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应用概念构图教学法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2022-08-02徐建梅赵佳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内科概念图实习生

徐建梅,赵佳慧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600)

实习生临床带教属于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校护理系学生学习的延伸,在该时期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实习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护生快速适应护理工作[1]。概念构图是通过概念、命题、层次结构及交叉连接组成的一种学习工具,可以直观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帮助实习生记忆。该研究将概念构图教学方法应用于心内科护理实习生中的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55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55名实习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男6名,女49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5±1.39)岁,中专、大专、本科分别为12、38、5名;实验组男5名,女50名,年龄18~23岁,平均(20.61±1.29)岁,中专、大专、本科分别为15、38、2名。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心内科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示范及指导,实习结束后统一考核。实验组接受概念构图教学法:(1)教师团队:由护师及以上职称且有5年以上临床带教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教学计划。(2)概念构图教学法:该教学法是由美国康奈大学的诺瓦克教授提出,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促进思维能力提升。①概念确定:教师讲解概念构图法的含义、流程、绘制方法、药物以及用途;同时解析典型案例,如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方式、紧急用药、介入治疗方法等,并将概念图打印出来分发给实习生(如图1)。②概念构思:实习生以小组为单位(5人),带教老师按照典型病例布置工作,指导其以查阅病例、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再依照概念图梳理关系,最后自行绘制层级关系图,加以适当扩充。③成果展示:完成构图后以小组形式展示、汇报,结束后由其他小组及带教老师点评,指导进一步完善。④完善:再次对修改后的概念图进行汇报,由多位带教老师测评选出最完善的学习成果给予表扬,并逐一进行点评。⑤循环巩固:采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演练,通过老师指导参与患者护理,再进一步循环完善概念图。

(三)评价指标。

利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表进行评估,该测验表以美国心理协会于1990年形成的批判性思维理论为基础,包含了评价、推理、分析、阐明及自我调节5个维度,合计34个条目(2至29分),分数高则代表思维能力高[2]。

利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分值为0至100分,完全掌握(≥90分)、部分掌握(70至89分)、掌握程度差(<70分)。

(四)统计学分析。

二、结 果

(一)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评价、推理、分析、归纳及演绎推理评分明显较高(P<0.05),见表1。

表1 评判性思维能力(分,

(二)理论、实践掌握程度。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理论、实践掌握程度较高(P<0.05),见表2。

表2 理论、实践掌握程度

三、讨 论

我国高等学院培养护士严格按照基础、临床、实习3个阶段划分,在学校着重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利于其适应护理工作[3]。临床实习是护理系学生由学校至医院工作的必经之路,该时期需要着重于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结合,因此提高实习生主动思维能力十分必要。

概念构图法主要是让学生将概念做有意义的结合,借助团队、带教老师辅助、情景演练不断完善树状结构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与患者沟通、进行团队合作,进而不断提高主动思考能力、独创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思维能力评分、理论、实践掌握程度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欧梦仙等[4]研究中提出,概念构图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完成对信息的重新认知与整塑,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意义上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该研究的理论相似。

综上所述,概念构图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实习生带教中促进了教学成果的提高。

猜你喜欢

心内科概念图实习生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
最牛实习生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