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云南警官学院为例

2022-08-09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大学教学模式

王 娇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倡导全国各高校多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产物,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既吻合现实教学需求,又能推进线上优质资源和院校教学实际相结合,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助力。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斯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理论等,主张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调整为学习者主动接受知识,并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控制权。混合式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至今,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和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的教学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经历了从技术视角、教师视角到学生视角三个阶段的演变。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目的,各国学者在不同时期对其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研究重点也存在差异。综合国内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界定,得出的最新定义是: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和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它具备以下三个特点:部分学习活动发生在线上,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速度上有一定的控制权;部分学习活动发生在受监督的实体位置;教学设计关注学生个人成长路径与未来发展。(1)林琳.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与反[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10).

二、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现状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

公安教育经过逐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类型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始终贯彻科技强警的战略思想,人才培养以“政治建警、政治建校”为方针,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贴近公安工作需求、有较强的职业文化素质,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端警务人才为目标。

(二)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特点

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为通识课,院校不同,则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以云南警官学院为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具有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和互动性四个特点。

1.长期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延续三个学期,从第四个学期开始,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自学的状态,教师也无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具有完整的延续性。教师可以借助移动网络技术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媒体,鼓励和关注学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并通过考级、参加各类竞赛、获取资格证等方式保持学习兴趣并获得一定成就感。

2.针对性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民警察的政治性和纪律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在进行以听、说、读、写为主的英语语言训练时,引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和讨论,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突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英语教师在思政教育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能恰当处理涉外警务奠定文化和语言基础。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和资源选择上,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时事政治、国际警务合作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3.灵活性

“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出版的教材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无法映照现实变化。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教师可以发布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最新资料,这样既可以补充最新的背景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关注国情、关心社会的意识。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灵活安排线上的学习时间。

4.互动性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线上平台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启发的学习思维。例如,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一个写作任务时,可以设定评分标准,学生提交作业后能及时获得成绩和评价。教师还可以指定任意作文进行分享,学生也可以自主分享,通过分享高分作文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培养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意识。

(三)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对公安英语教学的规划和实施侧重点都在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各公安院校英语教师也在这样的大趋势影响下,开始关注线上课堂的相关研究,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线上教学并不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进行简单迁移,它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教学压力。总体上看,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需要教师先接受相关领域的培训,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对于不同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合理运用,教师更需要增强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和互助等意识。

2. 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准备不充分

教师的教学能力准备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被称为已经准备好了呢?到目前为止,专门探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能力的研究还不多,对于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模型的探讨,受到普遍关注的是2014年iNACOL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将从事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和12个具体能力。(2)Powell A,Rabbitt B,Kennedy K.iNACOL Blended Leaning Teacher Competency Framework[1].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K-12 Online Learning,2014.

表1 iNACOL混合式教学教师能力框架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自己对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准备是不自信的,越是尝试混合式教学方法,越能感受到自身能力准备的不足。教学过程中既能体会到信息技术支持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又会遇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困难。比如,对不断更新的线上教学平台的掌握度、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的差异性等会产生出许多在准备过程中无法预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对教师灵活使用教学工具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挑战。

3. 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关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态度和接受度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大多数研究表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持开放且积极的态度,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尽管大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很多学生偏爱传统的线下教学,也有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以云南警官学院为例,根据《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中对“线上课程参与感”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7%的学生表示对线上课程没有参与感,7.79%的学生表示与线下课程无区别。对“混合式和传统教学偏爱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仍占16.88%。由此可见,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还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二是学生本人对英语这门学科相对缺乏学习动力,对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持无所谓的态度。

表2 线上课堂参与感

表3 对教学模式的选择

三、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进

(一)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紧密度

无论实践还是研究都显示,目前,人们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及模式大多仍处于迷茫状态。无论是混合式教学机构的态度与能力准备、教师的态度与能力准备、学生的态度与能力准备,相关的现状调查都很欠缺。(3)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J].远程教育杂志(前沿探索),2018(5).以“公安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权威期刊网站数据库进行搜索,2011年到2021年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仅搜索到4篇相关文献,均发表在2021年。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看到,公安院校英语教师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公安院校教学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对开展公安院校混合式英语教学提供了借鉴。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从以教师为关键、以混合为重点、以课程为基础、以学生看成效、以院校的保障这五个方面对公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思考,甘士艳(2021)从公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接受—研究—反思—再造的“4R”混合式教学模式。(甘士艳,2021)融合大数据、移动设备及“慕课+微课”的翻转式课堂和互动式教学的警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林新明等(2021)认为,完善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着力点是:构建公安外语课程思政大讲堂格局;利用“线上+线下”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校局协作育人;探索“教、练、战”合一的教学科研模式,搭建协作团队。林琳(2021)认为,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相关资料发表不多,基于实践案例的实证研究少有发表。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现实需求,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是未来公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建设线上线下资源课程团队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突出实战导向,搭建协作团队,建成特色鲜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团队应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牵头,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校外教官、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以便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筑起教学与实战的桥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积极申请学科专业建设或团队建设项目。以培养“外语+行业需求”人才为目标,通过申请项目和项目实施,完善团队发展的制度体系,发挥有经验、有水平教师的带头作用,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2. 成果分享。构建完整的教学数字化资源,利用各出版社教学平台、高校MOOC网站、学习APP等资源收集和开发优秀教学资源,结合本校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示范课、观摩课、微课、慕课等,聚集优势力量,提升团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推动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的态度和较强的能力对混合式教学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线上教学是一种教学趋势,未来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必将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师模式需求,混合式教学能力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框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安院校有必要为教师提供与混合式教学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多媒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评估和学生成绩评估等各项内容。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自身的优势也会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线上资源的多样性和时效性特点将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业务知识,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同时,国内外教育机构也在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师培训,教师将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通过自身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混合式教学手段,提高应用能力。

(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1. 关注教学对象的个性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体需求往往被忽略。公安院校学生的专业有公安类和非公安类的区别,公安类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需求,与非公安类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关联性。公安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公安机关,学生对公安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更浓;而非公安类专业学生更需要用英语四、六级证书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为将来就业提供支持,学习英语的动力更足。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现实可能,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可以为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内容。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辩论、解惑或启发,更易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教学内容从国内到国外,从语言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及时性选择,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视个人、社会与世界的关系,便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 构建完整的教学数字化资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加强线上学习课程的建设,积极向学生推荐中国高校外语MOOC网站优秀资源,利用好超星、Welearn、腾讯课堂、智慧树等APP或公众号录播视频、直播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针对公安类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要注重收集整理涉外警务案件和警务英语知识,引导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警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五)科学设置评价体系

科学设置评价体系对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套系统、全面的评价机制是多元的,各公安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出最优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该充分考虑到公安类专业和非公安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以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较,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出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成效,比如线上学习时间、参与线上活动、完成线上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等情况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要做好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学习分析与应用,利用辅助工具对学生的问卷、试卷、作业、线上学习痕迹等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调查问卷》中“最能体现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调查结果显示,39.61%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最能体现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时,除了传统的期中、期末、平时成绩等评价指标,应充分考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在最终考评成绩中所占的份额。《调查问卷》还显示“自我评价”的比率超过了“教师评价”,如何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评价指标之一。

表4 学习效果的体现方式

(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困难

目前,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和课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两种模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形式上的混合外,更应该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困难。

1. 以学习者为中心,发展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实施教学设计前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和未来职业规划,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语言训练中应增加人文社科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心情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2. 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根据《调查问卷》中“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39.61%学生认为对学习平台使用不熟练,36.04%的学生表示使用电子网络设备不方便,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混合式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此外,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后忽略英语学习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出现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表5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3.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相比较,线上交流更能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加强交流,鼓励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还可定期参与专业院(系)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会议,从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四、结论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即时”的混合式外语学习理念,不断拓展英语课程教学的范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