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艺之道与文化自觉:罗斯金美学思想再析

2022-07-26孙心愉

今传媒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

孙心愉

摘 要:本文基于建筑评论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展开分析,以“伦理”一词指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道德准则,从建筑宗教伦理、匠人劳动伦理、建筑的“记忆”与“顺从”三个方面阐述、分析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认为,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自觉维护是罗斯金艺术成就的力量源泉;建筑育人、型塑文化认同亦是其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罗斯金所处的时代,正值英国迈入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而当下中国亦迈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将这二者进行对照分析并思考,既是应对传统文化流失、坚定文化传承的精神需要,也是赋能当下非遗传承、走向传统文化复兴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罗斯金;宗教伦理;劳动伦理;文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5-0102-04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以下简称“罗斯金”)于1849年出版的著作,时值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工业大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日益强大,以及工业技术与科学文明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识逐渐薄弱。罗斯金在此书中强调,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引导建筑具有美好价值的法则,蕴含的关键核心就是审美。

近年来,学者们对该书的研究多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一是基于文本研读,对罗斯金的美学思想进行解读和补充理解。例如,陈德如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谈罗斯金的建筑思想》、刘须明的《约翰·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研究》等。作为国内罗斯金艺术与美学思想研究的专家,刘须明有关罗斯金艺术批评和美学思想的研究,从广义的“美学思想研判”到较为具体的“装饰美学研究”,主题涵盖范围甚广。二是着眼于该书传递的罗斯金宗教观的变化,探讨宗教思想和哲学观念对罗斯金美学认知的影响。例如,魏怡在《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宗教观》中借鉴历史语境、圣经注释学和注解学等研究方法,从绘画和建筑美学思想两方面进行论述。三是结合罗斯金其他著作或讲稿,就这一美学观念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进行研究。例如,闻晓菁从罗斯金与诺顿的来往信函和课堂讲稿入手,基于罗斯金的审美教育观念和时代背景来反思中国当下的村落焕活和乡村建设。

一、建筑的宗教伦理

罗斯金以哥特式建筑为例,提出“建筑的七盏明灯”:即奉献明灯、真理明灯、力量明灯、美之明灯、生命明灯、记忆明灯和顺从明灯。“法则即明灯”[1],“明灯”在此处指引导建筑具有美好价值的法则。“七盏明灯”各有侧重但互相关联,其中,“奉献明灯”与“真理明灯”带有相对明显的宗教倾向。

“奉献明灯”中,罗斯金强调建筑建造的时间与工作代表的特殊价值,“人在把所拥有的技巧和财富、力量和心智、时间和劳作奉献给上帝时,必须毕恭毕敬”,并谈到真诚的牺牲与美化处理绝不可因建筑的位置、距离而粗陋,“那是诡计和欺诈”。“奉献”的概念为建筑赋予了新意,建筑不再是维特鲁威所说的那件“合用之物”,而是不问目的、不求回报。罗斯金在“真理明灯”中表示,“真理无限,艺术家和工匠都应该有求真的愿望。”罗斯金认为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天赋使命,上帝是人的德性之源,因此,获得真理的最好方式即通过人的行为荣耀上帝,符合“德性之源”的要求。罗斯金处在机器大生产的社会环境下,宗教信仰与传统道德价值的作用已经饱受质疑,人的价值被不断强调,其在著述时也已对宗教产生了动摇,但在对建筑艺术作品本质的思考与认识中,罗斯金始终强调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精神符号在建筑中的作用,认为正是这种在世俗眼光看来的“无用”,缔造了建筑作品的伟大价值。

要进一步认识罗斯金的建筑伦理观念,还需要结合“七盏明灯”的内在逻辑。英国学者戴维·史密斯·卡彭(以下简称“卡彭”)认为,“奉献明灯”是“七盏明灯”的核心,建筑不仅要从牺牲开始,而且它还是其他建筑艺术最应遵循的根本性准则,这与贯穿全书的宗教观念是相契合的;巴尔金则将其解讀为“上帝赋予了我们生命,关怀我们,要求我们顺从,值得我们的赞颂”[2]。“奉献明灯”联结了作为制造者与设计者的上帝与人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宇宙法则的关系。上帝创造了优美崇高的自然,人类应借“美的明灯”和“力量明灯”,以最高工艺水准和最大的投入将上帝赋予的美与崇高展现出来,并将珍贵的建筑奉献给上帝作为回馈。

两位学者的观点都强调了“奉献明灯”的特殊性。罗斯金直接肯定了“奉献”本身的价值,强调付出的劳动、心血本身就具有崇高的价值,其他的“六盏明灯”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卡彭的理解更偏向以“建筑”为主体,巴尔金认为的主体则是“人所面对的建筑物”,并将匠师划入这个系统。笔者认为,罗斯金的建筑美学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强调上帝是人的“德性之源”,亦是一切形式美的源泉,从而提出人作为上帝的最高造物,应当在艺术创作中将目光投向上帝创造的自然,以自然为师;第二,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想象力,即在“师造化”的艺术创作中,付出不能是机械的、不加思考的照搬模仿,更要融入自己的诠释与理解。因此,《建筑的七盏明灯》从道德的角度对建筑进行再诠释,认为建筑的作用是要增强人类的信仰,提高人类的道德追求。罗斯金将建筑划分为五个功能类:信仰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军事建筑、住宅建筑。在书中,他反复强调前三种建筑的精神价值,信仰建筑更成为罗斯金眼中天人沟通的渠道,拉近了人类与上帝的距离,能够强化宗教信仰、完善精神状态。可以说,他对于艺术作品的宗教性关注与道德性关注是密不可分的[3]。尽管罗斯金在后“五盏明灯”中逐渐增加“人的价值”在建筑作品中的权重,但从著作文本来看,罗斯金对美的准则没有摆脱宗教思想的渗透;从更深层的精神内核来看,他在艺术上能够有所成就的动力或许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宗教信仰的维护。

二、匠人的劳动伦理

“奉献明灯”与“真理明灯”表达的是罗斯金的建筑宗教伦理观,代表了建筑应当具有的品格;后“五盏明灯”的关注点逐渐由“人与上帝”过渡到“人与建筑”的关系中。“力量明灯”开篇,罗斯金强调人们在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回溯时内心的感受,即建筑艺术对人类心灵的影响。从这里人们便可感受到罗斯金开始强调建筑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的主观反应,他关注的是人在看到建筑时的联想、共情。在“七盏明灯”的内部逻辑上,以匠人为主线串联起的劳动伦理观贯穿始终,这种劳动伦理观念参与构筑了罗斯金追求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从以下三部分进行理解:

第一,罗斯金认为匠人要具备自觉的劳动观念。“奉献明灯”中将其描述为“作为建筑师要竭尽全力、呕心沥血”;“真实明灯”中的表述是“无关乎做得更多,而是关乎做得更好”,倡导应当认真诚实地发挥自己的手艺,不欺瞒不刻意。这种观念与我们当今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类似,“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的核心,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伟大作用[4]。罗斯金倡导匠人要将个人的创造力自由平等地全面发挥出来,这也是当下在进行文化传承、创新设计时谈“创新赋能”的基本前提。

第二,如何保持匠人的价值,这里探讨的是在机器生产甚嚣尘上的阶段,人与机器生产的关系。罗斯金首先将“美的标准”追溯至自然中,指出正确的艺术形式要模仿自然,直言“一切美丽都建立在自然形状的法则之上”,机器产品只堪“合用”,难言“美感”,这就将大部分机械生产的工业产品排除在其美学体系之外了。同时,罗斯金将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维多利亚时代建筑进行对比指出:最美好的建筑乃是中世纪石匠专注其中,投入全部身心、创造力和想象力,打造而成的焕发灼灼生命力的“不完美”作品。这里点明了“匠人的主观意识”为建筑灌入的生命价值,它们虽不具有“完满”的性质,但却是“活的建筑”,胜过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中没有生命力的“完美”产品。

第三,将罗斯金关于匠人的劳动伦理观念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罗斯金之所以关注匠人自身的愉悦态度,是因为其对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导致劳动者沦为没有感情的生产机器这一现象的忧虑。工业革命早期,劳动者缺乏制度保障,劳动环境恶劣,“英国在工业化初期所遭受的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让城市环境在工业化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处于底层的工人阶级的境遇则是这一代价中最沉重的一笔”[5]。罗斯金在著作中肯定“人”的力量,并承认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机器产品是允许的,这说明罗斯金尽管秉持着“崇尚自然、批判工业化”的基本立场,但不是一味地反对工业文明,他之所以用激进的态度批判“丑陋”的工业产品,恰是因为他察觉了工业时代的到来难以阻挡。罗斯金在此环境下提出匠人伦理观念,一方面,试图通过倡导手工艺生产,鼓励从“量”回归到“质”的生产模式,改变“缺失灵魂”的工业产品;另一方面,是他忧患在工业时代受利益驱使,民族文化精神被逐渐丢弃,于是希望通过具有艺术性、文化性的建筑,营造英国社会最基本的共有美感,从而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民众型塑出更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支撑整个国家的主体意识形态。

三、建筑的记忆与顺从

基于对罗斯金主张的建筑宗教伦理和匠人劳动伦理观念的理解,“记忆明灯”和“顺从明灯”的主张逐渐明晰起来。在“记忆明灯”章节中,罗斯金认为对历史建筑只能给予经常性的维护与适当照顾,经历时间洗礼的建筑原始风貌难以再现,任何修复都可能破坏建筑物的真实美感,并提出“建筑应当成为历史,并且作为历史加以保护”。公共建筑维系民族情感,蕴含善意与美德,建筑外化着城市,被人所造,供人所用,反过来也表述着城市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人,最终塑造出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正是城市及其建筑形象的深层价值的基本理论[6]。麦克卢汉也曾在其著作中探讨建筑的媒介作用,认为“建筑物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其他发明创造一样,是一种能影响并重塑人类群体生活模式的交际媒介”[7]。

“顺从明灯”中,罗斯金用文章的语法来指代现代人需要传承的建筑典范。这里的语法不仅仅指行文规范,更代表这篇文章能够成形并被读者阅读的天然的基础条件。在罗斯金眼里,古典主义以及推崇古典主义的“文艺复兴”与当时的工业机械生产区别不大,都属于机械式模仿并伴随着对人的奴役,同样属于其所抨击的“机械式”。因此,罗斯金强调并希望:不是建筑必须盲目演绎或复辟某种风格、某种装饰特征,也不必像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前辈学习,而是要坚持“使一幢建筑能够被有效使用”的基本规定和建筑所蕴含的精神伦理价值。这些精神指的是“人的德性之源”,指的是上帝创造的自然,即在艺术创作中“以自然为师”。

四、罗斯金与当代文化传承

亦如原研哉在解释历史文化同当代创造力的关系时所说,“我们的立足之处,是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创造力的获得并非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或许在我们身后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近年来,“非遗传承”“乡村建设”“工匠精神”成为了社会热词,被广泛探讨,并且,很多专题的核心都围绕“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保护”展开。牛津大学公开课上,罗斯金曾说:“今天你们所肩负的使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誉”[8],表达了他希望将普遍的美学共识上升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让具有民族记忆的建筑承担起孕育民族精神的责任。近代中国的传统艺术与乡村文化在城镇化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形成了新的审美面貌,体现了人们追求精神充盈的渴望,对重塑民族自信,构建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4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从此开启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9]。在我国“非遗保护”被初提之时,其保护和修复的速度远不及对人文艺术的遗忘与破坏速度,呈现出边保护边失去的过程。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非遗”“乡愁”“匠心”等话题被聚焦关注。经典、传统始终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前进历程之中,不断地与社会思潮发生着冲突与融合,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文艺复兴是,罗斯金所处的即将迈入工业文明的维多利亚时代是,正值新的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社会也是。从当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建设来看,文化金融、市场谋划与传统非遗造物结合的做法虽然仍有争议,但毕竟为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拓宽了生存发展和彰显价值的边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经济保障。无论将来非遗保护是走向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图景,还是呈现出地域文化与商业开发共荣共生的面貌,都是对当下、过去的记录。如罗斯金所言,建筑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博物馆,它记录了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所有痕迹,非遗手工艺也凝聚了一个民族成长的智慧与大众创造的文化记忆。

五、结 语

建筑,肩负着让这个社会更美好的义务;而美的存在,则是为了传递一个美好社会所必须持有的绝对价值。再回首,在罗斯金浓厚的宗教色彩与道德说教的散文式语言之下,建筑育人的思想时至今日依旧余晖烁烁,其美学思想持久缓释地影响着代代设计者与艺术家。当“非遗保护”“经典传承”成为热词,更要求艺术学人悉心格物,静心理解我们身后的高价值源泉;厘清、正视传统器物与手工艺的开端、演化与壁垒,方能问鼎艺术传承创作的精品、致知艺术传承的民族文化内核,展望未来艺术发展的变局。

参考文献:

[1] 约翰·罗斯金.张瞞译.建筑的七盏明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8-34+60-159.

[2] 秦红岭.论约翰·罗斯金的建筑伦理思想[J].华中建筑,2014(11):36-41.

[3] 魏怡.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宗教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4] 邹其昌.工匠文化与人类文明[J].上海文化,2018(10):29-37+125.

[5] 陈波,赵巧凰.英国工业化初期城市的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J].社会科学动态,2017(5):121-125.

[6] 沈福煦.钟灵毓秀———上海近代建筑的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1+46.

[7] 李晓峰.建筑作为媒体的意义[J].时代建筑,2014(6):61-62.

[8] 闻晓菁.罗斯金的理想与中国的“乡愁”———社会转型中的审美、乡愁与国家的文化认同[J].南京艺术学院學报(美术与设计),2016(6):90-95+220.

[9] 萧放.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初心与使命[N].人民政协报,2021-08-23(10).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
城市体育文化记忆的思想来源及内涵
西部微电影中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记忆
论动画中的文化记忆美学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跨文化交流视阈下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下的腊湾老人舞研究
浅析文化记忆下的历史建筑保护
空间场域与文化记忆的互文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