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2022-07-21耿超抚顺市第二医院普外科辽宁抚顺11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普外科发病率腹腔镜

耿超 抚顺市第二医院普外科 (辽宁 抚顺 11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0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0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预后指标、并发症发病率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急腹症患者主要是在腹腔、盆腔等组织、器官受到急性病理改变的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的特点,严重的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对普外科急腹症的治疗,需要快速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重视手术治疗效果。急腹症是普外科常见病,病情复杂,主要症状为腹部急性疼痛,需要为患者采取更加有效、安全的手术治疗[1]。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也较小,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对肥胖、糖尿病、机体免疫力低的患者来说更有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0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0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4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1例和女性23例,患者年龄40~49岁,平均(45.8±4.1)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3例和女性21例,患者年龄39~50岁,平均(44.5±4.4)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腹实施探查,确定病变位置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阑尾切除、穿孔修复、肠梗阻患者等治疗,最后将切口缝合[2]。

1.2.2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技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手术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酌情调整手术体位,实施气管插管麻醉处理,用气腹针建立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0~14mmHg,然后将腹腔镜置入到腹腔中观察情况,确定病灶的位置,然后在腹壁开2~3个孔,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治疗方案[3]。如果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若是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则开始实施腹腔镜下的穿孔修复术,胆囊结石兼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4]。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预后指标等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病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对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指标、预后指标等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出现1例感染,1例电解质紊乱,2例休克,发病4例,发病率7.41%;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感染,4例肠梗阻,3例电解质紊乱,4例休克,发病17例,发病率31.48%,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对患者快速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有重要意义,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急腹症通常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急症,而外科急腹症特指急性发作的,腹腔内非创伤性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5,6]。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菌痢、急性胆囊炎、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肾输尿管结石以及腹型过敏性紫癜等[7,8]。急腹症具体的诱因如下:急性胃肠炎的诱因可能有暴饮暴食,不洁的饮食;急性菌痢及阿米巴菌痢可能有痢疾的接触史;急性胆囊炎、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等,多在饱餐或者进食油腻后发作;胆道蛔虫病患者过往可能有过肚蛔虫的病史;急性胰腺炎,则因为既往有胆道疾病史,或者暴饮暴食、饮酒都可能造成胆道结石;粘连性肠梗阻既往曾有过腹部手术或者腹膜炎病史;输尿管肾结石,则可能过去有反复多次的发作病史;腹型过敏性紫癜,则是因为局部的过敏原刺激而造成的[9,10]。此病程特点是急、快、重、变化多端,因此人们需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导致承受更多的疼痛、折磨,甚至引起并发症。急腹症所引起的并发症有休克、呕吐、发烧、黄疸等疾病,尤其是休克,应该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11,12]。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内容。

在治疗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以往多采用常规手术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具有创口大的特点,同时,患者在愈后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恢复速度较慢,易加重患者的痛苦。临床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提升,腹腔镜技术也处于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中,因此腹腔镜成为了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新型的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创口大的问题,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具体来说,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的疾病史、以及体检情况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变位置、以及产生病变的主要原因,而后对患者实施有所针对的临床治疗,以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通过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也利于控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使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妥善的临床治疗,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多数患者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治疗,在此基础上,患者的康复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调查中实验组患者无转开腹手术的案例,但是在临床中依然存在一些特殊、复杂的情况必须转开腹手术治疗,要根据腹腔镜操作熟练程度,做好相应的准备。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腹内情况干扰较小,基本不会出现手套中的滑石粉、纱布等对肠管浆膜面造成刺激,从而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腹腔镜手术实施腹内探查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太大损伤,也提高了诊断率,提高治疗效果[13,14]。

利用细口径腹腔镜,能够使急腹症患者处在局麻的状态下接受诊治,利于抑制病情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技术主要是运用手术器械和腹腔镜,开展手术治疗工作,在患者的腹腔内置入腹腔镜探头,而后在电视画面中表现出患者的腹腔状态,这样则有助于临床医生观察与研究患者的真实疾病状况,以便开展有所针对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所具备的安全性与微创性均较高。并且,在运用腹腔镜手术操作方式的过程中,通常运用全麻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运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时,切口的感染率也相对较低,脂肪液化率相对较少,不会产生腹壁切口,同时戳口也相对较小,利于降低腹壁肌肉,血管,神经的受损情况,在术后也基本不会产生腹壁薄弱或是腹壁切口疝气等相关症状,肌肉瘢痕也很小,不会对患者日后的正常运动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由于切断患者的腹壁神经,从而致使患者产生肌肉或是皮肤麻木的情况。在运用腹腔镜技术时,不会过于扰乱患者腹腔内脏器,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等刺激到患者腹部脏器,在手术过程中也多以电凝和电切操作为主要措施,可降低出血量。手术结束后,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也相对较快,如此则利于防范患者产生术后肠粘连情况。因此说,在开展普外科急腹症治疗工作时,务必要重视应用腹腔镜技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普外科发病率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