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22-08-13刘毅耿泽卿朱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留学生

刘毅,耿泽卿,朱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126)

1 研究背景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必须扛起时代重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突出作用。在我国坚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 万人次[1]。留学生教育特别是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环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我校自199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目前已累计招收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越南、肯尼亚等60 多个国家的2 000 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因语言、文化、背景等不同,留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留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来华留学生学业能力提升的主要诉求之一。针对留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根据学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要求,加大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重点探索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学校初步形成了“聚焦文化、突出实践、形成品牌、强调育人”的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案。

2 现存问题

2.1 组织机构不明确

目前,部分高校在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组织机构不明确的问题。部分高校留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部门为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培养及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和相关院系负责,学校和学院内部也分别设置留学生管理部门,两者之间存在管理权责不清[2]、协调沟通不畅的问题,不利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此外,留学生的管理部门与创新创业的主管部门缺乏沟通交流机制,因此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没有全面覆盖留学生群体。

2.2 “双创”教育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留学生培养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暂未把创新创业作为留学生日常培养的主要目标,没有系统地开展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未根据留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而制订适宜的创新创业课程。此外,专业创业导师的不足也制约着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无法有效指导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最后,创新创业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便他们有创业意愿和兴趣,也因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和支持而搁浅。

2.3 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自成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仍旧着眼于留学生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没有将文化学习、专业学习、课程教学、课外实践、就业创业等有机结合[3]。

2.4 缺少创新创业实践

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来华留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同时高校缺乏专门面向留学生的就业实习及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未能有机结合。此外,留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比较单一,以汉语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为主,缺少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活动。由于缺少创业实践的机会,来华留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不高。

2.5 语言和跨文化障碍

来华留学生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背景特征。由于中外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留学生虽具有创新创业需求,但也面临着语言和跨文化障碍,具体表现为:不了解中国的创新创业政策、难以融入创新创业体系、不能较好体会创新创业文化等。此外,国内高校没有针对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专门政策,没有单设培养体系,没有特殊的创新创业渠道,没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由于以上问题,高校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空白状态。

3 探索与实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来华留学生纳入校内“三级”创新创业体系,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共同牵头,通过“聚焦文化引领、强调过程育人、突出实践环节、积极总结提升”四个环节,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

3.1 聚焦文化引领

要提升留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重在加大对海外留学生文化特征的探析力度[4],从文化角度激发留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自1988年起,连续33年举办“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培育了校内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2016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协调校内外创新要素,统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2017年,学校承办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设置国际赛道,由创新创业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协同办赛,同时积极动员校内留学生参赛,从而形成了“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引领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机制。

近年来,学校在常规留学生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将留学生全面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依托当地及本校创业氛围,向留学生传递创业精神、宣传创业政策、激发留学生的创业热情。学校聘任了30 余位具有良好外语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背景的创新创业导师,为留学生提供创业宣讲及创业指导。同时,学校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融入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邀请留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讲述建校90 周年来的典型创业人物及事迹,开展思政融合课程等方式培养留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激发留学生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的使命担当。最后,学校以“互联网+”大赛为纽带,提升留学生对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的理解,加深留学生对我国创新创业氛围的感受,从而让留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创新创业。

3.2 强调过程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大对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5],面向留学生特点进行适应性改造,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留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留学生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支持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引导校内导师将创新实践项目向留学生倾斜,鼓励留学生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实践;联合地方政府、孵化器、投融资机构等构建留学生创业资源平台。通过以上方式,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为人才培养“西电现象”添加新元素。

3.3 突出实践环节

以赛促教,知行合一,在实践环节中不断提升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按照“留学生+本国生”的模式组建创新实践团队,在促进中外学生互融互通和思想交流的同时,强化留学生创新实践经验,提升留学生创新创业体验感,带动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此外,学校在原有“国际‘双创’周专场路演会”中新增留学生专场,邀请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导师来校指导留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留学生参与“互联网+”校赛,与国内项目同台竞技;推荐优秀留学生项目参与投融资专题赛等形式,将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面纳入学校现有实践体系,有效提升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4 积极总结提升

将留学生纳入学校现有创新创业体系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一起通过课题研究、座谈交流、深度调研等形式,深挖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真实需求,了解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围绕留学生能力提升,探索“MOOC 学习+线下辅导+大赛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意-创新-创业”分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交叉培养机制,保持全年“集中+长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模式,关注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此外,积极推进留学生开展项目总结,积累实践经验,树立留学生创业榜样,充分发挥校园创新创业先锋的传帮带作用[6],实现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留学生对就业创业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目前,高校作为留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基地,在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为有效提升来华留学生“双创”教育效果,高校需要聚焦文化引领、强调过程育人、突出实践环节、积极总结提升,构建全方位的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留学生
高校体育学生饮食营养现况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OnRadicalFeminism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
ItIsBetterToGiveThanItIsToRece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