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KR工作法的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目标管理制度设计

2022-07-29杨梓涵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馆员新书成果

李 岑 杨梓涵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分析图书馆创意传播的理论成果,利用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以其聚焦目标、沟通调整、激发创造、协同整合和长效监督的工具特性,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对创意传播专项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制度设计。同时运用研究假设,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目标管理流程推演,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引领关键成果的完成和最终目标的达成。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图书馆围绕图书馆创意传播这一“主题传播型沟通元”,运用各种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创意传播形式,把握读者需求,服务时代需要,使得沟通元被不断延展、复制、传播,以独特的思维架构和新颖的策划形式推介资源和宣传全民阅读的学习理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

研究综述

图书馆创意传播

从阅读推广视角来看,北京大学图书馆从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以创新的活动形式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深入探究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激励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从新媒体技术运用视角来看,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标题为切入点,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的微信标题精准运营策略公式。借助短视频营销的交互化与情境化服务功能,为用户营造通感化、沉浸式数字阅读氛围。通过研究国外公共图书馆,从产品物质载体和文化创意内容的角度提出适合我国图书馆的传播思路,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关于以上维度的图书馆创意传播研究,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营销模式,均已硕果累累,但如何在实施环节中进行过程控制,达成最终目标与愿景,还需要引入目标管理制度并进行补充和完善。

图书馆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制度可追溯到泰勒于1903年创立的面向成本管理的科学管理理论,随后发展为杜邦公司提出的以投资回报率(ROI)为代表的财务管理体系。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期间,先后出现了目标管理(MBO)、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概念。KPI制度源自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帕累托法则,通过紧抓20%的关键业务来实现目标,适用于可量化指标的工作,对劳动者的创造力有遏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会催生投机行为,延缓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创意产业等服务类工作目标的实现。当下OKR工作法来源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从1999年约翰·杜尔将OKR引入谷歌,2016年OKR开始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关注热点。

在高校的研究中,OKR工作法多作为绩效管理工具出现在聘期考核指标完善工作上。创意传播类工作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的思维活动,是借助知识、文化、思想、技能等方式形成的创造力,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都具备非量化特征,不利于绩效管理工具进行定量考核。因此,本文将OKR工作法作为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的目标管理工具加以研究,并完成制度设计。

OKR工作法与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目标管理制度设计

OKR工作法理论概述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工作法又称“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种以人为本,赋能管理的应用工具。OKR工作法的本质是目标管理,“O”表示目标(Objective),“KR”表示关键结果(Key Results),是实现“O”的方法论、工具、路径和想法,是可以不断试错并主动替换的路径选择。以高校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为例,目标就是“我们想把创意传播做成什么样子”(O:开发并上线一款图书馆卡通形象),关键成果就是“如何确认我们做成了这件事”(KR:完成此卡通形象表情包的开发并上线微信、QQ平台;KR:本学期末将此卡通形象的NPS净推荐值提升到7分)。结合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的工作特点,OKR可按照年度、学期来进行周期设置,关联工作愿景,完成目标管理的过程控制。

OKR工作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工作目标,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引领关键成果的完成和最终目标的达成。在使用过程中,OKR工作法有如下特点(如图1):一是聚焦目标,强调目标的重要性,契合专项工作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二是关键成果KR的可操作性强,可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三是增强工作的挑战性和透明度,激发馆员的创造力;四是可持续的责任追踪,有利于各部门协同配合;五是阶段性评估复盘机制,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杜绝“短平快”的工作思路。与此同时,OKR工作法在实施中需要规避三个使用误区:第一,目标的设定不具备挑战性和可分解性,形同常规工作,无法适应专项工作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第二,评估复盘走过场,重目标分解轻关键成果的调整;第三,将OKR当作KPI,量化一切目标与成果,从聚焦目标重返考核绩效,无法使员工持之以恒地追逐可挑战目标。

图1 OKR特点架构

OKR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制定“目标O”。在这之前需要征集广大一线馆员的想法和建议,经过汇总、讨论和研究,得出一到两个需要合全馆之力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结合图书馆创意传播的工作实际,目标O的站位要以图书馆的长期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其次,根据目标分解出若干个关键性成果KR。KR在OKR语境中,除支撑目标O的完成外,其重要作用为试错,即目标的实现是由一连串在时间上继起的、可替换的假设构成。再次,KR制定完成后,需要设定信心指数,1/10表示此关键性成果完成的可能性只有10%,即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会挫伤馆员的工作积极性;9/10表示有90%的把握完成此项任务,说明任务设置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OKR工作法5/10的常规设置标准,结合现有的实践经验,KR设置为6/10较为合理,既可以激发团队潜能,又可以提升工作的挑战性与成就感。最后,引入阶段性任务P和KR的调整计划,团队在首次使用OKR时可将“关键性成果”设置为信心指数6/10。如果以月为单位进行复盘,当月的某个阶段性任务P完成,则相关KR的信心指数加1/10。按每学期4个月来推算,每月连续完成任务P,说明工作推进顺利,KR达到10/10后将进行调整或替换,以提升挑战性,使之回到6/10的信心指数;若当月未完成,则减少1/10的信心指数,当降至3/10及以下时表示此KR设置过难,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或替换。随着运用OKR工作法经验的逐渐丰富,KR信心指数的定位将越来越精准。

由于OKR工作法的目标具有挑战性,关键性成果也需要进行阶段性调整,以保持合理的工作难度与强度。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的目标是完成在业务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KPI考核模式中让馆员对个人工作结果负责的工作思路不同,OKR必须保证即使失败也不会受到物质层面的惩罚,即按阶段对完成KR的团队和馆员进行专项绩效薪酬奖励,对没有完成KR的团队和馆员进行KR调整,以过程控制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推进创意传播的目标管理。

高校图书馆创意传播OKR工作法的制度设计

高校图书馆在确定创意传播形式后,经馆员大会讨论,制定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O,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KR。将专项工作组分为馆领导、部门、员工三个层级,上级KR即为下级的O,依此类推,形成从上到下2级或3级OKR。所有信息要公开透明,馆员要知晓图书馆的创意传播目标O,馆领导要掌握各级关键性成果KR的执行情况,在利于分工协作的同时,增进部门间的沟通与了解(如图2)。

图2 OKR工作法目标分解流程

每个学期伊始,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召开OKR学期启动会;月末复盘(如图3),公布调整后的各级KR信心指数,进行奖励并制定下月的阶段性任务P。每月按时复盘,做好过程沟通与目标控制,每学期期末完成盘点(如图4)并进行嘉奖。

图3 OKR月末复盘台账

图4 OKR每学期工作周期

研究假设

笔者将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为例,进行目标管理流程推演。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承载着多元价值,是图书馆的天然职责和重要工作内容。阅读推广不应是应景、应时的活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新书推荐为例,首先,征集资源采购、读者服务、事业发展、馆办公室等部门馆员意见;其次,馆领导带领专项工作组制定出图书馆的OKR,同时按照上级KR为下级O的设计原则制定各部门的OKR。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图书馆新书推荐总OKR为:

目标O——消灭新书零借阅

KR——提升新书采购质量

KR——改进新书排架规则

KR——优化新书宣传手段

KR——整合馆内校内资源

资源采购部门的OKR为:

目标O——提升新书采购质量

KR——每月对未借阅图书的类比进行分析

读者服务部门的OKR为:

目标O——改进新书排架规则

KR——每月对未借阅图书进行排架调整

事业发展部门的OKR为:

目标O——优化新书宣传手段

KR——根据未借阅图书的分类和累积状况适时进行多形式的专题推荐

KR——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的图书荐购专题活动

KR——根据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章政策,适时开通新的媒体平台

馆办公室的OKR为:

目标O——整合馆内校内资源

KR——优化采购报账流程与周期

KR——组织外部人力资源协助馆内相关工作

KR——定期联系校内各级读书会,对未借阅图书做专题分享

最后,做好过程控制和月末复盘工作(如图5),及时替换已完成和无法完成的各层级KR,例如图书馆总目标的KR、资源采购部门的KR和事业发展部门的KR,一旦形成长效机制,便可以将其替换为更重要的新“关键性成果”,同时“根据学校宣传政策法规适时开通新的媒体平台”和“优化采购报账流程与周期”这两项KR属于持续性工作,需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图5 图书馆总OKR月末复盘台账

高校图书馆通过聚焦“消灭新书零借阅”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长期目标,运用OKR工作法将阅读推广工作中新书推荐的目标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既分解了难以完成的目标,又调动了各部门员工的主动性与协同能力,推进了目标O的逐步实现。OKR工作法作为源自互联网企业的目标管理工具,如何嵌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做好专项工作的过程管理与目标实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在实践中予以调整和改造,使之适应我国高校图书馆乃至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工作实际,成为有效的目标管理工具,推动图书馆创意传播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新书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意林》新书,pick一下
新书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劳动成果评比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