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财经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
——以管理会计课程为例

2022-08-08

高教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经思政课程

张 倩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金融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财经教育作为文科教育重要组成,“新财经”亦应运而生。“新财经”是对传统财经学科的重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人类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新现象、关系、形态和规律等的总和[1]。虽然目前业界对“新财经”的内涵还未有统一定义,但相较于传统财经,其显著的技术与信息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明显的实践应用性这几个特征和独特优势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随着新文科、新财经建设的推进以及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厚专业基础、强实践能力,课程思政对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有灵魂的职业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之举。

“管理会计”课程是能为处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时期的企业培养创造价值的会计,在财经学科体系中属于核心和前沿课程,肩负着培养道德情操良好、职业素养过硬、专业技能扎实、适应融合环境挑战的新财经人才重要使命。“管理会计”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一是“管理会计”课程所包含的管理思维和工具方法相对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二是“管理会计”课程涉及大量分析和判断,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三是“管理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能够着力提升职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将自身价值融入企业和社会价值创造中,有助于推动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

基于此,在新财经背景下,“管理会计”课程要深耕思政建设,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提高财经素养、增强综合素质,在打牢财会理论基础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适应新时代竞争格局。

一、“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

构建新财经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再造性、系统性设计。力求以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并重作为核心教学理念,关注财会本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做到有舍有得,精准选点,凸显亮点,转场结合,自然连贯。在充分分析新财经背景下财会领域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在授课全过程中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应按照入门、进阶、整合、拓展四个阶段渐进铺开。一是入门阶段,通过对管理会计发展历程、概念框架、职能特征的讲述,引导学生了解管理会计学科中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形成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初步认识,明确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社会责任所在,帮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自豪感;二是进阶阶段,教会学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掌握这些工具方法的理论思想,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使用中逐步培育公正、严谨、高效的职业素养;三是整合阶段,揉和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七大管理会计应用领域的内容,开展系统训练和分析探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管理会计职业观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深刻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四是拓展阶段,适度打破课程所属的学科边界,结合大数据、财富管理、经济学等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拓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寻找专业领域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建立服务社会的正确专业价值观和格局观。通过四个阶段有序展开,促进学生“新财商”思维的形成和成熟,增强学生的财经事务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

二、“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构建

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合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按照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图1),构建“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新财经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图1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一)入门阶段:导入理论基础,坚定职业信念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深刻阐释了事物在曲折中前进的规律。我国在建国初期便有了西方管理会计体系中 “责任会计”的应用,即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降本增效、成本管理中的标杆制度等;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预决策分析、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开始推广应用,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在应用方面缺乏系统重视、总结和提升,管理会计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2016年财政部颁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后,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发展被正式提上日程。2018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极速发展,为管理会计发挥其分析决策职能、进行价值创造提供了广阔舞台。管理会计所具有的业财融合一体化、信息对称无缝隙、资源整合共享作用被充分认识,其与数字信息技术的融合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和前瞻性,成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器,而这都是新财经的发展指向。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说明了事物发展总有曲折,但终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结合管理会计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发展动向,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技能,才能增强对经济社会形势的研判能力和问题应对能力,从而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管理会计”课程基本理论包括了概念特征、职能作用、职业道德等内容,具体可以结合时事热点、领域热点,融入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领域的关键作用和影响展开讨论,强化学生对管理会计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国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将自身价值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中。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效果:一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学会辩证思考问题;二是明确职业方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三是要不断提升个人技能,以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二)进阶阶段:掌握基本方法,提高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新财经背景下高职院校财经人才培养,要求扎实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注重工匠精神培育,提升职业素养。这一阶段的课程开展主要为介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工具,阐述具体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如价值链管理、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资本成本分析、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风险矩阵模型等,结合各知识点的相关思政元素,培养敬业负责、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会计职业精神。要兼顾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逻辑,在授课过程中讲求接地气的教学方式。一是注重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交流见解和成果。以问题为起点,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其中。让学生明白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很多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与总结,例如“覆水难收”体现的是管理会计中的“沉没成本”思想、买车还贷时“等额本金还款”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是管理会计中现值的计算与决策问题,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融合共进的。二是注重采用案例方式教学法,注重寻找本土化案例,案例素材来源于国内企业、本土企业,才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和目的[2]。例如在讲述作业成本法时,代入上海铁路局成本管控创新方法:紧紧围绕质量效益和业财融合两大关键点,推动作业流程优化和检修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动车组高级检修成本精益化管控,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运输影响和冲击;又如在讲述价值链管理时,代入柳州两面针牙膏案例:曾经辉煌的“儿时记忆牙膏”,由于战略布局失误和成本控制不力,经历多年的连续亏损,两面针集团于2021年投资建设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日化产品全价值链管理云平台,以期获得新的发展生机,深刻体现了云计算环境下管理会计价值链的管理理念和重要性。以问题导向和案例植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于钻研,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认知,以备将来学以致用。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效果: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能力;二是勤于探索钻研,培育匠人精神;三是打牢专业基础,把握人生航向。

(三)整合阶段:强化专业能力,提升系统思维

随着中国经济的提速增效及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社会更加重视高等财经人才输出的质量和效益,新财经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内化知识、系统整合的能力。由此,在完成管理会计基本工具方法的学习后,可对每个领域模块设置相应的系统分析项目,揉和管理会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认知。提炼思政要素,系统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集中强化学生财经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例如在战略管理领域模块的学习完成之后,采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战略管理工具对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公司进行战略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鼓励和政策支持。同样可以应用战略管理工具对自身进行剖析,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扬长避短,努力进取。再如通过对近年火爆的喜茶、霸王茶姬等新中式茶饮店进行本量利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在巩固营运管理领域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开放包容、追求个性的文化特征以及乐于纳新、体验至上的消费趋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效果:一是分析问题要系统全面,也要会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二是要有风险意识,也要懂得责任担当;三是正确分析形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四)拓展阶段:培养格局与价值观,聚焦全面发展

新财经具有明显的开放包容性和实践创新性。新财经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提升未来适应性,跳出思维局限,增强使命感,放大格局观,以适应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求。在“管理会计”课程系统性学习完成后,可以集中利用若干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体现课程思政特色的专题学习与讨论,聚焦时事热点,穿插经济学、金融学和大数据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专题讨论中提升思辨能力、拓宽思维和视野。将这一讨论活动成果融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例如设置“北京冬奥”的专题讨论,从管理会计各大应用领域看“冬奥”:在战略规划上秉持“可持续·向未来”的理念绿色办奥运,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预算管理上,尽管“预算账本”科目繁多极其复杂,但通过对细节的极致苛求和整体把控,做到了节俭办奥运;在成本管理上严控收支,以旧替新、以物换钱,实现了廉洁办奥运;在融资管理上,场馆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各种设备以租代购、能租尽租,践行经济办奥运;在风险管理上,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通讯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成功转移和控制风险,实现了高质量办奥运。通过专题学习,运用奥运精神激活内能,永葆初心,加深学生胸怀祖国的爱国情怀,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质量。

在这一阶段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效果:一是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二是紧跟时代脉搏,化挑战为机遇;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就自我,贡献社会。

三、“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开展的支持保障

推进新财经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学育人模式,需要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各类教学平台的多维助力,确保教学工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推动教材建设,开发课程思政资源

教材与资源建设在当前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均为薄弱环节,也是需要重点建设的方向。就“管理会计”课程来说,一是推动教材的精品化、本土化建设。2022年1月教育部首批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启动,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于一身的中国经济管理理论建设提上重点。管理会计教材也要承接中国管理会计地气,打破依附西方理论禁锢,择善而从为我所用,基于“试用—评价—反思—优化”的路径展开[3],产出优质化新财经教材。二是推动教学资源与课程思政的立体化、有机化建设。就已有管理会计现有教学资源而言,无论是校本教材还是公开出版类教材都尚未体系化融入思政内容,而相关课程思政资源量的积累也不尽如人意。通过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准思政契合点,设计带有思政元素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结构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颗粒化教学资源,既符合职教规律又便于教学实施,是今后共同努力的重点。

(二)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师资沟通联动

管理会计涉及大量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价值判断。受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迅猛发达的网络世界、视听范围扩大的影响,当下大学生接收到的外界信息纷繁复杂,很多学生学习知识趋于功利化,在对待事物的善恶、好坏、利害关系上把握不够深入,而这将会影响他们未来从业过程中的价值判断。课程思政的渗透其实不易,需要专业课教师对哲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有深入的思考、通透的见解、正确的三观,并与学生建立起情感纽带,才能够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需要大量的积累,积累不够,课程思政就会陷入生硬被动和形式化。如此,首先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对课程思政内容挖掘提炼与融入的水平,利用好“学习强国”APP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中国青年报等公众号,精妙理解,巧妙融入,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其次,建立“院校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联动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加速推进。

(三)利用第二课堂,合力推进课程思政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加强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在大学生会计技能竞赛、财务大数据竞赛、智能财税竞赛以及各类行业赛项中,管理会计内容均占了很大比重,通过备赛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动和校园协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企业观摩及社会实践,追踪行业热点和前沿,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提升思政生命力;依托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财经课程思政特色项目建设,让学生感知新的时代变化、认清自身使命,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四)因时因势利导,系统推进课程思政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和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没有明晰的定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导致他们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要引导他们在大碰撞中守住民族文化、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初心,是一个持续且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不是孤立一门课程的思政,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课程思政是一个连续进行的工作,课堂持续融入思政,学生的思想也在持续变化,每个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的引导都是不同的。比如第一学期注重引导他们建立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学期注重引导他们思考专业方向和职业理想,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注重引导他们关注个人成长和服务社会等,经过一点一滴深入渗透,学生便可在吸收汲取课程思政精华中实现持续成长。“管理会计”课程往往开设于第三或第四学期,这一阶段学生即将进行顶岗实习、走上社会,有了前期课程思政成果和专业理论成果的积累,再进行持续的课程思政强化,把住思想关口,学生方能识其所在、明其将往,实现个人及对社会的成就作为。

总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一个不断持续探索的过程。要设计好阶段性路径,结合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大局和个人理想信念,创新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技巧。作为新财经背景下的财会类专业核心前沿课程,管理会计教学更应主动融入国情教育和价值熏陶,拓展教学广度、深度、温度,尊重职教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和激励学生在新财经时代的舞台上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奉献社会。

猜你喜欢

财经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财经日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财经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