次,给予患者几分钟休息时间和正常呼吸时间,再重新开始。③体位引流:该方式应在专业身体指征评估下进行,在这一康复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辅助,更需要医师对其进行指导。在引流工作实行前30 min,为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使用时间控制在20 min以内。对患者实行体位引流,3次/d。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取头低俯卧位,使用软枕将患者上腹部垫高,让其背部呈现45°,患者能双腿跪于床面。患者家属在这过程中能用手按照顺序轻轻叩击患者背部,辅助患者排出痰液。如果发现患者分泌痰液,应及时对其口腔进行清理,防止产生窒息状况。在其全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变化,如果发现患者产生不适感,应及时停止操作。④超声药物导入治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配合使用超声用理疗电极片,促进可透皮吸收的药物经皮给药透入人体,达到辅助祛痰和改善炎症作用。20 min/次,2次/d,根据患者实际感受情况调整脉冲幅度。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与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

①肺功能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the ratio of forced res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数据越高代表治疗效果越佳。

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主要记录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

③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及住院时间:治疗前测量患者6 min步行距离,并在治疗好转后进行复查,观察患者6 min步行距离提升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所需时间。

④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观察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FEV1/FVC(%)干预前47.65±1.94 47.59±1.89 0.140 0.889干预后53.62±2.47 62.85±2.74 15.824<0.001 FVC(L)干预前0.98±0.56 0.97±0.55 0.081 0.936干预后1.29±0.03 1.98±0.17 25.280<0.001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Hg]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Hg]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PaO2干预前62.33±1.67 61.98±1.77 0.910 0.366干预后78.04±1.68 90.14±2.73 23.874<0.001 PaCO2干预前51.18±4.34 50.99±4.27 0.197 0.844干预后46.73±4.17 35.05±3.14 14.151<0.001

2.3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Table 3 The improvement of 6 min walking test results and the comparison of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对比(±s)Table 3 The improvement of 6 min walking test results and the comparison of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m)32.85±1.58 40.93±1.69 22.088<0.001住院时间(d)14.86±2.59 11.64±2.51 5.646<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心理功能79.27±5.78 90.44±4.34 9.774<0.001物质生活73.60±5.74 88.55±5.46 11.935<0.001躯体功能82.42±4.54 91.27±3.71 9.547<0.001社会功能75.28±4.30 86.24±3.68 12.247<0.001

3 讨论

COPD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患者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患者身体产生损害[5]。患者发病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的呼吸情况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引发患者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等[6]。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患者呼吸道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患者COPD发病概率逐渐上升。COPD是一种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的疾病,为从根本上降低该病症的发病率,人们应重视该疾病,了解该疾病,并共同对抗该疾病。应针对COPD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治疗COPD的药物方法很多,稳定期主要有长效的支气管舒张剂和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化痰药物等。急性加重期有可能用到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无创通气等治疗[7]。目前,肺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通过呼吸训练、生活干预、运动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可达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少住院周期,减少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肺康复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重视。本院以收治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使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肺康复干预,对患者临床效果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VC分别为(62.85±2.74)%、(1.98±0.17)L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舒冬冬等[8]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的FEV为(1.79±0.34)L,FEV/FVC为(57.18±5.83)%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对COPD患者实行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其原因如下:护理工作人员注重对患者实行呼吸护理,通过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方式,锻炼患者呼吸能力,有效提升患者呼吸能力,对提升患者的肺活量具有积极作用。COPD患者由于肺功能障碍产生膈肌肌力下降、呼吸肌疲劳等症状[9]。患者一旦产生呼吸肌疲劳情况,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导致患者呼吸效果下降[10]。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针对患者实际身体状况,为患者调整训练时间及训练力度,防止训练力度过低而不能发挥训练的根本作用,也应防止训练强度过高,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厌倦及抵抗等情绪。科学的训练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干预后观察组PaO2、PaCO2分别为(90.14±2.73)、(35.05±3.14)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行肺康复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数。其原因如下:在肺康复治疗中,医护工作人员注重引导患者实行有氧运动,辅助患者呼吸[11-12]。医护工作人员在指导患者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还注重对患者保护,通过引导患者佩戴口罩、合理选择户外运动时间等方式提升患者运动效果,并重点考虑环境影响因素。该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肺部通气量,减少患者急性症状发生频率,保护患者肺部,提升患者血气指数,改善患者呼吸情况[13]。

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提升情况(40.93±1.69)m、住院时间(11.64±2.51)d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COPD患者实行肺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其原因如下:在肺康复治疗中,医护工作人员重点关注患者运动能力。COPD患者其运动耐力能明显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等产生一定影响[14]。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实行运动训练,通过指导及辅助等方式,既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又提升患者运动安全性。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90.44±4.34)分、(88.55±5.46)分、(91.27±3.71)分、(86.24±3.6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COPD患者实行肺康复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如下:在肺康复治疗中,医护工作人员不仅关注患者治疗效果,更通过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鼓励患者适当饮水,关注患者饮食健康等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生活水平[15]。由于患病后需长期接受治疗,医护工作人员还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实行心理引导,对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况等均有积极意义。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在整体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对患者实行积极治疗,防止患者在治疗中产生危险。

综上所述,对COPD患者在实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提升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动脉血步行住院
妈妈住院了
魔方小区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步行回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