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在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2-08-03邹碧辉吴水丽

医药前沿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内镜黏膜差异

邹碧辉,吴水丽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与研究中心内镜科 广东 广州 510060)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指生长于黏膜下层并被黏膜覆盖的肿瘤,包括间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等,临床治疗以内镜黏膜剥离术为主。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缺乏预见性、个性化特征,对患者心理层面干预不足,患者身心改善效果不佳,影响恢复效果。系统护理干预不仅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等个性化需求,并且能够优化护理程序,深化护理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期间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与研究中心收治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120 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②局限于M1、M2 层,肿瘤范围<2/3 食管管径,直径<30 mm;③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消化道肿瘤病史及姑息治疗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及血栓性疾病患者;③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影响正常表达患者。

对照组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40 ~77 岁,平均年龄(57.72±4.11)岁;病程0.5 ~4 年,平均病程(1.78±0.41)年;食管病变34 例,胃部病变26 例。观察组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40 ~76 岁,平均年龄(57.88±4.08)岁;病程0.5 ~4 年,平均病程(1.76±0.43)年;食管病变35 例,胃部病变2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指导其取适宜体位;术后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等。观察组结合上述护理实施系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主动与入院接受诊治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抚其紧张情绪,了解其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疑问,针对性解答,引导其完善各种检查,列举内镜下治疗成功的病例,激发治疗信心,建立信任护患关系。每天耐心与患者沟通,主动安抚及鼓励,引导其倾诉,结合其感兴趣事物转移注意力,保持平稳的心态。(2)手术护理。做好健康教育,确保其掌握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黏膜剥离术知识,认识到积极配合手术、护理等操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饮12 h;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呼吸状态及面色变化,配合医师完成操作,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报告,尽早处理。(3)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引流颜色,是否伴随腹痛、胸痛等症状。评估并发症风险,给予患者预见性处理。协助患者体位管理,预防折叠导管,并做好镇咳排痰,口腔卫生管理及鼻部清洁处理,若出现咳嗽,需警惕吞咽功能障碍、胃反流等。采取阶梯镇痛方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药物、物理及心理安抚等镇痛方法,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针对符合出院指征患者展开康复指导,讲解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嘱托定期复诊,尤其提醒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4)营养护理.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较多,如禁食期间预防胃管长期摩擦咽部,采取全静脉营养支持,术后1 ~2 d 恢复进食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包含穿孔、出血、感染、腹痛等。(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SA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0 分为正常,≥50 分为焦虑;SDS 量表共20 个项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53 分为正常,≥53 分为抑郁,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3)采取生存质量调查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从躯体功能(20 项)、心理功能(20 项)、生活功能(20 项)、物质生活状态(10 项)等维度评价,每项1 ~5 分。含正向评分和负向评分,负向评分需换算成正向评分,取粗分后换算为0 ~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s,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3.讨论

临床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以内镜为主,如内镜黏膜剥离术可有效切除肿瘤,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操作精准性优势,但患者仍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并发症。为充分发挥内镜黏膜剥离术优势,提高根治效果,围手术期可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落实全程整体护理观念,遵从工作程序和指标标准,根据患者个性化需求制定护理方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依据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患者个性化特征及内镜治疗特征,追根寻源,明确护理问题,逐步扩展和深化护理层次,保证护理的科学有序。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证实给予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尽早恢复进食及下床活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疏导负面情绪改善全身心状态,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结果与邹碧辉和李嘉欢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是:(1)系统性护理干预护理期间以积极的态度和语言进行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巡视,确保光线柔和、无噪音,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2)系统性护理干预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护理人员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实际需求,给予患者给予心理、生理等全面护理,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拉近护患关系,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专业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护理态度,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黏膜剥离术并配合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内镜黏膜差异
相似与差异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