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对IgA肾病模型大鼠Tfh细胞通路影响的研究

2022-08-16王银萍张洪宝张守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造模小肠黏膜

王银萍,张洪宝,邹 迪,张守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由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用于治疗慢性肾风(IgA肾病),可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尿中红细胞计数及尿蛋白含量,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为进一步研究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靶点,课题组开展了此项研究。

1 主要材料

1.1 实验动物

8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90只,体质量180~200 g,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京)2016-0006]。

1.2 实验药物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药物组成:生地黄20 g,生黄芪20 g,黄芩15 g,穿山龙30 g,土茯苓20 g,山药20 g,生茅根20 g,生蒲黄15 g(包煎),茯苓30 g,葛根15 g,紫荆皮15 g。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浓缩剂。洛汀新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每片10 mg,国药准字H20030514。

1.3 实验主要试剂

ICOS Monoclonal Antibody(mA-6E1),FITC,eBioscience,11-4204-81;CXCR5 Monoclonal Antibody(LG.7F9),PE,eBioscience,12-0271-82;兔抗Bcl-6,Bioswamp,PAB30215;兔抗IL-21抗体,Bioswamp,PAB33379。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方法

购买健康清洁级SD大鼠90只,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汀新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陆慧瑜[1]改良造模法进行模型制备。造模后第9周末,从各组中随机各抽取2只,处死后,腹部解剖,分离出肾组织,标本制作,荧光染色,最后在免疫荧光下判断肾小球系膜区是否有免疫球蛋白IgA的沉积,如果有沉积,则判断为模型制备成功。

验证模型成功后,开始药物干预,不同的组别用药则不同,其药物用量标准参照按体质量系数进行计算。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含有中草药37.42 g,中剂量组含有中草药18.71 g,低剂量组含有中草药9.35 g,洛汀新组含洛汀新片63 mg· kg-1;模型组及空白组无需给药,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观察到第16周末。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各组的一般状态,16周后处死,立即取肾脏、小肠黏膜。新鲜的小肠黏膜表达的ICOS、CXCR5采用流式技术进行检测;小肠黏膜表达的Bcl-6、IL-21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采用电镜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变。

2.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将采用SPSS 23.0统计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从模型制备到药物干预结束,共14只大鼠死亡,其中在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及高剂量组各死亡1只,原因为造模后大鼠进食差而死亡;其余12只为每组中各取出的2只,主要用于模型炎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强,体质量也逐渐增加;其他各组大鼠从造模后的第4周开始,毛发逐渐枯燥,食欲逐渐减退,精神逐渐变差,体质量逐渐减轻;从用药干预7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逐渐好转,精神逐渐恢复,体质量逐渐增长,但仍不如空白组精神状态好。

3.2 各组ICOS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在空白组中,小肠黏膜及骨髓中ICOS表达均较少,在模型组中,ICOS表达均呈强阳性;给药后,治疗组各组ICOS表达均减少,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最显著。见图1。

3.3 各组CXCR5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空白组中,小肠黏膜中CXCR5表达呈微弱表达;模型组中,CXCR5表达明显增强;给药后,各治疗组CXCR5表达均减少,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最显著(P<0.05)。见图2。

图2 各组CXCR5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4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在空白组中,小肠黏膜Bcl-6表达较少,呈浅黄色散在分布;在模型组中,Bcl-6表达明显增多,呈颗粒状阳性深棕色表达,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给药后,各治疗组小肠黏膜Bcl-6表达明显减少,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更为明显(P<0.01)。见表1、图3。

表1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表1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其他治疗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平均值 标准差 F P空白组 13 0.205 0.027 126.447 0.000模型组 12 0.530## 0.033洛丁新组 13 0.345△△ 0.039中药高剂量组 12 0.320△△ 0.026中药中剂量组 13 0.270△△▲▲ 0.031中药低剂量组 13 0.307△△ 0.029

图3 各组Bcl-6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5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空白组中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较少,呈浅黄色表达;模型组中IL-21表达呈强阳性(P<0.05);给药后,各治疗组IL-2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见表2、图4。

表2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表2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其他治疗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平均值 标准差 F P空白组 13 0.225 0.029 52.180 0.000模型组 12 0.490## 0.037洛丁新组 13 0.337△△ 0.050中药高剂量组 12 0.321△△ 0.051中药中剂量组 13 0.275△△▲▲ 0.031中药低剂量组 13 0.311△△ 0.037

图4 各组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

3.6 各组肾脏电镜的改变

空白组中肾小球系膜区无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正常;模型组中肾小球系膜区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的沉积,少数系膜细胞增生,足细胞广泛融合;其他各治疗组显示肾小球系膜区电子致密物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足细胞部分恢复,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减少,但中药中剂量组肾脏系膜区仅表现为少量电子致密物,足细胞基本恢复正常。见图5。

图5 各组肾脏电镜的改变

4 结论

基于现代医学研究,IgA肾病多与肠道黏膜感染有关[2-4]。在前期工作中已证实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可通过调节血清及小肠黏膜中Th1/Th2失衡起到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同时课题组发现小肠黏膜T、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通络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IgA肾病的发病,此发病机理与任继学教授提出的“脾肾亏虚、肠道湿热瘀阻”相吻合。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了此项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Tfh相关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Bcl-6、CXCR5及ICOS、IL-21在小肠黏膜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表明小肠黏膜生发中心T细胞向Tfh细胞的分化被加强,促使B细胞向分泌IgA的浆细胞分化,诱导B淋巴细胞提前分化,增加糖基化异常的IgA含量,并沉积于肾脏,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细胞增生,足细胞广泛融合,即导致IgA肾病;2)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小肠黏膜Bcl-6、CXCR5及ICOS、 IL-21的表达明显减弱,且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电子致密物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足细胞部分恢复,内皮细胞增生减轻,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减弱更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方可以通过抑制小肠黏膜生发中心Tfh的过度活化,减少其相关因子Bcl-6、CXCR5及ICOS、 IL-21的表达,减少小肠黏膜生发中心的B细胞转化为IgA+B细胞,进而减少糖基化异常的IgA的产生,从而缓解肾脏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造模小肠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蛋鸡输卵管炎造模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肠道与艾滋病
SD大鼠哮喘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的比较研究
一根小肠一头猪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大鼠失眠模型造模中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改良法的探讨
肥美汆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