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维生素D3稳定性的研究

2022-08-04包怡红兰慧娟

中国乳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检出限液相试样

王 芳,包怡红,兰慧娟

1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78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0 引言

维生素D3也叫脂溶性维生素,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新骨发育和钙化,可促进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症[1~3]。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维生素D3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也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简称“婴配粉”)中必须要添加的营养物质。其在受温度及光作用下会变得不稳定易分解,因此研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维生素D3的稳定性非常必要[4~8]。本文采用《GB 5009.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第四法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3 种婴配粉中脂溶性维生素D3在不同温度的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情况,以优化贮藏条件,减少对脂溶性维生素D3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美国Perkin Elmer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天平(感量0.1 mg),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水浴磁力恒温搅拌器,常州华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萃取净化振荡器、氮吹仪,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涡旋混合器,德国IKA集团。

1.1.2 试剂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500 g氢氧化钾,加入400 mL水溶解,冷却后,储存于聚乙烯瓶中;半制备维生素D流动相:环己烷∶正己烷(1∶1)并按体积分数0.8%加入异丙醇;流动相:甲醇(色谱纯)。

维生素D3标准品:购买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维生素D3标准品(纯度≥99%)配制维生素D3储备液(1 000 μg/mL)和维生素D3工作液,浓度分别为0.06 μg/mL、0.12 μg/mL、0.24 μg/mL、0.36 μg/mL、0.48 μg/mL、0.60μg/mL。

1.2 试验步骤

1.2.1 试验方法

随机选取超市中3 种不同品牌的幼配粉(12~36 个月),每个品牌4 个样品,在阴凉干燥处(0~4 ℃)、常温(18~20 ℃)、低温(-18 ℃)及高温(30 ℃)4 种贮藏条件下,分别储存4 周,每周测定1 次维生素D3含量变化。

1.2.2 样品处理

(1)皂化

称取5 g(精确至0.01g)经均质处理的试样于150 mL平底烧瓶中,试样需加入约20 mL温水,混匀,再加入1.0 g抗坏血酸和0.1 g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混匀,加入40 mL无水乙醇,加入10 mL氢氧化钾溶液,边加边振摇,混匀后于60 ℃恒温水浴震荡皂化45 min,皂化后立即用冷水冷却至室温。

(2)提取

将皂化液用30 mL蒸馏水转入2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0 mL石油醚,振荡萃取5 min,将下层溶液转移至另1 个2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0 mL的石油醚再次萃取,合并醚层。

(3)洗涤

用约100 mL水洗涤醚层,约需重复3 次,直至将醚层洗至中性(可用pH试纸检测下层溶液pH值),去除下层水相。

(4)浓缩

将洗涤后的醚层经无水硫酸钠(约3 g)滤入250 mL旋转蒸发瓶中,用约15 mL石油醚冲洗分液漏斗及无水硫酸钠2 次,并入蒸发瓶内,并将其接在旋转蒸发仪上于40 ℃水浴中减压蒸馏浓缩,待瓶中醚液剩下约2 mL时,取下蒸发瓶,立即用氮气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容至2 mL,0.22 μm有机系滤膜过滤供半制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使用的净化待测液[9]。

1.2.3 色谱条件

(1)半制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a)色谱柱:硅胶柱,柱长250 mm ,内径4.6 mm,粒径5 μm;b)流速:1 mL/min;c)波长:264 nm。d)柱温:25 ℃;e)进样体积:500 μL。

(2)半制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取约1.00 mL维生素D3标准溶液中间液于10 mL试管中,在40 ℃的氮吹仪上吹干。用10 mL正己烷振荡溶解。取该溶液500 μL进行正相液相色谱仪测定,确定维生素D3保留时间。然后将500 μL待测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根据维生素D3标准溶液保留时间收集维生素D3馏分于试管中。将试管置于40 ℃水浴氮气吹干,取出准确加入1.5 mL甲醇振荡溶解,即为维生素D3测定液。

(3)反相液相色谱条件:a)色谱柱:C18柱(柱长250 mm,内径4.6 mm,粒径5 μm);b)柱温:25 ℃;c)流动相:甲醇;d)流速:1.0 mL/min;e)紫外检测波长:维生素D3为264 nm;f)进样量:维生素D3为100 μL。

1.2.4 结果计算

试样中维生素D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X:试样中维生素D2/D3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百克(μg/100 g);C: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中维生素D2/D3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V:正己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f:待测液稀释过程的稀释倍数;100:试样中量以每100 g计算换算系数;m: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0,11]。

2 结果分析

2.1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样品定量重复性

根据《GB 5009.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第四法 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要求,测量范围应覆盖方法的最低浓度水平(定量限)和关注浓度水平,确定维生素D3标准曲线浓度范围为0.0101 μg/mL,0.0253 μg/mL,0.1012 μg/mL,0.2024 μg/mL,0.3036 μg/mL,0.5060 μg/mL(浓度均经过分光光度计校正)测定标准曲线,每一点浓度测定3次,使用3 次数据拟合得到线性参数,各浓度点对应的浓度和峰面积见表1。

表1 维生素D3标准溶液浓度与对应峰面积

从试验结果可见,得出维生素D3的拟合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3.3608X+0.0388,此时R2=0.999 1,大于0.99,浓度范围覆盖关注浓度的0%~150%,满足《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的要求。

采用标准偏差法,选择阴性样品(即试样中本身不含有维生素D3)试样,称取10 份,每份称取10.0 g左右,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按LOD的表示方法为3 s(表),LOQ为3 倍的LOD。

从试验结果可见,称样量为10.0 g,定容体积为2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303 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0.909 μg/100 g)。低于该方法规定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称样量为10 g,定容体积为2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7 μg/100g,方法定量限为2 μg/100g)。

图1 维生素D3标准溶曲线

2.2 不同储存时间维生素D3含量变化

选取的婴配粉在4 种贮藏条件下,贮存4周,每周测定1 次维生素D3含量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品牌贮存期维生素D3含量变化

不同品牌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维生素D3含量有所不同,3 种品牌最初测定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6.31 μg/100 g、6.20 μg/100 g、6.00 μg/100 g,由图所示,在阴凉干燥处(4 ℃)、常温(20 ℃)下,维生素D3含量随时间变化较小,可忽略不计;在低温(-18 ℃)及高温(30 ℃)下,维生素D3含量随时间变化含量有所下降。以上表明低温和高温均会对维生素D3含量有所影响,不利于奶粉贮藏。综上所述,维生素D3贮藏最佳条件为阴凉干燥处[12,13]。

表2 维生素D3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结果

3 小结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显示,婴配粉中的维生素D3含量在阴凉干燥环境下和常温环境下几乎没有变化,但低温和高温均会影响维生素D3的含量,主要原因可能是低温或高温条件可引起维生素D3分解,导致其含量减少。维生素D3含量随外界贮藏条件的变化在未来几年仍将是受关注的研究领域[14]。

猜你喜欢

检出限液相试样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农药残留检测检出限的测定方法探讨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冷却方式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金属化学成分检测试样制备
THE EFFECT OF REFUGE AND PROPORTIONAL HARVESTING FOR A PREDATOR-PREY SYSTEM WITH REACTION-DIFFUSION∗†
纺织品中砷和汞质量浓度检测方法检出限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