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

2022-08-21

时代商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制度行政

王 达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 曲阜 273165)

会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为单位提供基础会计信息,而准确可靠的基础会计信息是单位领导作出各项决策与规划的重要信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各部门机构组成的基石,也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执行者,规范的会计工作成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顺利稳定进行的必要条件。尽管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目前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较大的会计风险。因此,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其资产全部归于国家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政府采购、上级拨款或单位自行采购等方式获取资产,由于获取资产方式多样,这给资产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存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能够使得单位内部监督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单位资产核算、管理和清查等过程中防止资产被私人侵占,有助于规避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

(二)有助于保障会计基础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有助于提升单位领导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进而从硬件和软件上给予大力支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环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加以防范,有助保障会计基础信息的安全性。真实可靠的会计基础信息能够准确反映单位经营状况以及各种资金运作的财会信息,更是单位领导作出决策的基础依据。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的防控,能够从思想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严格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步骤,有助于保障会计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三)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控,能够有效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合理行使职权,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提出资产采购申请、审批,然后进行资产采购、验收以及保管等流程,使得各类资产的管理有条不紊、规范到位,有效防止资产的管理混乱。与此同时,严格的内控制度保证了财务工作的规范性,能有效防止财务账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情况出现,避免会计核算系统出现混乱。

(四)有助于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资产的采购、记账以及处理过程中缺少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了单位内部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频频发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控,不仅会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考核,能够使财会工作人员合法合规地行使职权,可有效预防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为国有资产而不属于个人自身利益,很多财会人员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存在投机取巧的思想,导致了部分国有资产的损害与流失。一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来源为政府财政拨款,极易出现上级政府的部分拨入及捐赠的资产被个别人员中饱私囊。另一方面,在对部分资产进行处置时,存在单位内部人员以各种手段变相获利行为,如以较低价格转卖他人、收回扣等。此外,在对资产处置完毕后,部分财会人员并未按规定按时入账,挪用资金或直接据为己有。

(二)会计基础信息安全性与可靠性风险

在信息化时代,会计核算方式已逐渐实现数字化,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信息网络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例如在会计信息保密、计算机系统防御上较欠缺,不仅导致单位会计基础信息的泄露,还会导致信息被使用计算机的人员任意篡改。此外,会计风险防控较弱也使得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自身防控意识较差,工作中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在所难免,导致了会计基础信息可靠性降低。

(三)财务管理混乱风险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方式较为粗放,财务管理上不重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很多单位即使已经建立了内控体系,也没有认真予以落实,导致财务账目与会计核算系统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通过年底的决算报表,不惜人为地随意修改决算,使得账面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更有甚者直接篡改原始凭证,致使单位资产的账面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财务管理的混乱不仅使得财务的正常经营存在风险,而且还给决算环节带来风险。

(四)财政资金的贪污腐败风险

在很多会计风险防控较差的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被授意或自行设立账外“金库”,编造虚假报销凭证、做假账、肆意篡改财务报表,甚至伪造虚假票据,以损害国家利益来为他人或自身谋取个人利益。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严格,就容易导致会计操作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有空可钻,极易出现贪污腐败等经济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有诸多原因,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会计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与不完善等,是会计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会计风险存在的重要原因,会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会计风险是否存在,以及存在风险大小的关键因素,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不力与考核不及时是会计风险存在的巨大隐患。具体表现为: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不够

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容易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欠缺,这就使得最终获得的基础会计信息可能存在不客观、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不能真正反映基础会计信息,产生会计风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始凭证的获取或填写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或专业水平不足就容易出现漏项填写、填写错误等问题。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配备落后不仅会导致工作人员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并且,在当今复杂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环境不安全也容易影响会计工作网上操作环境的安全性,也给重要会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带来较大的潜在威胁。

(二)会计风险意识淡薄

会计风险意识淡薄是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会计风险问题的一个潜在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由于我国具有特色的政治体制,使得行政和事业单位经常不分家,因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是为群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非盈利性单位,在财务上主要是中央或地方的财政支持。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的关注点多停留在重点服务工作方面,将政绩和效益放在首位,而在对单位财务上关注较少,认为财务的工作就是为单位的支出和收入付款和记账的过程,对内部财务工作并未引起重视,未形成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而且有很多领导认为会计风险问题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工作,由于过于信任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认为只要会计人员就可以完全防范各种会计风险,这就很可能导致了会计风险问题。

此外,会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会计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很多会计人员并不是会计相关专业毕业,或者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书,对国家新的会计制度与法规政策并不熟悉,法律意识较差,如果再没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那么这样的会计人员很容易在工作中给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从而缺乏约束力,是行政事业单位会出现会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部分单位仅按照要求照搬了别人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己用,并没有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认真执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流于表面形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相对少,很容易发生工作中人员一人承担多项工作的现象,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性质使得领导对财务工作并不重视,在许多单位中记账与审核同为一人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极大可能会导致会计风险问题的出现。岗位的权责不明确不仅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与困难,而且还给贪污腐败、肆意篡改会计信息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带来可乘之机。

(四)会计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会计机构设置上较为随意,对专业工作人员配备上的重视度也不够,会计工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从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上看,专业的中高级会计人员十分稀缺,很多会计工作人员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相关政策法规和日常业务并不精通。从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上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自我学习意识,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会计制度与核算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养水平不够将会直接大大增加会计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五)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缺乏,从而极易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账目以及基础信息失真。目前,事后审计机关单位的事后监督是主要的会计风险监督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公款吃喝乃至挪用、报销凭证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的监管力度不足。与此同时,尽管财务、审计以及税务部门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监督权力,但是这些机关单位可能存在监管力度较差或多头监管乏力问题,并且该种监督仅是针对违法违规问题,无法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的重要原因。此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人员仅在招聘时进行了把关,没有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定期考核,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单位会计风险存在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会计风险防控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

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是规避会计风险的基础,会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会计基础工作的正确操作。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硬件设备上予以全力支持,为财务部门配备运行稳定的服务器,提升会计核算部门的电脑配置,并对网络环境加设防火墙等,保障单位财务软件的顺畅运行与财会网络工作免受黑客与病毒入侵。另一方面,定期对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强化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实战操作能力,规范会计凭证等的获取以及填写流程。与此同时,强化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是规避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需加强新会计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各单位切实展开新会计制度的学习与实施,使各单位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下推动相关会计管理工作。

(二)提高会计风险防控意识与预判能力

提高会计风险防控意识是规避会计风险的基础。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层应重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跟进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层领导应主动定期学习会计风险防控知识,并阶段性地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学习内部控制制度、会计风险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提高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风险的警惕性与对会计风险的预判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岗位的权责分明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中事故追责十分重要,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会计风险控制意义重大。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应时刻以相关法律制度与岗位要求为基础,避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管理与执行出现脱钩的问题出现,使得会计工作在会计管理制度下严格进行。另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流程进行完善,对财务工作中的预算、收支记录、采购等重要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确保专项工作岗位配备专项人员,使得各部门岗位权责分明,业务来往相互制约,通过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方控制实现全面控制,从权力制衡、监督等方面尽可能地减少财务工作的隐患,避免贪污腐败等会计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养与业务水平

优秀的工作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内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管理与培养。首先,从思想上培养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风险防范觉悟,提高对潜在的会计风险问题的敏锐度。其次,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切实保证会计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业务水平不足而造成的会计风险问题。再次,提供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储备,定期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得会计工作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需求。最后,在全面的激励机制背景下,还应注意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思想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增强全体单位工作人员防范会计风险的主动性。

(五)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

健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控制会计风险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完备的会计监督系统,对会计工作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监督,防止腐败贪污、篡改会计基础信息的事件发生。其次,介入外部监督,不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日常会计工作进行抽查核实。一方面,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执法监督,规避会计工作中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会计、审计事务所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进行社会监督。最后,对财会工作人员实行定期考核,依据奖惩制度对不同考核结果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奖惩,并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辅导。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制度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