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几份契约看灵石董家岭赵家

2022-08-04国宁

寻根 2022年4期
关键词:卖地董家赵氏

□ 国宁

山西省灵石县董家岭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极富北方黄土高原特色的层叠式窑院民居,给很多游客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创造这片特色建筑的主人——董家岭赵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之心。历史上的赵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灵石县本地收藏爱好者耿习瑞家中有一包藏品,系董家岭村民赵正茂家祖上的房地契约。该包藏品共有文字材料35份,其中房地契约25份、土地房产证3张、家产分单4份、往来书信1份、统计汇总单2份。这些藏品为我们了解董家岭赵家打开了一扇窗口。

25份房地契约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赵世全卖地契约。该契约草纸书就,上压灵石县堂朱印。契文如下:

立死契约人赵世全,因为要钱使用,无处可得,今将自己兑到祖业连村园白地一段六亩,东至张奇文,南至坟,西至买主,北至道,四至分明□少,在内土木石相连,今情愿死出,卖与本里□□□□张奇明名下管业,耕种同采,言明死价系银六十四两整,其银当日交足,并不短少,随地敷到秋粮九升六合,屡年上纳。恐后无凭,故立死契为用。

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立死契约人:赵世全

同堂侄:赵全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董家岭村

同中人:赵世昌 赵金琰

赵元 赵元宵

张奇选 赵金万

赵金□ 赵金福(书)

这份契约中出现了1 2 个人的姓名,除3 人姓张,其余均为赵姓。从名字可见,9 人明显分属“元”“金”“世”“全”四个不同字辈,其中赵世全和赵全顺是同堂叔侄关系。这一情况与该村村民赵玉廷老人编写的董家岭赵姓家谱所排姓名字辈完全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董家岭赵姓源于河北说法的可信性,即本河北省曲周县侯村人氏,明末清初始迁入晋,始祖为赵文胜,初居灵石县王禹乡赵家沟村,康熙年间移居董家岭,下面各世字辈依次为:良、守、宗、登、之、养、元、金、世、全……根据这份契约可以看出,赵姓自入居董家岭到乾隆五十七年,已经繁衍至第12世“全”字辈。由于“要钱使用,无处可得”,第11代赵世全无奈之下,将“白地一段六亩”卖与“本里”的张奇明,而作为中间人的大多是赵家“元”字和“金”字辈的长辈。通过该份契约,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当时参与该块田地交易的赵姓各家经济情况应该只是普通农户,家中并没有太多积余,否则当事人赵世全不至于在需要用钱时“无处可得”。

从随后的几份契约来看,赵姓在嘉庆、道光年间发展向好,“无处可得”现钱的窘境开始改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赵金乾卖地给其叔赵清泰。道光六年(1826年)赵太仁卖地给赵金泽。以上两块田地交易均在赵氏家族内部进行,说明买主赵清泰、赵金泽两家经济较好,手头已有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能够用来购买田地。

契约和统计账单记载显示,自咸丰朝开始,赵氏家族一些家户经济大好,购房置地频繁。咸丰九年(1859年)七月二十日,赵廷玺卖地给赵启文;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赵门郭氏卖地给赵启文;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十四日,耿逢泰卖地给赵启文。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十五日,赵汝彬卖地给赵启文;二年(1863年)九月二十三日,吉成永卖地给赵启文;三年(1864年)二月十八日,赵德晋卖地给赵开运(即赵启文);五年(1866年)九月十二日,四合号卖院、卖地给赵启文;六年(1867年)十二月十四日,赵炳元卖地给赵启文;七年(1868年)十月二十四日,赵学儒卖地给赵启文;八年(1869年)二月初三日,赵福全卖地给赵启文;八年十月十七日,赵奇峰卖地给赵启文。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二十九日,赵德富卖地给赵启文。

◇乾隆五十九年卖地契约

在短短的17年时间里,赵启文先后购房买地达12次之多,其家产之厚可见非同一般。那么,赵启文是何许人呢?

在董家岭村东道旁有一古墓,碑楼高大,砖雕精美,墓主人就是赵启文。根据碑文刻载,赵启文字开运,号明章,清例授儒林郎,候铨直隶州州同,卒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两个儿子赵秉乾、赵秉彝都是监生。与这包契约一并保存的几份分单,真实记录了赵启文的家产情况。

◇村东道旁的赵启文墓碑

其一:立分单人赵启文、赵绘文、赵右文等,因家事繁琐,难以理治,无奈请亲戚家族说合,言□□□□□□,拈丘,长门启文等分到中院东西两垣带西□下边东门里砖窑二孔,第七孔砖窑一孔,屎厕一个,猪圈空地一处,下边厅院东西三垣东边砖窑三孔,暗窑三孔,屎厕出入路通行,斜只里老院东西三院圪台窑一孔,圪塔里土窑一孔,屎厕在内,上边老场随老院。又分到滚牛坡地上下一山三十二亩半,青铜三段十三(亩),贺家园一段□亩,红土沟一山十五亩,八亩条八亩,五亩圪塔地五亩,□□圪塔地三段□亩,七亩条地一段七亩,九亩角三段五亩,庙坡地三段五亩,前头圪塔三段十四亩,槐树地六段五亩,社条地一段二亩,窑地一段九亩,枣岭地至沟八亩,十二亩□地四段九亩,共地一百五十一亩半,随地分到秋粮一石八斗二升八合,场房一处,场一面,老三俸系公,此俱出情愿,并无异说,恐后无凭,立分单为证。

咸丰九年三月□□□日

立分单人:赵启文、赵绘文、赵右文

同堂叔:赵金善

又分到汾邑店头隆泰当本钱四千五百千文,直隶广宗县核桃园广泰和本钱一千四百吊,□身股一俸,此钱有长孙秉□七百吊,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与父手取清,此照。沙窝丰泰合,杞邑丰泰永、丰泰成,陈留□泰恒,宁陵□□和,五号放账生意老三俸系公。

说合中人亲友:张法晋、任荣桂、□殿鹏、李如桂(书)

后批中人:赵右文、赵绘文、任树芳、耿玉璋、赵尚文(书)

后批:同治三年四月十五日同亲眷说合,拨与启文两边彩檐看楼二处,又拨与右文下边大门里第六砖窑一孔,恐后无凭,此证。

说合中人:乔□本、杨宝福、□□□

其二:立分单人赵启文、赵锦文、赵尚文,因□三俸分家,兄弟三人难以免其口实,无奈就亲戚家族说合,言明按三俸均分,拈丘为定,启文分到中院东西两院带西楼道下边东大门里砖窑二孔,第七窑一孔,外猪圈空地、屎厕一个,又上边老院三垣带场系公。又分到洪土沟一山地十五亩,十亩圪塔、五亩圪塔地十五亩,九亩角地三段五亩,槐树下地六段五亩,四亩圪塔地一段四亩,十二亩坡地四段九亩,随地□□秋粮六斗八升四合,此俱出情愿,并无异说,恐后无凭,立分单为证。

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立分单人:赵启文、赵锦文、赵尚文

又分汾邑店头隆泰当本钱两千吊带身股四厘,直隶广宗县核桃园广泰和本钱一千四百吊,带身股一俸,内有本钱七百吊,三股系公。沙窝丰泰合,杞县丰泰永、丰泰成,陈留公泰恒,宁陵□□和,五号放账生意三俸系公。

同堂叔:赵金善,堂弟:赵绘文、赵□文

说合中人亲友:□□□、耿殿鹏、李如桂(书)

(与秉乾拨出钱三百吊,此钱原系广太和钱,□□□千文,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长子秉乾取清,此照。

同亲族:树芳、玉璋、绘文、右文、尚文书)

以上两份分单显然为赵启文同一年内分别与几个弟弟两次分家所立,通过内容可以看出,经过嘉庆、道光年间的努力打拼,赵启文祖上家产已有相当规模,不但在董家岭一带拥有院落数处,田地数百亩,同时还经营着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的七八处店铺的典当、放账生意。到了咸丰九年(1859年)几兄弟分家时,长门赵启文除分得中院等处数孔窑洞及200余亩田地之外,还分得了汾邑店头隆泰当、直隶广宗县广泰和两地店铺的本钱、身股,同时还依旧享有沙窝丰泰合、杞县丰泰永与丰泰成、陈留公泰恒、宁陵□□和五个商号放账生意红利。

正是凭借祖上积累的家业,身为东家的赵启文随着各地店号生意的兴隆,源源不断地坐地收钱,获利甚厚。于是从咸丰九年开始,直到其去世的光绪二年,十几年间连续不断地买房置地,家业日积月累,越做越大。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做基础,也就不难理解赵启文墓碑上的“例授儒林郎、候铨直隶州州同”官衔是如何来的了,包括他两个儿子的监生资格,应该都是赵启文通过捐纳方式所得。

古代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子孙多,自然纷争多,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分家,赵启文家也不例外。单约显示,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三日,赵启文分家产给次子秉彝:

立分单人赵启文,生子三人,因年迈不愿□□同视□□□□家产生意,拈丘为定,分拨与次子秉彝槐树下地五亩,小圪塔下段三亩,十二亩坡四段九亩,炉窝圪囤一连五亩,李铺圪塔一连二十九亩,腰则地四亩,碌杵原一连十五亩,猫圪台上边堰条三段十三亩,军家一山六亩,郭山□地五亩,共地九十四亩,□粮一石零八□□□□□□四十文,□□□。

河南杞县长丰泰钱股一俸,空带身股五厘,鹿邑庆丰泰钱股一俸,空代身股五厘,二号身股每□使应支钱五十千文。又分杞县长丰泰钱股二俸,鹿邑庆丰泰钱股二俸,此钱股四俸作为养老之资,父母养老之后长子、次子均分,与三子无干,一切窑院住宅长子、次子系公,与三子无干,恐后无凭,立分单为证。

同亲族:任树芳、耿玉璋、赵□□□

同堂□弟:赵绘文、右文、尚文(书)

同子:秉乾、秉彝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赵启文立

此后不久,赵启文又分家产给三子秉刚:

立分单人赵启文,生子三人赵秉乾、赵秉彝、赵秉刚,今同亲戚家族,将红土沟庄子一处分拨与三子秉刚,共地四十八亩,拨粮四□□,粮钱四百五十五文,河南鹿邑县庆丰泰钱股一俸,日后长子、次子生子多者□□三门受此产业。如长子、次子子息皆多,承继二个产业均分。恐后无凭,立分单约为证。

(光绪十四年同众又分拨到长□号中□□中窑一孔,北岔窑二孔,大门外厅房五间,厕坑二个,空地在内,平面□柜三件,按合棹一支。)

从以上两份分单可以看出,赵启文有三个儿子,分别为赵秉乾、赵秉彝、赵秉刚。两次分家,次子、三子所分田地达142亩,享有杞县长丰泰、鹿邑庆丰泰两地店号钱股份额,除此外的主要产业两份分单并不涉及,但不难推测,应该是由长子赵秉乾继承享有才对。同时,通过这两份立分单我们还可以看出,赵启文家的店铺生意除原来从祖上继承的之外,在其手上还新开设了河南鹿邑的庆丰泰商号。总之,董家岭赵氏家族的生意单从赵启文家的情况来看,咸丰至光绪时期应该一直是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那么,赵氏家族的生意是何时达到高峰的呢?据董家岭村民赵玉廷老人回忆,当年赵家发达之时有“长”字辈兄弟九人,其中以永和堂的老九赵长春家道最盛,生意最好时从山西到河南沿途各县都有店铺,专门养了20头骡子每月一次往回运送银两。本包藏品中有一份民国14年(1925年)所补官契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一说法:

立补地契约人赵长生,今因契内前头圪塔四亩分与堂兄长庆,将分到坐落十二亩坡地四段计地九亩,东至天水沟,南至赵长庆,西至赵长喜,北至赵长吉,又因旧契失落无□,将分到坐落于斜只坡新坟地计地□□半,东至沟、赵长喜,南至官路、赵长喜,西至孝思□□公老坟,北至赵长□、正相,八至分明,上下金木土石相连,多少在内,出入路照旧,现同中证人作价洋二十元整,随带秋粮一斗九升□合,屡年完纳,另补新契呈验存据。

中华民国十四年一月十三日

中证人:赵复成、正海

立契人:赵长生

四邻:赵长庆、正相

书人:胡□□

契文中出现的“赵长庆”“赵长喜”“赵长生”分别与赵玉廷老人所说的赵老二、老四、老八相对应,说明赵长春等确有其人,而且就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虽然至今无法找到老九赵长春及其他几兄弟的文字记载,也一直难以确定老六是谁,但这并不影响正常推论。既然九兄弟地产相邻,又是关系很近的堂兄弟,往上追溯几代,“长”字辈兄弟九人应该出自同门同支,最大的可能就是前面提到的赵启文及其同辈的堂兄弟们;由于嫡长庶出有别,各家继承的家产并不能完全等同,加上后期发展中个人能力高低等因素,九兄弟各自的经济实力难免有强有弱,相比之下只有永和堂的老九最为突出,因而村人后辈对他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另外,据山西收藏家刘建民先生收藏的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手抄本《人地纲目》一书记载,董家岭赵家放账铺分布地点除上面契文分单中提到的河南沙窝、杞县、陈留、宁陵、鹿邑五地之外,尚有河南的洛阳、归德府、夏邑县、太康县、柘城县、周口县、扶沟县、虞城县、郏县及安徽砀山县等诸多地方。董家岭村南赵长荣为其父赵秉钧所立的墓碑显示,“长”字辈其实早在光绪五年(1879年)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可以确定,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打拼、运筹帷幄,才使得赵氏家族的产业生意在光绪朝后期的中原各地获得长足发展,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以“赵世全—赵启文—赵氏九兄弟”为主线,可以大致梳理出赵氏家族发展轨迹:康熙时期迁居董家岭村,雍正、乾隆时期开始由农而商,嘉庆、道光时期形成规模,到咸丰年间,已经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拥有许多店铺商号,主要经营典当、放账生意,然后经过同治、光绪两朝,最终在清末民初繁衍成九大户,无论人口、家产,还是在外的生意均达到鼎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永和堂的赵长春。

月盈则亏,物极必反,俗话又说“富不过三代”,已经走到事业顶峰的赵氏家族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一自然规律。耿习瑞老师这包藏品中还有若干份契约时间距今最近,是该包契约最后持有人赵正茂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卖房卖地的契约。据赵正茂的妻子耿素卿老人回忆,赵正茂之父小名“后跟”,系家中独子,由于家庭富裕,本人无所事事,后染上了毒瘾,每天躺在炕上靠吸食鸦片度日。显然,长期养优处尊的安逸生活消磨了赵氏后裔的进取之心。抗日战争爆发后,战乱不断,董家岭赵氏家族几代人苦心经营的商业传奇最终没能延续,而是迅速衰败。新中国成立初期,赵氏的外地生意荡然无存,家中房地陆续变卖,赵家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综观董家岭赵氏家族的发展,清前期由农而商,逐利江湖;清中期在风起云涌的晋商大潮中逐渐站稳脚跟,主要经营的放账铺生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晋商大户票号生意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因而能够在内外双重压迫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壮大,并最终于清末民初达到极盛。虽然赵氏家族最后败落了,但其几经易手保存下来的契约文书却“原汁原味”地揭示了他们当年的辉煌。这不仅为今人研究中小户晋商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董家岭这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留下了一笔极其厚重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卖地董家赵氏
辽阳博物馆藏清王国卿卖地契约简析
学习是进步阶梯,做不放弃的自己
应县河疃村赵氏家族4年对49位优秀学子颁发励志奖牌
董家口
50城卖地3.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4%
九城市“卖地”收入超千亿
赵氏孤儿
药王孙思邈
赵氏的祖先造父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