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

2022-08-13孙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型实训

孙艳

(信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管理会计”课程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企业树立战略管理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水平,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会计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在逐渐提高,这表示高校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需要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进行针对性教学改革。

1 “管理会计”课程特征

1.1 属于综合交叉课程

“管理会计”属于会计专业新兴课程,是一门以现代管理科学、会计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课程[1]。为了适应会计管理现代化需求,“管理会计”应运而生,该课程突破了传统会计工作框架的局限,整合了运筹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多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成果,为现阶段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会计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中的地位持续提高,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从而推动会计专业教学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推动力。

1.2 服务于决策支持系统

现代管理科学将决策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关键环节,决策是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能,而决策离不开信息数据,信息数据被视为决策和管理的介质,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便是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数据,可见“管理会计”课程需要服务于决策支持系统。尽管会计人员需要通过管理会计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参谋,但是却不会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及控制,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解释,影响管理人员实施决策及控制,通过管理会计的专业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力量。

2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标存在偏颇

部分高校将“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了学生对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方式的掌握熟练程度上,旨在提高学生应用数理模型计算相关指标的精确程度,强化学生对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学目标存在偏颇[2]。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单纯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缺少对具体应用场景的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无法满足日渐提高的企业管理会计需求,也无法指导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为了给社会运行及企业发展输送应用型会计人才,高校需要调整现有“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趋近现代化教学形势。

2.2 教学内容重旧轻新

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于20 世纪80年代从西方传入我国,至此,我国业界专家就“管理会计”课程编制了诸多教材,尽管这些教材的编织者和出版社不同,但是整体框架和基本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分为表1所示的3 个部分。其中,第1 部分讲述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第2 部分讲述管理会计职能具体理论知识及应用,第3 部分讲述管理会计前沿领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将第1 部分、第2 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于与实际会计管理最为密切的第3 部分,却常常组织学生自学,存在重旧轻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管理会计相脱节。

表1 “管理会计”课程教材整体框架

2.3 教学知识存在交叉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均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纵览3 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知识交叉重叠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这种教学知识交叉现象,既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又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包括“管理会计”课程在内的3 门课程的长远建设,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图1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交叉知识点

2.4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管理会计”课程应用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需求,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课堂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大多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学生自学为辅,教师与学生往往是讲授与接受的关系,缺少足够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调动,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及工作联系到一起;第二,教学评价方式较为陈旧,多数高校在学生评价方面主要应用考试方式,仅仅完成了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考核评价,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容易出现学习成绩较高但应用能力较差的情况,无法满足企业管理会计实际需求。

2.5 专业实训难以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高校需要开展专业实训教学活动,但实际情况是部分高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难以充分发挥[4]。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实训教学资源并不充足,使得教师无法结合实际岗位及工作需求开展实训指导。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未得到充分应用,使得学生缺少到企业参与实训及岗位实践的机会;校企联合办学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参与积极性较差,致使联合办学模式难以得到落实,降低了实训教学效果。

3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3.1 调整新型教学目标

为了满足现代化企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转变传统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的传承式教学理念,调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5]。具体来讲,高校在设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时,需要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到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同等的高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方式的基础上,激发开拓性和扩展性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学生在今后工作时才能够参与企业运营发展管理、组织结构协调等业务,在企业运营发展规划、管理、控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真正做到通过管理会计帮助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3.2 平衡新旧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分析方式随着世界经济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得管理会计自20 世纪80年代之后衍生了很多新的领域,可见高校需要结合管理会计发展现状不断扩展“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以此来平衡新旧教学内容[6]。例如,作业成本法是现代化企业应用频率较高的成本控制方式,战略成本管理法与经济市场价值链优化相联系,平衡计分卡系统能够通过战略绩效考核与评价实现科学管理,教师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需要适当加入这些新型管理会计知识和方式,并且进行详细介绍。具体来讲,教师需要令学生明确未来成本计算对象必然从产品转为作业;让学生了解成本动因的相关因素除了企业生产外,还有劳动力投入配置、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经营规模等,引导学生从长期战略角度分析成本动因;平衡计分卡除了能够对员工进行战略绩效考核与评价外,还能够基于考核与评价结果实现科学管理,教师在讲解上述知识时,需要注重结合实际工作问题及具体应用场景。

3.3 整合相关教学资源

由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3 门课程存在教学知识交叉情况,高校需要对3 门课程内容体系做出调整,以此来整合教学资源。第一,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课程资源整合,财务管理主要职能为财务分析、规划、控制,可以将“经营杠杆、货币时间价值”等内容整合到“管理会计”课程;“投资决策、预算管理”是两门课程的共同知识点,两门课程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部分侧重的是完整的项目投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侧重的是证券投资;“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部分侧重的是基于企业全局的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财务管理”侧重的是财务预算编制。第二,进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课程资源整合,成本会计主要职能为核算和监督,可以将课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考核”等内容整合到“管理会计”课程中。

3.4 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第一,教师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按照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将案例教学划分为导入式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案例教学两种。导入式案例教学实施流程如下:在教学开始前,通过案例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讨论式案例教学流程如下: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通过具体案例带领学生回顾和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评价反映的是学生对专业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合理应用教学评价,不但能够为后续教学提供完善方向,还有利于形成对学生的正向激励与引导,考虑到“管理会计”课程实务性较强的特点,教师需要转变单一教学评价方式。例如,在原有期末统一考试测试、出勤率统计评价指标基础上,还需要增加随堂测试、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教学环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等评价指标,明确各项指标在整体评价结果中的占比,从而得到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关注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环节及学习活动。

3.5 科学落实实训教学环节

应用型会计人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在逐渐提高,高校需要科学落实实训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实训环节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在校内实训环节,高校可以基于“管理会计”课程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内容,例如,可以设计针对“全面预算”的实训系统,整合预算、决算、决策等多项全面预算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套系统完成对各项实践技能的实训操作;针对“战略成本管理”建设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模拟真实的战略成本管理流程。在校外实训环节,高校可以强化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寻找对口优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内部进行实训和实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具体会计事务;可以邀请合作企业资历较深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授课,强化学生对具体管理会计工作的了解,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和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4 结语

综上,高校和教师可以运用调整新型教学目标、平衡新旧教学内容、整合相关教学资源等策略,推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从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各大企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针对性教学方法改革,“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得到了解决,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得本专业学生能够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