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远程会诊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案例分析

2022-07-21曾凡达陈莉艾继涛王民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江夏区放射科中医医院

曾凡达 陈莉 艾继涛 王民汉

1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 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200)

2 北京思创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远程会诊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2020年12月~2021年8月到武汉市江夏区19所基层卫生院中接受诊治的38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基层卫生院收治后均出现了疑难病症或危重病症,基层卫生院放射科医师需要将患者的检查结果上传到Crealife的ST-PACS远程会诊系统中,与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远程会诊,并给出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患者总确诊例数为3800例,正确诊断率为98.44%;所有参与会诊的122位放射科医师对本次远程会诊的评价好评率为96.72%。结论:在影像医学中应用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有效分析出一些疑难病症患者的疾病特点,有利于提升患者疾病确诊率,同时能够整合、优化分配院内已有医疗资源,有利于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值得保留运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会诊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医疗诊断技术。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各省市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有所区别,导致不同疾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内诊断结果不一致。这种情况不仅会延误的患者的治疗时机,还会影响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口碑。在医院的诊断过程中,影像医学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有效地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根据检查结果来展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1]。在远程会诊中,主要是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来向临床医师传递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整个过程患者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参与会诊的医师共同依据影像图片对患者作出诊断,以此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为此本文以我院为例,分析在影像医学中应用远程会诊对提高患者诊疗效率的效果,现将研究所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武汉市江夏区全区共有19家基层卫生院和医院与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本次远程会诊工作的医师为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科所有医师,共计30名,以及19所基层卫生院放射科的部分医师,共计92名。所有研究对象均属于2020年12月~2021年8月到基层卫生院、医院中接受临床治疗的患者,总人数为3860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临床诊断过程出现了各种疑难症状或者是重危症状,为此需要对其实施远程会诊,并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远程传递。研究纳入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最多,患者的CT影像类型主要分为胸片和四肢及骨关节平片,数量分别为2754张、1106张。

1.2 方法

1.2.1 远程会诊系统运行基础

所有参与远程会诊的放射科均安装了北京思创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Crealife)的放射科数字化DICOM设备STPACS和远程会诊系统,所有阅片过程均采用自动化和数字化[2]。该系统是根据中医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而集成的,整个会诊流程包括报告申请、报告传递、患者影像学图像传递、患者诊疗费用生成。院内各科室之间都可以共享患者检查信息,以便于各科室之间共同对患者作出诊断[3]。ST-PACS和远程会诊系统硬件主要是由服务器、存储系统、相关数据库、操作系统、管理系统、存储管理软件、登记工作站、报告工作站、系统管理工作站、临床阅片工作站、影像工作站所组成[4]。

1.2.2 远程会诊系统运行流程

为保证每次会诊的效率和质量,江夏区中医医院需要提前将放射科所有会诊医师的排班表和联系方式发放给所有基层卫生院,以便及时进行交流沟通。

患者到江夏区基层卫生院接受临床会诊后,由基层卫生院放射科的负责人对患者进行登记、拍片,并由基层卫生院的放射科医师填写初步的诊断报告。初步诊断报告完成后,由基层卫生院的操作人员将影像与初步诊断报告传输到远程会诊系统中[5]。

远程会诊系统的控制中心,会根据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的排班表,向对应的医师发出远程会诊通知。中医医院的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需要立即登录网络会诊平台,将此次会诊的原始CT图像调出并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医师除了浏览原始CT的DICOM图像,还使用ST-PACS上的后处理功能对CT影像进行三维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处理、最大密度投影等分析。在调阅影像图片时,江夏区中医医院的医师亦需要查看基层卫生院的初步报告,并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图1展示了江夏区中医医院的医师在远程会诊时使用的患者列表界面,以及CT影像浏览与后处理分析的界面。

图1.远程会诊列表与CT 影像界面

在整个会诊过程中,所有参与会诊的医师可以进行远程视频通话,通过视频会诊,江夏区中医医院的医师可以为基层卫生院放射科医师指出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并向其讲解患者的病变特征[8]。江夏区中医医院的医师完成诊断后,需要在系统中填写好会诊建议,并完成会诊建议提交[6]。

各基层卫生院放射科医师接收到会诊建议后,需要根据会诊建议出具诊断报告[7]。图2为具体的会诊流程和系统运行过程示意图。

图2.放射科远程会诊流程图

远程会诊结束后,最终的报告为江夏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与基层卫生院共同出具。图3展示了最终影像诊断报告的形式。

图3.远程会诊最终报告形式

1.3 观察指标

每次远程会诊结束后需要将患者的诊断结果及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最后由所有参与会诊的医师共同统计整理,并根据患者后续的实际发展情况判断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在结束本阶段的远程会诊工作后,向所有参与本次会诊的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和各基层医院放射科医师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表采取匿名方式回答。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远程会诊系统的可行性、参与会诊医师的使用意愿、网络传输是否通畅、使用是否便捷、对其他基层卫生院医师是否有帮助。问卷回答内容分为愿意、一般、不愿意三项内容。

2.结果

2.1 所有参与远程会诊患者正确诊断率统计结果

3860例患者中有2450例疑难病症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诊断,1350例危重患者的疾病经过远程会诊后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次远程会诊中所有患者的会诊诊断正确率达到了98.44%。

2.2 所有参与远程会诊医师对本阶段远程会诊系统的评价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22份调查问卷,共回收了1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各项内容中好评率最高的为系统运行可行性,其次为使用便捷,总体好评率为96.72%,详情见表1。

表1.所有参与会诊医师调查问卷结果

3.分析讨论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省市的发展策略不同,因此医疗卫生资源在各区域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与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所持有的医疗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差距就是优质的医疗资源。得益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各地的医疗资源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整体的医疗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9]。社会人均可使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加上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匮乏,导致大部分患者涌向了大医院,大医院内每日接诊的患者人数过多。而各基层卫生院中由于缺乏先进的诊疗设施和医疗人才,每日接诊的人数寥寥可数。就医的无序性成为了各医疗机构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也成了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10]。互联网结合医疗健康,通过远程影像会诊,能够推动医供体内医疗业务开展,帮助做实医共体。不断提高的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也增加了院内自身的病源,提升了二级医院提供免费会诊的动力,实现了患者、卫生院、二级医院三赢的结果。且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双方会诊医师都可以合理应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为区域内的所有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

远程会诊系统的实施,对于大型医院以及基层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平衡大型医院以及基层医院之间医疗资源差距过大的问题,大中型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对基层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尽早为基层危重症患者进行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的辅助实施,对于基层患者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有帮助。除此之外,远程会诊方式的实施也能够为基层医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以及学习机会,基层医师能够通过远程会诊参与的方式进行各类临床知识的学习以及了解,对于基层地区医师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强化均有帮助,在基层医师教育指导方面的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基层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促使更多基层地区患者入基层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基层医院经济收入的增加也有帮助。远程会诊方式在影像学中的实施,能够通过线上渠道的应用,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传输,大型医院能够与基层医院进行影像资料的共享,对于患者入大型医院就诊时信息的携带也有帮助,能够更为详尽的了解患者在基层医院救治时的进展情况,对于患者诊断水平的提升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也有帮助,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各基层卫生院的疑难疾病和危重疾病患者都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参与会诊的医师也对本次远程会诊评价较为满意。这主要体现在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参与会诊的医师都认为远程会诊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使用意愿较高,使用便捷,能够帮助基层医院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且参与本次会诊的3860例患者中有98.44%的患者都得到了正确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基层卫生院中缺乏相应的影像学诊断人才,因此与三级医院之间的辅助检查效率并不高。因此各区域的基层卫生院还需要不定期派人到江夏区中医医院进修学习,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也定期举办远程技术交流培训会,开展图像质量评价活动,提升技术人员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医院远程会诊可以将区域内三级医院中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各区域基层卫生院之中,能够帮助切实解决基层卫生院缺乏高水平诊断人才的问题,患者也可以就近在基层医院中得到专业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意见,节约了诊断时间,有利于临床医师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但该项技术仍需要完整病例资料以及规范的操作流程,目前很多医护人员对该技术的认知并不高,患者对此技术接触不多,因此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信赖的情绪。在今后,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开展人才培训以及规范管理等措施来不断提高远程会诊系统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江夏区放射科中医医院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
武汉市江夏区“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武汉市江夏区气候季节的划分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