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粮油加工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08-19敬思群朱建华刘日斌朱定和张俊艳叶俊

食品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敬思群,朱建华,刘日斌,朱定和,张俊艳,叶俊

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韶关 512005)

我国高校不仅要培养出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正确思想观念、正确政治方向、远大理想的祖国的建设者。如何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不等同“思政课程”,也不等于“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增设教学活动或单纯增加教学内容,而是要以专业课程作为依托,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作为主线,专业课程教师作为主导,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把专业课堂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换句话说,“课程思政”是要将专业课程内含的思政因素挖掘并展现出来,达成专业课程的素质目标,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理性与思政价值功能性的有机统一,促使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升华成为完整的课程教育[2]。因此,“思政”与“课程”的关系,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有机融合。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最大特点是融合性[3]。对专业课而言,没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专业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导致专业课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甚至背道而驰[4]。该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拟从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功能,以充分发挥“粮油加工概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1 课程思政视角下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基本体现在观点阐述、路径或策略探讨、实践模式讨论、价值分析等[5-6]方面。高德毅等[7]认为课程思政是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必然选择。闵辉[8]认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并从材体系建设、教学指南制定、课堂教学改进和教师素养提升等层面,提出课堂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孙杰等[9]认为教育部门和机构应利用各级党委组织、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的执行力和影响力,鼓励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陈晓玲[10]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课程思政建设应围绕工作目标体系的制定、部门间的协作、团队的建设、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校园思政文化的创建等方面,逐步推进。其中,关于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报道较多。崔戈[11]从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打造示范课程、制定教学指南和培养专业化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4个维度介绍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方迪等[12]研究课程思政在工业设计专业导论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增加工业设计历史、设计师工作的基本流程等课程目标,修改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全堂讲授,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等手段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刘鹏[13]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构建、运用工程实例等方面着手进行“食品科学专业导论”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些举措更好地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梁鹏等[14]进行“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途径有:(1)建立凸显课程的“思政育人”课程目标框架;(2)“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融入设计表;(4)老师为群主的微信群、QQ交流群等课后交流方式;(5)情境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达到教学方式的隐性,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效果。

2 实施课程思政问题分析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改的新尝试,是“大思政”教学理念、学科德育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注重在授业中传道,在教书中育人,强调以知识为载体来引领价值,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书育人效果。自“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并实施以来,在各大高校积极推行,在推行过程中尚存在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课程思政缺乏整体的规划。课程思政的内容是部分教师将自身的体会融入其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没有体现在课程标准、课程设计中,缺乏教学方案的系统性。

(2)由于授课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没有很好地衡量课程思政对食品专业学生理论技能培养提高的结果和反馈交流。

(3)教学手法单一。传统的课程思政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共性”,轻“个性”,学生被动思考,教育缺乏主动创新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因而学生的思想共鸣不足,思政教学效果不明显。

(4)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组织者、传授者,在整个教学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由于任课教师多数是高校毕业即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政治、经济及国内外形势动态等方面信息的获取多来自新闻、网络,教师本身缺乏行业发展的切身感悟,会影响到课程育人资源的挖掘。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思政个性问题:

(1)课程总学时有32学时,内容多而学时少,存在课程知识内容的传授与思政的无痕对接问题,授课老师如何在保证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合时机引入思政?值得探索。

(2)课程由2~3名教师合上,就存在课程思政的片段性,缺乏整门课程思政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缺乏系统的、完整的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整体的教学设计。

(4)缺乏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机制。

3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策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教学是人才过程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趋于成熟,此时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15]。因此,在传授“粮油加工概论”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有意识地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实现思政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3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3.1 “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课程目标设置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可从6个方面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是中华传统优秀粮油加工文化;二是劳动精神;三是工匠精神;四是创新精神;五是科学的实验精神;六是树立行业人物典型,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16-17]。通过这些思政元素,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目的。

“粮油加工概论”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3个层面展开课程教学工作(见图1)。

图1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目标设置

3.2 多元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现知识内容的传授与思政的无痕对接

根据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理念,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产出为导向,教学要持续改进的机制。该课程每一讲都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知识点为核心,举一反三,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表1 课程思政视角下“第五章淀粉生产”教学设计

多元融合混合式教学,提高“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在讲授“第五章淀粉生产”时,教师从预期教学效果、评价或标准出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做出哪些表现,进而通过使用教材、PPT课件、PBL平台等教学工具来设置课堂活动,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分析如何让学生完成预期学习任务、如何实现对学生目标能力的锻炼、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学团队邀请食品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包括粮油技术人员、面制品生产技术人员莅临课堂,实际观摩教学,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答疑,实现“学、信、用”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见图2)。课程团队之间开展交叉授课,实现共同备课,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符合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的育人体系,旨在使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图2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

3.3 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充分利用学习通电脑端的分组任务PBL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现场提问、小组讨论与课堂答辩等环节,强化课程思政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提升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学有所获。

3.4 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功能

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全堂讲授,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等手段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讲授和学生形成互动,达到预期效果,如:通过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典型产品的介绍,展示油脂工业的发展,效果良好;在课堂上通过设置讨论环节,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如通过学生熟悉的产品的讨论,通过讨论前对产品所用材料、加工工艺的交代和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加工工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布置和课程思政有关的作业,使学生在搜集资料完成作业的时候体验到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5 应用PDCA管理模式,保证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PDCA循环是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个循环不间断进行,每次循环都会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从而使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开放自信,但是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塑造还尚未成形,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还尚未完成,他们的心理情感还尚未成熟,思想容易波动,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及时纠偏。通过PDCA理论应用课程思政管理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得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性方案,让课程思政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粮油加工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应从韶关学院食品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多元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采用对分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及时开展教学反思,力行教师与学生并肩、教学与教育并举、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并重、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并进,以期为专业课程由单纯教学走向教育教学一体化提供启示与借鉴。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