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

2022-08-11张冬冬

档案与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红色互联网+资源

张冬冬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江苏南京,21003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建立“四史”教育专题档案资料库,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档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环境、手段、方法甚至理念和模式必将产生变革。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如何在互联网驱动下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优化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议题。

一、 认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新趋向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通过对“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4]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空间:从“两空间”向“三空间”变革

潘云鹤院士曾提出,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以互联网为基础,数据和信息在人类社会、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之间逐渐交叉融合、相互作用。[5]信息空间的出现将改变原有的档案挖掘模式、存储方式、传播形式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档案资源建设的技术动力。近年来,高校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通过收集、挖掘、整合红色文物、图片、声像等资源,利用大数据、3D影像等技术,将其转化为便于储存和展示的数字资源,进而建立红色资源的基础数据库。这是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从物理空间的实物存储向信息空间的数字存储的重要转向。

2. 需求:从标准化、统一化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

档案的生产主体和服务对象都是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档案资源的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需求端的变化必然引起供给侧的改革。档案资源需要从标准化供给转变为多样化供给,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随着高校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从初步运行到深入开发利用,档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多关注。很多高校档案馆尝试从“查询行为的个性化、选择和存储的个性化、吸收与利用的个性化”[6]等方面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档案服务。档案资源的供给服务和呈现方式也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寻求创新。

3. 模式:从封闭式结构向开放式结构转变

高校传统的档案资源建设模式是以校内档案馆、博物馆或图书馆等教辅部门为核心的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缺乏师生和社会参与的渠道,导致公众参与档案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互联网+”时代,档案资源建设需要转变管理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档案工作,形成参与型共同体,从而促进档案的共建共享。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技术的渗透,高校红色档案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应用和有效共享,档案资源的管理应用模式也逐步呈现开放式结构。

二、 反思: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与“互联网+”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未能与“互联网+”理念和模式深度融合,在制度、管理、技术、监管层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与“互联网+”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档案建设与教育教学脱节

高校传统档案资源开发管理模式下,档案开发和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学校师生未能充分参与,特别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红色档案建设的意识不强,导致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档案育人成效不显著。这主要源于高校内部档案共建共享的机制不健全,工作中存在各司其职、画地为牢的“孤岛”现象,师生缺乏参与档案开发和深度挖掘的机会,也缺乏将档案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

2. 供给模式单一,数字资源建设滞后

目前,高校红色档案资源标准化的供给模式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供给驱动的服务方式不能充分对接学习者的需求,不能完全契合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且,这种传统的供给模式滞后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例如,大部分高校的红色档案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建设较为滞后,不利于红色档案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3. 技术利用不深入,宣传方式不新颖

虽然高校红色档案资源丰富,但其建设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吸收利用不够深入。与此同时,对档案资源的展示方式、宣传方式和传播方式创新探索不足,导致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展示水平不够高、利用途径较少、传播方式不够新颖,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影响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 标准规范不统一,安全监管不到位

“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有统一完备的标准规范和健全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高校在这一方面仍较为薄弱,具体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不能有机整合;一体化服务平台不能有效运行;各级各类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此外,对于互联网相关资源的安全监管也存在空白和漏洞。

三、 寻径:新时代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互联网+”实践路径

针对目前暴露出来的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的相关问题,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代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互联网+”实践路径

1. 教学驱动,以课程建设促共享

“互联网+”的新理念表现为对新的知识类型和新的知识生产主体的认同,推动知识、资源、数据等的共享。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7],也是知识生产传播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带来的认知模式和教学交互方式的变化,高校要用好教学这一主渠道,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盘活红色档案资源,从而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建设。

首先,活用档案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课程建设涉及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红色档案引入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红色档案的呈现形式,如把静态、平面、无声的档案存储形式发展为动态、立体、有声的档案呈现形式等,既有助于发挥档案育人的作用,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拓展教学时空,推动教学改革。“互联网+”并不是一味关注信息空间,而是强调多元空间的交互作用。除了直接吸收红色档案进入教学资源外,还可以拓展教学空间来实现多元时空的交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例如,四川农业大学通过“红色档案走进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学走进红色档案场域”[8]的教学实践,用红色档案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用红色场域联接了历史与现实,实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感。

再次,利用信息众筹,做好课程开发。“信息众筹是指利用网络平台汇聚大众智慧,通过检验和迭代,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的新现象。”“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获得者,知识的生产过程和传播过程融合在同一个过程。”[9]信息众筹是信息化时代多元主体协作进行知识生产的有效方式。高校可以运用红色档案资源做好课程开发,如组织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等多部门联合相关学院制作微党课在线课程。例如,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南京大学打造了“新青年·习党史”青年纽扣课堂这一党史教育在线课程,从青年的视角、用短视频的形式挖掘党史中的红色档案素材,通过红色档案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激活了档案的历史价值。[10]

2. 平台搭建,以数据联通提效率

“互联网+”时代,数据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数据联通和数据库建设可以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精准管理。

首先,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汇聚联通。在信息化时代,平台是信息互联互通的载体和关键。为避免不同平台的档案资源交叉重叠、平台数据无法汇聚等问题,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系统管理,构建一体化的档案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多来源、多维度资源的汇聚与共享。高校可以通过顶层设计,针对传统校内平台的局限性,统筹已有的各级档案平台,搭建校内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档案应用支持平台等,实现各级平台在校内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高校红色档案资源信息化水平。

其次,加强数字档案建设,优化档案资源结构。随着红色档案资源日益丰富,高校可以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对校内红色档案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如对红色档案(包括文献、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数据收集,并利用大数据、VR等技术转化为数字模式,使档案内容载体由实物形式转为数字媒体,以便长期保存和便捷管理。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加快建设红色档案数字资源库,充实馆藏档案资源,为提供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打好基础。

再次,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很多高校都有着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积淀,如校友中涌现出的典型的红色人物,学科专业发展中积累了专业领域的红色档案等。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可以作为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为了推进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已有部分高校在校史资源基础上创建了特色红色档案数据库,如淮阴师范学院搭建“周恩来研究专题数据库”、四川大学上线“江姐专题文献数据库”等。

3. 技术赋能,以智慧应用优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11]在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优化档案的服务功能,满足大众多元、个性化的需求。

首先,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档案文化育人。

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利用数字、网络等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宣传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例如,上海理工大学以该校印刷博物馆展出的红色出版印刷历史档案为主要素材,协同拍摄了《红色播种机——走进上海印刷博物馆》专题片,面向全市中小学播出,实现档案育人、文化育人。[12]

其次,搭建综合应用场景,增强红色文化体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要“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13]近年来,很多高校在革命旧址、红色文物基础上开设了红色档案展馆,代表其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成果精粹。未来高校可以利用更多“互联网+”技术赋能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将校藏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成为综合性展示平台和情境教学的重要场域。例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建立的“‘浙’里起航党建数字展馆”是绍兴市首个数字智慧党建展馆。该馆利用数字建模、3DMAX渲染、全景影像三维重建等技术构建,通过VR全景漫游交互,给参展者带来党史教育的沉浸式体验。[14]

再次,使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档案资源智能共享。如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提高档案资源建设的效率。通过使用相关技术可以精准存储和处理档案资源数据,实现高校内部跨部门的档案数据共享和联通;通过人工自动采集、智能分析数据并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可以提前预知风险、加强过程性智能化监测。

4. 树标立规,以章法有度保安全

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强标准和规范建设、完善互联网监管,红色档案资源的平台、数据和数字资源才能真正创造长久的价值。目前,高校于在线资源建设和档案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的红色档案资源,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完善,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开放和利用高校红色资源档案。

首先,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存在“信息资源标准化不足、档案隐私泄露严重”[15]等问题。打破数据之间的屏障、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搭建一体化服务系统,需要强化标准规范的建设和应用,从而形成完备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例如,通过统一编码和检索方式、数据存储方式等,提高数据融合共享的效率。同时,强化共享过程中的信息风险监管,防范数据泄露和异常使用,保护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

其次,加强在线资源监管。课程是传播红色文化、实现档案育人的重要载体。在线课程因其传播快、影响大,是监管的重点。高校要把好源头关,做好课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明确课程建设主体在教学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为监管的有效手段,寻求智能化监管的路径。如建设在线课程督导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报送风险预警信息,为高校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四、 展望:未来“互联网+”与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从档案的保存、管理转移到档案的运用。高校也纷纷利用“互联网+”的理念、环境和技术来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呈现效果,讲好各具特色的红色档案故事,将培育红色档案文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未来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一方面,要拓展思路,在红色档案的基础上,充分征集、开发“服务于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科技发展、传播红色正能量的精神及物质载体”[16];另一方面,要夯实内功,提高驾驭“互联网+”环境、掌控“互联网+”手段、运用“互联网+”方法的综合能力。既要勇于创新,又不能盲目追求技术至上。高校要坚定地走好“互联网+”与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深度融合之路,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把握红色文化精髓,用更鲜活的红色档案叙事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红色互联网+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