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

2022-07-24张耀文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智慧课堂课堂教学

张耀文

【摘要】智慧课堂指的是在智能化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智慧进行激发和培养的新型课堂形式,它的特点是为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基于间接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当前,这种课堂形式已经受到了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智慧课堂可以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情进行精准分析,但它仍然无法取代传统课堂,在课堂秩序维持、板书精简高效方面无法超越传统课堂.基于此,本文对这两种课堂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了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传统课堂;课堂教学

1 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比

1.1 课前阶段的对比

无论是对于初中数学课堂还是其他学科课堂来说,课前的学情分析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这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基于传统课堂,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的时候大多会依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对于一些任教时间比较短的教师来说,准确分析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难以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1].而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基于大数据的支持来提高学情分析的有效性,还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变“先教后学”为“以学定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传统课堂上,他们在预习的时候通常只是阅读课本的内容,关注其中的定理、记忆相关公式;但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来向学生推送微课,为他们的预习提供指导.在完成预习之后,学生还需要完成课堂检测,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来了解他们的预习效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在传统课堂,教师只能结合经验进行设计,准确性难以保证;而在智慧课堂,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设计,使教学的过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例如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基于传统课堂,教师会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定义和内容,尝试做出该函数的基本图像,并在已学函数图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函数的性质进行总结.而基于智慧课堂,教师可以提前将相关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并制作成为微课推送给学生,为他们“y=x”、“y=x2”、“y=1x”展示这三种不同函数的图像,引导他们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总结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安排简单的课前检测,以此来了解预习效果.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核对,基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

1.2 课中阶段的对比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缺乏有效的手段,会将口头讲述作为主要的方法.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提问作为唯一的手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同时还会在课堂上形成紧张的气氛.而基于智慧课堂,教师在课中可以更好地與学生进行交互,在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的基础上,要求他们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巩固新知的环节,教师在传统课堂上通常会运用强调重点、投影展示板书等形式.而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及时反馈系统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将他们的学习情况全面化地展示出来,并在这个基础上调整教学.在归纳总结的环节,教师在传统课堂上通常会通过提问、板书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再次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而基于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导图,并利用系统的交互功能来使学生对该导图进行分享,这一环节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知识体系和架构.

例如 在“反比例函数”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CRS、IRS等系统来开展教学[2].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将反比例函数图形与性质有关的变式训练设置成不同的IRS选择,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多样化变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并完成能力检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检测结果来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1.3 课后阶段的对比

在课后阶段,复习和作业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工作.传统课堂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相关工作开展的手段也比较单一.而基于智慧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推送课后复习的资料,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作业内容.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理解的知识点,学生还可以通过循环播放学习资料和讲课视频的形式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基于传统课堂,学生复习时只能结合自己的笔记和教材来进行学习,教师也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而在智慧课堂上,学生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他们不仅可以自主选择复习的资料,同时还可以针对相关问题在教学平台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增强了复习的有效性.在对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传统课堂的滞后性导致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容易出现顽固性错误,而基于智慧课堂,学生在向系统提交作业之后,系统会将客观题进行自动批改,并为他们提供解析,帮助学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3].对于主观题,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批注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作业讲评的环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只能面向全体成员进行集中讲解.而基于智慧课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单独点评,还可以为他们录制解题微课视频供学生反复观看.

例如 基于“反比例函数”这部分内容,由于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课堂当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复习效果不佳、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基于智慧课堂,这一问题能够得到明显缓解.学生可以在系统中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资料,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对于错误性比较高的反比例函数增减性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专门的微课视频予以讲解,在其中对相关题目进行说明,并将视频推送给学生,要求他们反复观看,巩固学习.

2 初中数学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的构建

基于智慧课堂,学生在课前阶段要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制任务清单,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为高效.同时,教师还要选取其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引导.学生需要基于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并对所学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感知和体验,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平台上反馈给教师.在这之后,教师根据反馈来进行备课、形成教学课件.任务清单与传统导学案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前者所关注的是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也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的,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来获取知识、开展探究,这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微课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视频的长度在10分钟以内,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要完成相关的测试,通过测试之后才能解锁新的知识点,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连续性.

2.2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的构建

在课中阶段,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为共学、用学和延学这三个阶段.

第一是共学,这不仅指生生之间的共学,也指师生之间的共学,这充分体现了智慧课堂的灵活性特点.在学习小组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这两个原则,在将学生课前反馈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之后,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如果组内解决不了的话也可以通过异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解决.在完成交流之后,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拨质疑.

第二是用学,这指的是学生将知识点用于实践,使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是学生进入新的发展层次的必要环节,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思维提升[4].

例如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行程追及”类题目,在应用拓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难度不断进行加深,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甲乙两人骑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分别是13km/h和11km/h,已知两地的距离为50km.”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先求解甲乙两人首次相距10km所需要的时间,在得到答案之后求解第二次两人相距10km的时间,这可以使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主动关注“二次相遇”的情况.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对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变形,比如将“相向而行”改为“背向而行”,或者改变甲乙两人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增加难度,比如设置“环形跑道”的问题.

第三是延学,这指的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和延伸性学习,突破教材的限制,将课堂所学的内容真正地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并使他们构建起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够基于综合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在对“实数”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种类繁多,学生很容易出现遗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基于智慧课堂,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关于实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进行回忆.

2.3 課后反思阶段的构建

课堂时间有限,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通过学习延续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点的主观建构,并基于智能化学习软件来对学生进行监控,使他们在课后反思的过程中激发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他们的学习基础在智能化学习平台上为他们推送相应的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源.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在课堂上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来说,可以推送综合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对于那些表现不佳、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可以推送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说,则可以要求他们通过在课后反复回看教学视频的形式来掌握当堂所学,并就相关问题单独向教师寻求帮助[5].

3 结语

总的来说,在对比研究之后发现,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智慧课堂的优势都是比较突出的,它可以将智能化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作为依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将会被彻底取代,教师要坚持博采众长的原则,结合学习内容实现两种课堂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喆,陈霓.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以10个初中数学优质教学视频课例为观察对象[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09):28-36.

[2]斯海霞,孔梦蝶,叶立军.初中生活数学类拓展性课程课堂数学活动特征研究——基于名师教学视频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04):35-40.

[3]仝玉婷,胡华,郑太年.课程改革进程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变与不变——基于上海市2006年和2016年优质公开课的视频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3):107-119.

[4]牟向伟,赵远航,唐瑗彬.人工智能应用下智慧课堂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2001—2020年国内外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3):35-41.

[5]丁子星,代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投影与视图”内容的演变——兼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03):79-90.

[6]汪旭燕.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型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04)

[7]刘海英.初中数学引导“深度学习”三策略[J].中学数学.2020(10)

[8]陈娟.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12)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智慧课堂课堂教学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