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血孢子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2022-08-04庄建义

中国乳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虫病贝斯病牛

庄建义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

0 引言

奶牛血孢子虫病又被称为奶牛焦虫病,是一组原虫病的统称,主要是由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牛巴贝斯焦虫、牛环形泰勒焦虫、边虫感染而引起,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节,临床发病率较高。患病奶牛主要表现为厌食、体温升高、贫血、机体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一旦养殖场(户)预防工作不到位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对奶牛正常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为降低奶牛血孢子虫病的发病率,本文就奶牛血孢子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养殖场(户)参考,以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 病原学特点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边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牛双芽巴贝斯焦虫体型较大,牛巴贝斯焦虫体型较小,牛环形泰勒焦虫属于微型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牛巴贝斯焦虫、牛环形泰勒焦虫和边虫的异同详见表1。

表1 4种寄生虫的异同

2 流行特点

蜱虫是奶牛血孢子虫病寄生虫的最终宿主,其通过叮咬奶牛,将寄生虫传播至牛体内。寄生虫进入奶牛体内后可大量繁殖,进而引发奶牛血孢子虫病的发生。我国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适宜蜱虫大量繁殖,因此该季节奶牛血孢子虫病发病率较高[3]。另外,不同品种的奶牛感染率不同,通常黄牛感染率较水牛更高,纯种牛、杂交牛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可造成12月龄内犊牛高发病率,临床症状较轻、死亡率也较低;牛巴贝斯焦虫可导致3~12月龄犊牛发病较重。除此之外,奶牛血孢子虫病易与附红细胞体病和乳房炎等病并发,增大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3 临床症状

3.1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奶牛排血红蛋白尿,因此该病又被称为血红蛋白热。该病发病较急,病牛出现视黏膜出血、贫血以及黄疸,同时伴随黏膜发绀、呼吸沉重等症状。发病2 天左右病牛即可出现死亡。

3.2 牛巴贝斯焦虫病

牛巴贝斯焦虫病主要临床症状和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相似。患急性牛巴贝斯焦虫病的牛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发病中期,鼻头发干、精神萎靡、食欲减弱、反刍次数减少、腹泻、流泪,中期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期,病牛食欲废绝,无法正常站立,粪便和尿液中带血。患慢性牛巴贝斯焦虫病的病牛体温正常,四肢无力,腹泻或便秘。

3.3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 ℃以上,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牛出现精神不佳、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流泪等症状。同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存在大量虫体。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牛体温持续升高、精神萎靡、可视黏膜变为黄红色,反刍完全停滞,便秘,粪便中带有血丝,尿液呈现深黄色,尿频。皮肤出现大量深红色血斑。机体严重消瘦,甚至死亡[2]。

3.4 边虫病

1 岁以内的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牛龄增加,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边虫可破坏红细胞引发机体贫血。根据临床症状可将该病划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大类。最急性感染病牛可在数小时内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感染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发病后期表现为食欲低、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尿液呈棕色;妊娠期母牛会出现流产症状。慢性感染的奶牛体温先升高后下降,精神不振,无法正常站立,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下降,反刍停止,瘤胃臌胀,四肢水肿,眼结膜苍白,全身性贫血。

4 诊断治疗

针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寄生虫流行病学的特点,可作初步诊断。例如,患巴贝斯焦虫病的病牛会排血红蛋白尿,患环形泰勒焦虫的病牛结膜及机体可视黏膜贫血。

4.1 初步诊断

通过病理变化可发现,患有血孢子虫病的病死牛脾脏变为褐色,质地变软,体积肿大;肾脏呈现棕黑色,质地变脆;血液浓度降低,凝血功能下降。

4.2 确诊

采集病牛血液进行涂片镜检。首先,对病牛耳廓进行消毒,随后采集病牛耳静脉血液制成涂片,使用甲醇进行固定,姬姆萨染色,最后进行观察。若观察到红细胞内的寄生虫体形态为圆形、梨型、环形、球形等则可确诊为血孢子虫病[4]。

4.3治疗

以驱杀体内虫体为主要原则,随后对病牛进行血液补充,提高营养供给。可选用贝尼尔进行肌内或皮下注射,注射剂量0.1mL/kg·BW。药物注射前需进行加温并摇匀。每两天注射1 次,连续注射2~3次,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期间为了提高奶牛食欲,可肌内注射容胆素30~40 mL。同时,喷洒1%的敌百虫消灭体外寄生虫,每月驱虫1次。该药物杀虫效果较好。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牛场管理

一是应加强牛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尿液等污染物,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二是定期对牛舍的地面、墙面、用具等进行杀菌消毒,减少寄生虫的数量。三是饲养过程中,在环境温度较适宜的情况下增加奶牛光照时间,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四是应注意牛舍内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密,以免造成过度拥挤,增大疾病的传播速度。五是牛舍之间应增设绿化带,种植乔木,进行生物隔离。六是每年夏季和秋季对牛群进行检疫,发现虫体及时进行药物驱除。七是对饲养人员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强寄生虫病的源头控制[5]。

5.2 定期驱虫

驱虫包括驱除体表寄生虫和预防性驱除血孢子虫。预防性驱虫可减少疾病的发生。蜱虫、苍蝇、蚊子等传播媒介在吸食病牛血液后,虫体可进入口腔内。当其再次叮咬健康奶牛时,可将寄生虫传播至健康奶牛体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养殖场应做好寄生虫的驱杀工作,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养殖场可通过在杂草、水沟等地区喷洒生石灰,破坏其生长环境。对于血孢子虫的驱除,疫区养殖场每季度驱虫1 次。非疫区的驱虫频率每年不可低于两次。驱虫药物可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可通过口服或体表药浴的方式进行驱虫。

6 结语和展望

综上所述,血孢子虫病对奶牛健康养殖危害极大。因此,养殖人员应加强对牛血孢子虫病的防治。疫苗接种是预防各类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市面上尚无有效预防奶牛血孢子虫病的疫苗。因此,对于疫苗的研究是未来疾病预防的重要方向。灭活疫苗是目前主要研究的种类之一。研究人员可通过靶向负责粘附于微毛细血管内皮的抗原——变异红细胞表面 VESA1抗原[6]和针对寄生虫产品接种疫苗二种策略开展研究。同时也应做好养殖场饲养管理工作、定期驱虫、提高营养供应,帮助病牛快速恢复体能,从而有效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损失,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虫病贝斯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晚秋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牛病毒性腹泻的兽医治疗分析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一例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