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

2022-08-17

上海蔬菜 2022年4期
关键词:铵态氮穴盘秧苗

史 平

(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浦东新区 201314)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以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高的作物,蔬菜产业对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叶菜类蔬菜主要包括甘蓝类(甘蓝、紫甘蓝)、花椰菜类(松花菜、白花菜、西蓝花、宝塔菜等)及生菜、白菜等蔬菜。大多叶菜类蔬菜的苗期表现差异不大,育苗管理要求也大同小异,但不同的品类或某些特殊品种的苗期表现有差异,如甘蓝类蔬菜苗期矮壮不易徒长、花椰菜类蔬菜株型高易徒长、生菜类蔬菜萎蔫后不易恢复等,苗期管理要求有针对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厂化育苗应运而生。工厂化育苗可节约20%育苗成本,商品苗率可提高20%~25%[2]。根据种苗生产过程,我们将叶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过程分为播种催芽阶段、种子萌发阶段、秧苗快速生长阶段、封盘发货阶段。现将各阶段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 播种催芽阶段

1.1 配制基质

基质配方为4 袋 Jiffy 草炭(225 L/袋)、3袋珍珠岩(10 kg/袋)、8 kg 有机肥(分次加入),加水搅拌25~30 min,使其混合均匀。基质持水量以手握成团不出水、落地即松散为宜,适宜的持水量使基质更易填入穴盘,后期浇水时更易渗透,能节约肥水。如果配制基质时不加水,会导致播种后浇水不透,种子浮在基质表面,出苗后胚根外露,需人工将种子栽入基质,既浪费大量人工,又影响种苗质量(秧苗有弯根现象)。基质中添加有机肥是提高种苗质量的关键。有机肥含有腐殖质、氨基酸、各种有机化合物及益生菌等物质,可缓慢释放肥效,遇极端天气(连续阴雨天)不宜施用液态肥料时,可依靠基质中的有机肥给秧苗提供营养。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需充分腐熟,且用量适当。施用有机肥对白花菜幼苗长势的影响见图1。

图1 施用有机肥对白花菜幼苗长势的影响

1.2 催芽

双子叶植物在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在种子萌芽阶段要求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夏季(6 月底7 月初)温度(白天25~30 ℃,夜间22~23 ℃)适宜育苗,为简化操作程序,一般播种后直接将穴盘移入温室。若遇连续35 ℃以上高温天,需将播种后的穴盘放在催芽室内催芽1 夜,待胚根露出后于下午将穴盘移入温室,以减少高温对发芽率的影响。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导致烂种。在育苗过程中,西兰花(尤其是耐寒优秀品种)耐寒不耐热,如果像甘蓝、白花菜一样播种后直接进温室,若遇连续1 周高温(35~38 ℃),很多种子会烂在穴盘里,发芽率由90%以上降至75%左右。因此,西兰花播种后必须在催芽室放一晚上,完成对温度要求最严的萌发阶段。

2 种子萌发阶段

穴盘移入温室1 周左右(秧苗子叶展平新叶露出)为种子萌发阶段,此阶段的管理要点是通过合理调控温、光、水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控制秧苗徒长。

2.1 光照

穴盘移入温室后3 d 内为种子萌动阶段,仅需少量散射光,可采用遮阳控制光照,以后根据天气在早晚多见光(中午高温强光时需遮阳)。光照不足易导致秧苗细弱,不利于培育壮苗。冬季光照较弱,中午可不遮阳。

2.2 温度

催芽期间露出胚根的种子适应能力较强。种子萌发阶段对温度要求不严格。

2.3 湿度

湿度会影响发芽率和植株高度。水分少虽可控制株高,但会抑制种子萌发、降低发芽率;水分多(不可过多)则发芽率高,但秧苗易徒长。

夏季育苗,穴盘移入温室后3 d 内浇水应少量多次,以基质表面湿润为宜;后期随光照增加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基质表面湿润不反光为宜(湿透基质表面深0.5 cm 或半透)。水分过多,基质密闭不透气,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导致烂种。种子萌发基本完成、子叶尚未完全伸展、发芽率基本确定时,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早、午各浇水1 次,水量可稍大,根据天气状况浇至基质半透即可。子叶完全展平后,一般在上午浇水1次,浇至基质半透,下午不浇水(有边际效应的苗床四周穴盘基质略干时可适当补水)。浇水不宜在15 时后进行,以保持夜间秧苗干爽(减少感病风险)。冬季育苗,温度低,水分蒸发量少,初期每天上午9时以后浇水1次即可。

2.4 药肥管理

种子萌发初期,幼苗根系尚未发挥主要作用,营养主要来源于子叶,不需要补肥。种子萌发阶段病害较少,夏季主要有猝倒病、霜霉病等病害,秋冬季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秧苗偶发灰霉病。子叶展平后可喷洒优绘加卉友2 000倍液(苗小病轻药液浓度不可过高)预防病害,喷洒凯恩1 500倍液杀虫杀卵。

3 秧苗快速生长阶段

新叶陆续长出后,秧苗生长速度加快,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达到顶峰,此阶段需保持充足的光照、肥水供应。同时,植株之间距离变小、郁闭性增强,透风、透光、空气流动性变差,易发生病虫害。因此,秧苗快速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是大肥大水、强光照,同时加强预防病虫害。

3.1 光照

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需要较多的光照,一般情况下秧苗快速生长阶段不建议遮阳。光照充足,植株生长更矮壮、叶片更肥厚,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可减轻病害发生。若光照过强、温室内温度过高,秧苗叶片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效率降低,可在中午(11~14时)适度遮阳,温度较低时无需遮阳。

3.2 湿度

随着秧苗生长,茎叶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多,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干透,即让植株叶片略微萎蔫、穴盘较轻、基质发白,是为了满足根系生长对氧气的需求,同时较少的水分还能促进根系生长。注意边际效应,穴盘边际或苗床边际通风透气性好,基质易干,补水时可适当多浇,以利秧苗生长一致。

3.3 肥水

秧苗快速生长阶段,幼苗对养分需求量较高,所用水溶性肥料的氮磷钾含量以14-0-14为主、20-10-20为辅,5~7 d施1次,肥液浓度随秧苗生长逐渐提高,EC值保持1.0~2.0 mS/cm。一般在早上浇肥水,最晚不超过14 时,以保证夜间叶片干爽,减少病害发生。冬季育苗周期长,水分蒸发速度慢,可适当提高肥液浓度。低温时,需注意防止氨中毒。2次肥水之间浇清水,以控制植株高度和基质湿度,促进根系生长。

肥料三要素(氮磷钾)中,氮肥分铵态氮(氨基氮肥)、硝态氮(硝基氮肥)、尿态氮(尿素)。铵态氮能快速提供养分,但易流失,作物吸收后茎叶生长迅速,但叶片较薄、茎秆柔软;尿态氮需转换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吸收,肥效与铵态氮相似;硝态氮更稳定,易被植物吸收,属于缓释氮肥,肥效不强烈。磷主要以五氧化二磷形式存在(含磷肥料一般不含钙、镁,以免形成磷酸钙、磷酸镁后出现沉淀现象)。钾以氧化钾化合物形式存在。水溶性肥料(14-0-14)含较多的硝态氮、较少的铵态氮、不含尿态氮,含较多的氧化钾、不含磷,这些钙、镁等微量元素具有促进细胞壁生长、矮化植株的作用。水溶性肥料(20-10-20)含较多的铵态氮、尿态氮、磷、钾,及铁、硼等微量元素,在生长周期短、秧苗缺肥的情况下施用水溶性肥料(20-10-20)能有效缓解植株缺肥症状,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水溶性肥料(20-10-20)能降低基质pH值,促进植株吸收微量元素。在秧苗快速生长阶段应根据幼苗长势灵活运用上述两种肥料,以达到良好苗态,为育苗进入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3.4 化学药剂

以预防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可用优绘、卉友、阿米妙收等药剂预防真菌性病害,用碧生、喜康等药剂预防细菌性病害,用安打、除尽灭杀咀嚼式口器害虫,用噻虫嗪、吡虫啉灭杀刺吸式口器害虫。随着幼苗的生长应逐渐提高药液浓度,预防和治疗药剂分开配用,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日常管理时勤观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感染源。虫害发生初期即应及时杀虫杀卵,辅以粘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手段,尽量减少药剂使用。叶菜类蔬菜育苗禁用植物激素。

4 封盘发货阶段

育苗后期秧苗株型稳定后,以炼苗为主,让秧苗提前适应大田环境,为移栽做准备。封盘发货阶段应保持全天光照,模拟外界环境减少遮阳和肥水供应,控制病虫害。施肥以水溶性肥料(14-0-14)为主,浓度以1.5~1.8 mS/cm 为宜,减少铵态氮的供应,促进秧苗生长矮壮。移栽前浇1 次肥料,可缩短缓苗期。后期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表面有粉状分泌物,表明其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发货前喷1 次预防性药剂,减少环境变化引发的病虫害。

总体来看,叶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每个阶段均有其特点和管理侧重点。第1 阶段以基质配制和催芽为主,第2 阶段以水分和植株高度控制为主,第3 阶段以肥水施用和病虫害预防为主,第4 阶段以炼苗为主。我们将肥水施用与否,比喻成开车的“加油”和“刹车”,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育苗周期的长短等,灵活应用“加油”和“刹车”来面对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铵态氮穴盘秧苗
离子型稀土尾矿深层土壤剖面铵态氮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锰离子对引黄灌区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
不同盐碱化土壤对NH+4吸附特性研究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农民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
不同孔径的穴盘对黄瓜品种出苗和前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