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及选型”教学研究与探讨

2022-08-04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选型结构设计

吴 爽

(安徽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建筑结构及选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梁、屋架、刚架、拱、薄壁空间结构、网架、悬索、拉力薄膜结构、混合空间结构、多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平面楼盖结构和楼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常用建筑结构型式及其结构组成、构造要点、布置方式、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等内容,在建筑设计中能够合理选择结构形式,使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并且要求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能进行结构总体构思,做出结构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1]。

目前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中没有融合思政元素,目前结合建筑学专业提出的新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每门课程中都要融入思政元素。

2.该课程涉及建筑构造和建筑力学的内容,知识点比较分散,并且前后关联较弱,单纯的理论讲解枯燥无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前的授课方式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结构及选型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本课程存在的以上教学问题,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讨。

一、强化结构概念和意识,明确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在本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将首先利用人体骨骼图片进行类比,直观、形象地阐明建筑与结构的关系,简单说明结构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学生对结构的直观认识。建筑物中的“结构”必然与更加反映社会需求和文化的“建筑”相结合。在建筑物设计时,建筑和结构虽然是两个主要工种,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建筑平面和体型是所采用结构型式的反映,结构型式的选择受到建筑平面和体型设计效果的影响。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结合的关系,不同的结构类型对应不同的建筑平面和体型。下面以框架结构和承重墙结构为例简单进行说明,见表1 所示[2]。

表1 结构和建筑的对应关系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与结构融合的工程案例不断涌现。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为了凸显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考虑到建筑的公共特性,在结构设计上通过采用悬挑结构的技术手段,较好地处理了中国馆区各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满足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恰当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相融合的问题。通过实例和基本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意识,做到建筑和结构的相互协调。所以,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结构概念的阐述。运用对比的方法,强化不同结构体系、结构形式和建筑物的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正确的做出结构布置和结构选型;强化结构布置要遵循“简单、规则、均匀、对称”的原则,同时要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尽量使结构破坏属于延性破坏,避免产生脆性破坏;多道防御的设计概念对抵抗未能预测的灾害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强梁弱柱型结构和强柱弱梁型结构对比,证明强柱弱梁型结构具有两道防线,这对建筑物防御地震作用是十分有效的。一些基本的结构设计概念和意识,需要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增强学生的结构概念和结构意识的教学目的。

二、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

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以及理论知识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3]。

运用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挖掘“建筑结构及选型”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通过建筑结构及选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先进的结构设计理念出发,以典型的工程实例作为载体,根据课程性质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结构设计理念,正确的认识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建筑结构发展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构思时,能同时进行结构设计构思,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筑结构的发展过程。本课程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思政融入点见表2 所示。

表2 建筑结构及选型课程内容与思政融入点的对应关系

续表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不能仅仅局限于板书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理论性较强的一些知识点,如拱式结构的支座反力及内力的推导,采用板书的教学方式比较好。但是在讲解具体工程实例时,为了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利用图片和视频短片进行展示要比枯燥的文字描述要生动得多。另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一)启发式教学

组织课堂的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新的知识点或新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启发式教学真正的意义在于:运用该教学方法怎样开发学生的潜质和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比如在讲解桁架(屋架)结构、单层刚架结构和高层建筑结构等教学内容时,我会把最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理念教授给学生,学生深受启发,能够规划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更具创新性的思路[4]。

(二)讨论式教学

授课常用的另一种教学方式是适合用于开放性课题的讨论式教学法。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学生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如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得不到位,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开展某个课题之前,对与之相关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需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在讨论的过程中,只对与课本知识点联系密切的环节给予讲解,剩余环节适当的提示一下,以便加快讨论速度。如果学生能很快的融入到这种教学方式中,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4]。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及选型”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3:7,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是一种“一考定终分”的模式。这种考核方式会造成部分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倾向于期末考试前的“突击”。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抑制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不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

“建筑结构及选型”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初步的建筑设计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拓宽学生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和设计思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真正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二)新型的考核方式——结合课程形成性评价加大过程考核比重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的重要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5]。

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是一种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所做的评价。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5]。

“建筑结构及选型”课程新型考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平时学习的效果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需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平时成绩包括学习笔记、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考勤和课堂表现五部分。利用考勤系统进行考勤,并且按照学校规定取消缺勤三次以上学生的考试资格;作业方面,为了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适当增加开发性题目;考试试卷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命题,涵盖了大纲规定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且题量适中。试卷题目类型增加客观题的比例,减少主观题的分值。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达到考核目的[6]。根据大纲的要求,建议期末成绩:平时成绩=5:5,平时成绩各项所占比重为:课堂考勤(5%)、课堂提问(5%)、学习笔记(15%)、作业(20%)、课堂表现(5%)。

结合形成性评价形成的新的考核方式增大了平时成绩比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可以实时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了期末考核的比重,杜绝学生出现死记硬背和高分低能的现象。让学生倾向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及应用,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建议和意见,加强对外交流,保持课程教学改进的动力

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对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教学改革持续改进的渠道畅通。学期开始时,创建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微信群或者qq 群,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鼓励支持学生及时提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从自身出发,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及自身的需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把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研读相关教学研讨论文或直接向国内同行请教教学经验,深刻领会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六、结语

针对建筑结构及选型的课程特点,结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明确了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为强化学生的结构概念和意识,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使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此外,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和思政教育的能力,尽可能多地去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利用趣味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地课程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等教育渗透,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选型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研究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CFD仿真软件在重卡冷却模块选型中的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无人机动力推进系统的选型与性能匹配分析
钢结构制造施工企业的设备选型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