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综述

2022-08-19苏梦婷

河北画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土司土家族制度

苏梦婷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音乐文化颇为深远的国家而言,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传统音乐,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背景都十分丰富,其中,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整个音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对其进一步分析与研究,能够带来宝贵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自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有许多学者开始涉足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涌现出不少优秀文献和研究成果。接下来,笔者围绕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发展现状与现有理论进行阐述。

一、历史方面研究

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角度十分丰富,有很多学者将民族音乐与历史制度联系起来探究其艺术价值和底蕴。经笔者的粗略统计,近十年来从历史方面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的期刊论文有6篇,学位论文有1篇,共7篇。他们大致分两个不同的历史方面来着手研究,分别是:从起源与发展方面研究、从政治制度方面研究。

第一,站在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发展起源和理论中来展开梳理,并基于这一研究得出了主流思想与观念,其中包括我国知名学者熊晓辉编制的《土家族土司音乐源流考略》(2013.01),该学者站在其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的视角下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提出,这种音乐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并且提出这种音乐是基于祭祀、风俗等文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种集合型音乐。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发展,不仅仅让其审美元素予以强化,最关键的是对现有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条件与资源,对我国整体音乐事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第二,在土司统治管理时期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熊晓辉所编写的《土家族土司制度与土司音乐文化》(2013.02),采用了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土司音乐在土司制度下流行的种种特点。以纵向历史时间的发展顺序,研究从元代到清朝的土司制度的发展,认为土司实行了严格的文化控制,从而使土家音乐保留原生状态,明确相关音乐的发展会存在土司政治的影响。另外还有唐婷所写的《土家族土司制度与土司音乐文化》(2014.01),此文章通过对土家制度的深入研究,发现土司制度从元末到清朝改土归流制度对于土司音乐具有极其源远流长的意义,并且肯定了土家制度在其中的发展作用与价值。另外,土家族土司音乐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离不开这一民族对于社会的高效管理和制度规划。此外,熊晓辉《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考释》(2014.04)里也对这一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音乐制度的科学与社会治安的稳定,是促成土家族土司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动因。最后,该学者还对制度差异化下的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发展效果与问题展开了针对性分析与总结。

二、民族文化方面研究

土家族作为少数民族族群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着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从民族文化这一方面来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入手点,主要的期刊有3篇,分别从民俗与音乐的关系、宗教音乐和音乐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土家族土司音乐。

通过整理最近10年的学术成果,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围绕民族课题展开了研究,并获得了较为傲人的成果,其中我国著名专家熊晓辉编制的《民俗与音乐《土家族土司音乐双重研究》(2018.01)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论文里,他始终强调民俗活动在整个民族当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本地居民的生活载体就是音乐活动。另外,在他得出的结论中还看出,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本身就与农耕等文化紧密关联,属于一种内在特殊性联系。

同样,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土家族土司时期的宗教音乐文化》(2018.12)中,详细地从宗教文化方面探究土家族土司音乐,认为土家族土司时期的音乐形态非常丰富,但更多是集中体现在传统宗教仪式上,具有一定的活动倾向性,主要描述了在祖先崇拜、祭奠土王、神灵信仰等宗教文化形式中,“梯玛神歌”和仪式歌等土家族土司歌乐形式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探究毛古斯”与“傩堂戏”,发现这两种具有典型土家族特色的戏曲都来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等,通过这些文化民俗的研究来拓展到对土司音乐的探究和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刘亚编写的《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2014.07),该学者利用已有文献结论等方式,分别站在文化传承和内涵的视角下展开了对这种少数民族音乐的系统化研究与总结。相对于熊晓辉的两篇来说,刘亚的这篇文章探讨方面更为综合,因为该学者分别站在文学、民族学等多门学科视角下,通过民族音乐与音乐学相融合,来多次强调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三、音乐本体方面研究

针对土家族土司音乐本体来进行研究,分析其音乐特征等。从这一方面探讨的文章相对较少,有期刊论文2篇。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于兰英、李燕所写的《土家族土司音乐的艺术特征分析》(2017.02),通过具体分析土家族土司音乐中歌曲的调式调性特点、唱腔的特点以及舞蹈中的动作类型规律,研究出土家族土司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有:多功能性、曲调多变、演唱方式多变等。

在熊晓辉《民族音乐“口述史”实存分析——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2013.11)一文中,把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具体形式进行了细分,其中在节奏方面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语音节律,旋律以羽调式和商调式为主。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本体相关研究,来全方位把握与明确这一音乐形式。

四、艺术方面研究

除了上述历史方面、民族文化方面和音乐本体方面的土司音乐研究,土家族土司音乐还有艺术方面的研究,其包含音乐、戏曲、雕塑等方面。近十年来探寻土家族土司艺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一些,代表期刊有5篇左右,分别体现在土司音乐源流方面、土司音乐生态生成方面以及音乐活动方面。

其中对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最具代表作的文章为熊晓辉的《土家族土司音乐源流考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1)。在该文的论述中可知,土家族土司制度渊源可追溯到远古世界,在土家族早期的音乐活动中,多数的音乐作品是以祭祀和祖先崇拜内容为主,这样的音乐内容则是土家族先民生活和生产方式影响下创设的。因此,从土家族土司音乐发展整体脉络看,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形成是土家族民俗民风和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受土家族宗教祭祀和崇拜的直接影响。

同时在《“改土归流”对土家族音乐活动的影响》(《神州》2014.1)一文中,作者从清朝中叶雍王朝对土家族分布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着手,明确该政策在实施实践中,土家族土司全局把控文化的局面被中断,土家族的音乐活动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得以发展。随着改土归流儒家汉文化的渗透和深入,土家族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逐步演变为以哭嫁歌和竹枝歌等新颖形式表现汉文化的音乐元素。

另外,熊晓辉根据实际需要,明确了明清阶段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发表了《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生态生成与特征》(2013.1)。在这些艺术方面的论文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探究土家族土司音乐的衍生成因、二者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明晰具体发展形势与脉络,实现相关音乐内容与展现手法,为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是土家族音乐探索的一项重大举措。

五、具体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从土家族土司音乐中提取一个或两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分析,从而引申到大范围的认识,由土家族土司音乐的某一具体音乐事象来反映整个土家族土司音乐的整体特点。采用这一角度的期刊论文共有8篇,如《土家族图腾与土家族土司音乐互文性阐释》(2017.11)、《土家族土司歌曲的语言学阐释——一种文化人类学解读》(2019.05)等,这些文章都是在全方位借鉴前期研究情况下,以其戏曲音乐、湘西土家族古歌发展与演变以及湘西土家族花灯戏等五个各具特色的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以点到面、由浅入深来反映分析整个土家族土司音乐。

这种专题的单一研究为综合性的研究提供了资源,支撑着综合性研究的进行,能够将更多实际案例搬到文章中进行高质量表述,让人们更明确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发展意义。所以说选取某一个代表性案例来反映土家族土司音乐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关于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数量的归纳与概括,统计结果如下:

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总数量很少,另外熊晓辉在土家族土司音乐上建树颇丰、独树一帜。他的研究成果可谓覆盖了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的各个方面,从上文叙述可知,每一种分类下都会有其研究成果。其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深刻分析研究着土家族土司音乐,如《土家族土司制度与土司音乐文化》(2013)采用了音乐史学研究方法;《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考释》(2017)站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下对其展开了分析;《民俗与音乐:土家族土司音乐双重研究》(2018)采用了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他的学术成果和科研实力让我十分敬佩,同时这也反映了在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十分匮乏,近十年对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相关论文寥寥无几,相关专著几乎为零,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努力。在笔者看来,为了让这种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更为长久,更为有效,除了需要现有的科学结论之外,还需要学界与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全方位研究和总结,尽可能让这一课题更为完整与高效,并将土家族特色更好地延续与发展,这会对国内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奠基性作用。

猜你喜欢

土司土家族制度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传承路径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从土司军事活动窥探土司文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Fort Besieged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