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殖方式、花期施用叶面肥和生殖枝修剪对菊苣种子产量的影响*

2022-08-17任冰如冯秀娟牛冠婷孟秀花黄晓杰朱超伟潘胤安李维林

上海蔬菜 2022年4期
关键词:菊苣磷酸二氢钾株系

任冰如 冯秀娟, 牛冠婷 孟秀花 黄晓杰 朱超伟, 潘胤安 刘 艳 陈 剑** 李维林

(1.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 南京 210014;2.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菊苣(Cichorium intybusL.)为菊科(Compositae)菊苣属(Cichorium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非地区[1],经人工驯化选育后得到大量栽培品种。菊苣根据用途可分为牧草类、根用类和蔬菜类。蔬菜类菊苣以嫩叶、叶球或叶芽供食用,目前在我国河北、黑龙江、山东等地均有栽培[2-3],江苏地区尚未见规模化种植的报道。蔬菜类菊苣中以通过二次培养形成黄化芽球的软化型菊苣品种众多[4],软化型菊苣是蔬菜中的上品,但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在大田栽培形成肉质根,再将肉质根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形成黄化芽球。因此,优良的菊苣品种必须具备既能生产优质高产的芽球、又能繁殖大量种子的特性,这无疑增加了选育的难度。

目前,我国菊苣种子多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导致菊苣的种植成本较高,且引进品种的适应性差异大,引进手续繁杂,同时从国外引进的菊苣种子多为F1代杂交种,自留种后代性状分离较大不宜直接用于生产。因此,开展自主培育优良菊苣品种并快速繁殖种子的工作十分必要和迫切。2020—2021年我们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实验苗圃内以沃姆(Zoom)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繁殖方式、花期施用磷酸二氢钾、生殖枝修剪等栽培方式开展其对菊苣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以期为优良菊苣品种的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菊苣品种为沃姆(Zoom),种子购自比利时根特市。

1.2 试验方法

1.2.1 繁殖方式对菊苣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

(1)种子繁殖:取菊苣种子(F1代或F2代)在大田秋播,冬季采收肉质根进行软化栽培,选取芽球产量较高的植株,切去芽球,将肉质根栽种在田间,待根颈处的芽萌出后,保留1 个壮芽长成植株,于盛花期后30 d采收单株种子,经脱粒、筛选等处理得到饱满种子(F2代或F3代),统计单株种子产量。(2)扦插繁殖:取二年生菊苣,摘取营养枝扦插[5],生根后移栽,同一植株得到1 个株系,按单株采收种子,统计单株种子产量。采用Excel软件统计不同株系单株种子产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D),分析株系间和株系内种子单株产量的差异。

1.2.2 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对菊苣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选取同一株系的2个单株,于始花期选长势相近的生殖枝各10根,挂标签做标记。每个单株的5根生殖枝每周涂抹0.3%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持续5周,于最后1次涂抹2周后采收枝条,另5根生殖枝不作处理作对照(ck),共得到10根对照枝和10根处理枝。每根枝条的种子单独脱粒、筛选,统计每根枝条的种子产量;分别合并对照组和处理组的种子,每组随机选500粒各3份称千粒重,随机选50粒各3份测发芽率(室温26~28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2.3 修剪生殖枝对菊苣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

菊苣进入生殖生长期,莲座状植株开始抽薹形成主茎,主茎叶腋处从上到下萌发一级分枝,生长旺盛的一级分枝从其叶腋处萌发二级分枝,依此类推,植株在生殖生长期间不断萌发生殖枝。试验选取8个不同株系,每个株系选2个单株,1株于始花期去除萌出较迟的生殖枝,即去除主茎基部3~5根枝条及所留枝条基部的2~3根二级分枝,另1株作对照(ck)不修剪,单株采收种子,统计种子产量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方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种子繁殖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见表1。

表1 种子繁殖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

市购菊苣种子为F1代杂交种,播种繁殖后得到F2代种子,共测定了12个单株。由表1可知,F2代不同单株之间种子的产量差异较大,最高为9.04 g,最低为0.72 g;选同一植株的F2代种子播种繁殖得到F3代种子,共测定了3 个单株,其株间种子的产量仍有很大差异,最高为14.62 g,最低为5.11 g。由此可见,采用种子繁殖方式,菊苣后代种子产量性状分离较大,不宜直接留种。

扦插繁殖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扦插繁殖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

二年生菊苣在营养生长阶段,根颈处会萌发大量营养枝,摘取营养枝进行扦插繁殖,每个植株形成1 个株系。本试验考察了8个株系共20个单株的种子产量,并统计了不同株系平均单株种子产量。由表2可知,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8.09 g,最低为0.72 g,说明不同株系间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差异较大;从同一株系内的标准差(SD)可知,株系内个体间均差异较小,说明菊苣扦插繁殖后代种子产量性状较稳定。

2.2 花期施用磷酸二氢钾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花期施用磷酸二氢钾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见表3。

表3 花期施用磷酸二氢钾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对照组和处理组单根枝条的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组种子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第3 d和第5 d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菊苣花期施用磷酸二氢钾未显著提高种子产量,但可有效提高种子品质。

2.3 修剪生殖枝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修剪生殖枝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见表4。

表4 修剪生殖枝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由表4 可知,8 个株系中,除3 号和7 号株系的单株种子产量略高于对照株外,其余6 个株系的单株种子产量均低于对照。可见,修剪生殖枝不利于提高菊苣种子产量。

修剪生殖枝对种子千粒重的影响见表5。

表5 修剪生殖枝对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由表5可知,修剪生殖枝处理菊苣种子的千粒重略高于不修剪(ck)处理,但差异不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沃姆菊苣的F2代和F3代种子产量性状分离较大,采用文献[6-7]所述的方法直接留种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试验采用营养枝繁殖形成株系,株系内单株之间种子产量差异较小,说明采用系统选育结合营养繁殖的策略有望加快软化型菊苣良种培育的进程。陈培燕等[8]研究表明,黔引普那菊苣种子的千粒重越大,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开花期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未能提高种子产量,但显著提高了种子千粒重,即有效提高了菊苣种子的品质。与对照(ck)相比,修剪生殖枝导致种子产量下降,但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是菊苣花期较长[5],南京地区菊苣的盛花期为6月中旬~7月上旬,正值梅雨季节,频繁降雨影响了菊苣开花和授粉,致使部分花序不能正常结实而成为无效花序,在始花期剪去萌出较迟的生殖枝,减少了生殖枝数量和花序数量并缩短了盛花期,从而减少了植株正常开花授粉的机会,最终导致种子产量降低。可见,保证充足的生殖枝数量、促进生殖枝生长、延长有效开花时间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菊苣种子产量。

猜你喜欢

菊苣磷酸二氢钾株系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中菊苣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超常量磷酸二氢钾对温室番茄控旺效果的研究
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你会用吗?
转BpGLK1基因白桦叶色变异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玉米不同株系存放时间对种子胚活力的研究
转基因金叶银中杨叶色及生长变异分析
磷酸二氢钾在果树上的科学施用
菊苣降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