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2022-07-24冯长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产教硕士研究生

王 班,冯长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我国的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培养从2009年开始,主要是针对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掌握扎实基础知识,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高级应用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工程技术岗位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量持续增长[1]。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招生方式不合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培养方式与学术硕士(简称“学硕”)趋同,未能凸显“专硕”专业硕士特色;指导方式较为单一,双导师制有待完善;培养环节尚不完善,校外实践活动不能有效落实[2]。针对目前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培养方式、方法改革及探索实践,包括以“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拟定、知识构建、研究开展、论文形成、综合评价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导师团队、规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和改进教学模式等[3]。然而,不同学科专业,建立的专硕课程体系及实践企业类型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为提高国内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本文将产教融合引入到专硕的培养过程之中,探索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专硕产教融合培养新模式。校内学习方面,针对机械学科建立理论课程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机械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企业实践方面,对接专业对口、研发实力强的专硕实践企业,实现专硕校企联合培养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常态化。通过专硕产教融合新模式培养理论基础好、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足、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1 整体技术路线

针对目前高校专硕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以机械专业专硕培养为例,建立专硕校内多元化理论课程体系,加强专硕研究生的理论功底。进一步,与企业共同合作,通过约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提高学生工程动手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最后,在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将专硕培养模式规范化、制度化,为培养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专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融合模式技术路线图

2 具体实施方案

2.1 针对机械学科专硕的校内理论课程体系建立

机械是一门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做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专业涉及知识面相对较广,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机械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传感器科学、材料科学、力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其他自然学科知识,仅仅依靠传统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已经很难满足工程需求,需要另外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满足企业实践课题的需求,也为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图2 专硕理论课程体系

2.2 结合导师研究方向的专硕校外实践企业对接及课题确定

国内机械行业博大精深,产品五花八门,如何从众多的机械企业中甄选出适合专硕实践的企业对于专硕的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实践企业的产品要符合未来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实践企业还要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水平。在确定合适的实践企业后,还要对专硕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进行研究方向的匹配,而后结合学生特长及企业研发方向,确定出适宜于专硕的企业实践课题。一方面,保证课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课题的工程性、实践性、可实现性,确保提高学生双创能力,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2.3 专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示范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完善的过程。在完成了校内理论课程体系建立及实践企业的确定后,不着急于大规模推广,设置一个过渡期,进行小规模示范。积极发动团队导师及研究生,选择2-4名专硕,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进行产教融合探索。小规模示范具体实施时,在实践时间、方式、任务设置等方面可适当灵活处理。

2.4 示范总结与模式推广

在专硕校企联合培养示范结束后,针对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完善专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及制度。进一步,将专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推广,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实现有别于学硕的专硕产教培养模式。

3 结语

(1)本文从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两个方面对专硕培养模式继续了改革探索,力图真正实现专硕产教融合培养,具有较高的可实现性。

(2)本文提出的专硕产教融合培养新模式具有可持续改进、完善的机制,对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有利于项目的长久推进与推广。

猜你喜欢

产教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