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肺涩肠汤辅治慢性持续期哮喘肺脾气虚型临床观察

2022-08-09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胸闷益气证候

李 娟

(河南省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濮阳 457002)

哮喘以慢性持续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1]。临床主要用西药对慢性持续期哮喘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气短等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2]。哮喘属中医“哮证”、“喘病”范畴。病位在肺,且累及脾、肾等脏腑,宿痰内伏、外邪始去、正气难复为主要病机,故治以化痰止咳、健脾理肺、益气和中为主,选补肺涩肠汤[3]。本研究用补肺涩肠汤辅治慢性持续性哮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1岁,平均(7.62±1.25);病程1~5年,平均(3.54±0.92)。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7.93±1.54);病程1~6年,平均(3.82±1.03)。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4]中肺脾气虚型相关标准。症状为反复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差少食,腹胀便溏,自汗,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或细弱。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慢性持续期为近3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频度咳嗽、气短、喘息、胸闷等症状。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小于13岁,近1个月内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过敏,哮喘急性发作期,依从性差,伴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间质性肺炎、气胸、肺部肿瘤、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心功能不全。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Merck Sharp &Dohme B.V,批准文号H20181211),睡前口服,2~5岁4mg/次,6~12岁5mg/次,1日1次。

研究组联合补肺涩肠汤治疗。药用大枣10g,黄芪15g,生姜6g,防风7g,甘草6g,白术10g,橘红7g,龙骨15g,桂枝7g,五味子3g,白芍10g,牡蛎15g。日1剂,冷水煎煮取汁200mL,早晚各100mL温服。

两组均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胸闷、咳痰、气喘、哮鸣5项内容,各项分值均为0~2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满分27分,分值越低表示哮喘控制越差。

哮喘未控制C-ACT得分≤19分;控制19分<C-ACT得分<23分,完全控制C-ACT得分≥23分。

检测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

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0%。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89%。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明显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咳嗽 胸闷 咳痰 气喘 哮鸣 总分治疗前 研究组 30 1.71±0.13 1.68±0.15 1.52±0.21 1.63±0.14 1.42±0.23 7.70±2.83常规组 30 1.65±0.15 1.72±0.12 1.57±0.20 1.58±0.17 1.49±0.25 8.01±2.92 t 1.656 1.141 0.944 1.244 1.129 0.418 P 0.103 0.259 0.349 0.219 0.264 0.678治疗后 研究组 30 0.51±0.12* 0.47±0.18* 0.49±0.14* 0.61±0.14* 0.64±0.16* 2.72±0.83*常规组 30 0.89±0.15* 0.95±0.21* 0.87±0.22* 0.93±0.23* 0.94±0.18* 4.58±1.05*t 10.835 9.505 7.982 6.510 6.823 7.612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14.53±3.62 18.62±2.56*常规组 30 15.69±3.87 23.68±1.35*t 1.183 9.576 P 0.242 <0.001

两组哮喘控制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哮喘控制情况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FVC(L) PEF(L/s) FEV1/FVC(%)治疗前 研究组 30 2.23±0.25 2.23±0.31 71.51±5.31常规组 30 2.18±0.23 2.31±0.34 73.28±5.92 t 0.806 0.952 1.220 P 0.423 0.345 0.228治疗后 研究组 30 2.96±0.41*3.35±0.47* 83.94±6.53*常规组 30 2.42±0.35*2.87±0.38* 79.24±6.25*t 5.487 4.350 0.787 P <0.001 <0.001 0.007

6 讨 论

《病因脉治·哮病》言:“哮病之因,痰饮留伏……则哮喘之症作矣。”可见宿痰内伏是其主要病因。且哮喘呈本虚标实之象,脾肺肾虚为其本,痰浊为其标。肺主气,通调水道,肺失宣肃则气喘;脾主运化,运化失司则引动伏痰[6]。且哮病日久,病情缠绵,肺脾愈虚。治以补肺健脾、补虚培元、祛痰益气为主。补肺涩肠汤中黄芪益卫气、补肺气、健脾补虚,白术利水燥湿、益气健脾、止汗消痰,防风祛风解表,生姜散寒解表、化痰止咳,橘红化痰温肺、理气健脾,五味子敛肺益肾、益气生津、化痰镇咳,龙骨息风平肝,牡蛎补阴潜阳,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白芍敛阴止汗,大枣补中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益气、补脾益气[7]。诸药相伍,共奏化痰补虚、止咳平喘、健脾补肺、益气止汗之功效[8]。药理研究证实,白术、黄芪可有效舒张平滑肌痉挛,抑制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生成,控制气道黏液分泌,促进气道炎性浸润改善,缓解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有效减轻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此外,防风还可通过拮抗肺炎双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抑制肉芽肿组织生成,达到有效抑菌抗炎功效,从而减轻临床症状[9]。

补肺涩肠汤辅治慢性持续期哮喘肺脾气虚型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胸闷益气证候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