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记忆下的历史建筑保护

2015-01-13王耀婍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文化记忆

王耀婍

摘 要:城市文化的记忆除了形象的视觉感官,还有周围空间环境的想象感觉,从古代到现代,一步步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演变。所以我们保护的不是孤立的笼子,可远观而不可触摸,而是感受历史所沉淀的记忆,同时使其发挥社会功能,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低碳城市平衡发展。

关键词:建筑保护 文化记忆 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052-01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但城市发展多元化与紧迫性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矛盾突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同生共存,相互协调,保护再利用历史建筑需要政府、专业人员与公众达成统一。

1 文化的记忆

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保留、加工和生产。文化记忆方式就是对文字与图像关系处理的民族差异[1]。

1.1 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因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跟文本中,通过这些载体,民族及文化才能持续下去。

城市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中,代表着社会的前进,展现时代特色,保护的街区或建筑则像碎片洒落在城市一样,在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不同风貌特色的街区或建筑,留给人们的是不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方式丰富了城市的空间环境,也会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1.2 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的记忆除了形象的视觉感官,还有周围空间环境的想象感觉,从古代到现代,一步步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演变。城市文化总是依托于建筑并最终超越建筑的,所以我们保护的不是孤立的笼子,可远观而不可触摸,而是感受历史所沉淀的记忆,同时使其发挥社会功能,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低碳城市平衡发展。

2 建筑风貌传承与延续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保护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而是一个街区、城镇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原始风貌以及所在城市空间的良性循环。

2.1 建筑风貌

我国古建筑纵横五千年历史,各种不同的建筑孕育着不同的文化,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都是历史的一个缩影[2]。这已经超越了建筑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或者街区的产生都有着他的时空背景。特定的时空决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时空背景的不同,造就的建筑各不相同,同时也有了地域的文化气息,展现了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

2.2 传承-延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只有从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肌理文脉和非物质文化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圈地”的行为造成了原有文化环境的遗失,这里筑的墙,没有携带此种珍贵的文化印记,而是真实地将历史遗迹从整个城市中隔绝出来,文化环境也就断裂了[3]。

经历了百年乃至更久的风雨沧桑,历史建筑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底蕴,改造建筑的同时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回忆找到根,原有的历史文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凝固着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最朴质的记忆。

2.3 尊重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古城镇的烙印,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对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社会历史价值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也就跟不上,更谈不上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

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我们没有时间去痛心,保护好现有的是当务之急。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以往历史保持“温情和敬意”,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信仰。毕竟懂得尊重历史和利用历史的民族才不会迷失方向。

2.4 低碳平衡

在低碳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把低碳城市理念运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中,将历史之韵、文化之魂、低碳之城相结合,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

保护旧城用“一刀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城市中旧建筑改造问题,会将城市原拥有的肌理与具有承接性的历史文化切断。从发展的方向看,应该在不影响街区整体风貌的影响下,有计划、有指导的、逐渐针对损坏严重无法维持的个别建筑,按照原来的小规模更新重建,实行老建筑的自我更新,形成老街区有机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低碳平衡发展。

3 建筑—时代的印记

具有历史的建筑或街区,往往经历过无数次的改建、翻新或装修,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层次上都会留下不同时代的印记。如何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如何把握现代元素嵌入的“度”?[4]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完整的保留那些标志着当时的文化、铭刻着历史印痕和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建筑物,才会使这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永远焕发魅力。历史建筑与城市环境,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意味着丧失了许多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这就如中国长城如果没有秦始皇开端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这样的传说,可能留给后人的只有那耸高的石头了。只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新、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才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4 结语

保护再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承文化与发展创新是不可停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文化抄袭、相同的现象,一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使各地的经济发、文化进有一定的交叉发展;另一是重叠的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记忆的多样性。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不同的民族、地区,其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今天,各地所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在人们的记忆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 Jan Assmann.文化记忆[M].慕尼黑:C.H.Beck,2007.

[2] 冯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社会价值[J].中国房地产,2010(11):79.

[3] 沈清,金胤秋,李升峰.从场景保护到文化传承-基于文化维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观审视[C]//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4] 任娟,刘丛红.从几个作品看西方旧建筑改造的新趋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文化记忆
江西各地市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研究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