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2022-08-03曾祥富

医药前沿 2022年17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研究组

曾祥富

(长沙市第四医院呼吸内科 湖南 长沙 410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气短等。慢阻肺病程较长,好发于老年群体,对肺功能可造成严重的损害,且很难治愈。该疾病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复发率较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其机体各系统和器官逐渐衰弱,长期反复发作会对患者气道以及肺实质造成损害,易发生肺部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治疗慢阻肺患者时采用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采用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在我院治疗的9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 例中男28 例,女21 例;年龄65 ~78 岁,平均年龄(71.52±2.06)岁;病程2 ~8 年,平均(5.23±1.12)年。研究组49 例中男29 例,女20 例;年龄65 ~80 岁,平均年龄(71.63±2.21)岁;病程2 ~9 年,平均(5.31±1.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纳入标准:①经CT、MRI 等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为慢阻肺;②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告知本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得到同意后开展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其病情进行评估,采取糖皮质激素、茶碱等药物进行化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取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每次2 喷,20 μg/喷,每日总使用剂量不可超过120 μg,每日进行3 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取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治疗,每次给予18 μg,每日进行1 次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症状,若患者存在急性加重症状可遵医嘱给予硫酸沙丁胺醇以缓解症状。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湿啰音消失;有效:患者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湿啰音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经影像学检查肺部湿啰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包括第1 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3)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4)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包括5 项内容,分别是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FEV/FVC、FEV%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s)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 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s, ng/L)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s,分)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该疾病的发生与大气污染、吸烟、蛋白酶-抗蛋白酶机制失衡以及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是造成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进展,若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可引发患者呼吸道黏膜功能受损,进而造成肺部持续性损伤。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晨间咳嗽症状明显,夜间出现阵发性咳嗽以及排痰,当疾病发展至中后期可造成气道阻塞、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祛痰、镇静、吸氧等措施为主,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取异丙托溴铵,该药物具有较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是一种强效抗胆碱药物,有助于促进局部平滑肌松弛,具有较好的排痰功效。但该药物经口吸收效果欠佳,药性可维持4 ~6 h,每日需要用药数次,患者往往依从性不高。噻托溴铵干粉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类的药物,支气管扩张的效果较好,且药效可维持24 h,药物吸收后只会在局部起作用。相较于其他药物,噻托溴铵的用药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研究组患者FEV、FEV/FVC、FEV%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研究组患者IL-6、IL-8、TNF-α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上述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在研究结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可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消除炎症,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研究组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