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M+1E”管理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应用效果

2022-08-05翁培兰覃威华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急护士考核

翁培兰 覃威华 

“4M+1E”管理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应用效果

翁培兰 覃威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目的:探讨“4M+1E”质量管理的五个影响因素在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和2020年新入护士43人,对照组为2019年21名新入科的护士,采用常规的培训模式,观察组为2020年22名新入科的护士,采用“4M+1E”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临床核心指标掌握、抢救记录的书写能力、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紧急抢救情景应急能力评定等取平均分及护士对培训满意度结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临床核心指标掌握、抢救记录的书写能力、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及情景应急能力评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对培训满意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基于“4M+1E”管理培训模式运用在岗前培训中有利于提高新护士核心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抢救记录的书写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士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培训人员的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

4M+1E;培训;新护士

引言

目前对新护士的在职培训方法比较单一,观念也相对落后,存在培训参与度不高、态度敷衍、培训效果较差等难题,已不能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1-3]。特别是新护士上岗前的培训质量,关系着护理质量、患者安全和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了提升新护士上岗前的培训质量,将“4M+1E”管理的工具运用到护理培训质量中,培养新护士从理论实践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利用反向思维思考,再联系理论核心知识,进而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以“4M+1E”管理工具对护士进行培训管理,取得整体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和2020年新入科护士的43人,对照组为2019年新入科的21名护士,男护士3人,女护士18人,本科7人,大专14人,平均年龄22岁;观察组为2020年新入科的22名护士,男护士4人,女护士18人,本科6人,大专18人,平均年龄2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

以临床常用核心指标、抢救记录的书写能力、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和情景应急能力对新入职护士实施培训。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理论授课以PPT为主,课后自行复习并列出理论考核范围,操作培训按照观看视频—集中操作演示—各自练习—考核,培训老师现场考核点评。

1.2.3 观察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运用“4M+1E”培训模式,4M即“人机料法”,1E即“环”,将“4M+1E”循环管理理论融入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中,通过对人的评估、制订有效的计划、按标准实施、检验效果对新护士进行培训。

(1)1M——“人”(Man)组建培训团队。

培训对象为岗前新护士,以人为本,只有提高人的质量,才能提高护理培训质量,入科前由资深培训人员对新护士进行“医德”和人文关怀素养培训,了解医学史、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的文化和内涵、科室的发展理念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包含薪酬、激励、晋升等措施,对新护士进行民意调查,了解新护士对职业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对新护士做出初步的评估,使其快速进行角色转变,明白工作职责和自身发展方向,产生良性积极的竞争力。

(2)2M——“机”(Machine)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

以促进护士成长为目的,以有效的绩效奖励刺激护士主动学习的潜力,如半个月能通过独立当班考核,即按照护士职称获得当月绩效系数;1个月通过独立当班考核,即按照护士职称获得当月绩效系数0.5;3个月通过独立当班考核,即按照护士职称获得当月绩效系数0.2;通过绩效激励,提升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3M——“料”(Material)制定灵活生动和精炼培训材料。

①针对临床工作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画出生动的临床核心指标(包括血气分析、各种检验指标的危急值等)等观察、处理方法。②以问卷星形式调查新护士的需求,根据薄弱内容由培训老师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联合护理经典案件给予现场授课,课后进行情景仿真演练。③制作简易操作图片,如导管固定方法和胶布如何裁剪。

图1 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处理思维导图

(4)4M——“法”(Method)优化培训方式方法。

根据临床需求动态调整培训,实现线上线下,虚拟实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①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和需求进行分层制定培训计划进行“一人一计划”精细化个体培训。②理论培训方法:先将案例结合核心指标做成课件提供给新护士预习,授课前先进行授课内容测试,了解内容掌握情况,最后由培训老师进行授课,查漏补缺,课后以问卷星形式再次考核内容掌握情况,并由培训老师根据考核情况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方法,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导出来,供新护士再次温习后利用碎片时间随时抽问。③抢救记录的书写:先让每一名新护士每人查看10份死亡患者的医嘱、病程记录、抢救记录,并找出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之后由带教老师选取一个案例由护士进行抢救记录书写考核。④体验式的操作培训方法:由培训老师制作各种操作视频(包括心肺复苏术、除颤术、简易呼吸囊使用、吸氧、吸痰、导管维护、抢救配合,穿脱防护服、应急预案演练、不良事件处理流程等)提供给新护士在Q群、微信群、钉钉群里观看学习后再集中训练,新护士之间采用相互转变角色、标准化患者的转变进行操作相互训练,相互体验及点评对操作质量进行反馈—调整—强化,培训老师一对一进行个体操作指导,如穿脱防护服,每一个步骤都认真指导护士进行,特别是脱防护服的技巧,每个动作都做到精细化,直到每一位护士都能零缺陷通过考核,培训老师对考核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后追踪结果,直至考核零缺陷。⑤采用双向思维模式,以临床发现问题为导向,如呼吸机气道峰压高报警如何快速处理等问题,从引导护士主观判断,改用反向思维判断,避免新护士按书本内容撒网式处理,先从患者的角度针对性作出判断,听诊肺部判断是痰堵还是气道痉挛,判断准确高效不增加患者负担,如直接常规先吸痰,没有痰液吸出,峰压没有改变,再去作出其他判断,如若处理耗时多也会增加护士工作量,致使处理效率低。

(5)1E——“环”(Environment)模拟工作坊。

①创设舒适的、接近临床病房的培训环境,多措并举,准备充足的培训器材,仿真模拟人,各种抢救设备、器材,精准把控培训环节,精英老师全方位进行专业指导。

②模拟体验式的环境,让每位新护士都体验一下各种疾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和抢救的场景,亲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理论和操作存在的缺陷,体验结束后提交个人小结。

1.3 评价指标

(1)培训一个月后进行统一命题,对临床核心指标相关内容进行闭卷考核,总分100分,及格80分,考核时间30分钟。

(2)操作培训结束后一周内进行考核,统一考核2项操作,统一操作标准、统一记时和固定2位老师负责监考,取两位监考老师的平均分,总分100分,及格90分。

(3)紧急抢救情景应急的配合能力,完成率的对比。

培训结束后以问卷星形式调查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双人录入数据,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当<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2019年和2020年在核心指标、实践操作成绩、紧急抢救情景应急能力、培训方式满意度(%)、培训内容满意度(%)、学习能力提高满意度(%)、应急能力提高满意度(%)的差异,2020年的培训效果较2019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如表1所示。

表1 各项考核成绩表(分)

表2 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2020年采用的“4M+1E”管理培训模式在岗前培训中较2019年使用传统的培训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新护士核心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抢救记录的书写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士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培训人员的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0.05)。

3.1 培训模式的改变,效果获得满意的提升

当前,随医院新引入护士数量不断增加,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岗前培训工作得到临床极大重视[4,5]。将“4M+1E”质量管理的工具运用到护理培训质量中,“1M”阶段先将新护士做好角色转变,从内到外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职业的追求,具备良好的“医德”,有仁爱之心、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3M”阶段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核心指标的掌握和情景应急能力,运用先预习摸底考核-以案例导入核心内容授课—课后再次闭卷考核的方式来强化新护士对核心指标的记忆,课后进行情景仿真演练和体验,进一步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新护士对应急能力和临床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1E”阶段做好模拟体验式的环境,让新护士深刻体会患者的感受,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行换位思考,进一步融合理论和实践,确保落实培训质量。

3.2 基于“4M+1E”质量管理培训模式有效满足新护士的培训需求

新护士年轻有朝气、自主性强、想法新颖、富有探索精神,传统灌输式岗前培训已无法满足当前新护士培训需求[6]。“4M+1E”质量管理模式以新护士为主导,培训老师作为引导,让新护士先审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疑难点由培训老师以案例切入课件分析,与临床紧密结合,让课堂生动有趣,方便新护士理解和记忆,重点和处理方法用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思维导图方式展示,让新护士一目了然,随时可以温习。模拟体验式的环境,让每位新护士都体验一下各种疾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和抢救的场景,亲身体会患者的感受,由专业能力强的老师引导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体验的乐趣,快乐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能力,对培训模式收获的效果满意。

3.3 提高新护士护理实训的教学质量

在临床上很少有科室配备齐全的训练器材的仿真工作坊,大部分都是用其他模拟器具替代。护士模拟患者亲身体验式培训,以仿真情景模拟标准化患者角色转换进行训练操作,护士像拍电影一样的感受,学习寓教于乐,避免了传统实训课上的一板一眼,实训结束后各自对存在问题相互点评,表达体验的感受,更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与操作能力融合,以更快的速度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相互体验配合锻炼应急能力,带教老师床边指导练习,能够高质量完成操作考核才算过关,务必做到严师出高徒。

4 结束语

新入职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团队的新生力量,是将来护理事业蓬勃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前培训是职业生涯开始的重点。“4M+1E”管理模式在岗前培训中,以严以乐的培训促进新护士主动学习,使护士在投入临床工作时能够沉着冷静,将有效的能力正确运用到临床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培训人员的临床教学质量,但在转科后没有对护士的后期工作能力进行评估,有待在今后培训管理中改进。

[1] 汪晖,余云红,席新学,等. 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护士除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6,13(6): 431-435.

[2] 刘于,李文奇,张文艳. 在职护理人员移动学习现况及需求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18,33(1): 61-64.

[3] 代恒茂,刘尚昆. 原位模拟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研究,2021,35(3): 473-476.

[4] 黄静,喻姣花,石雨,等. 三级民营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9,34(6): 75-77.

[5] 亓长梅. 不同医院等级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需求评估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4): 464-467.

[6] 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 865-867.

Application Effect of "4M+1E" Management in Pre-job Training of New Nurse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iv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4M+1E"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e-job training of nurses. Methods: There were 43 new nurses in 2019 and 2020,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 new nurses in 2019 using the conventional train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 new nurses in 2020 using the "4M+1E" training mode. The mastery of core indicators, the writing ability of rescue records, the result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ssessmen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in emergency rescue situations were taken as the average score and the results of nurs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raining. Results: The mastery of clinical core indicators, the writing ability of rescue records, the result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ssess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situational emergency ability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4M+1E" management training model in pre-job training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mastery of new nurses' co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rescue records,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nurse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trainers, and improve nurs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raining effect.

4M+1E; training; new nurses

R192

A

1008-1151(2022)07-0137-04

2022-05-23

翁培兰(1981-),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应急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最美护士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