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2022-07-21马晓雯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机呼吸衰竭

马晓雯 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有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组原则为随机数字表法,各25例。两组均实施治疗研究,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与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通过观察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效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8.00%(P<0.05)。观察组PaO2在治疗后的数值比治疗前高,且高于对照组,PaCO2在治疗后的数值比治疗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H值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效果突出,作用更明显。

慢阻肺在临床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呼吸病之一,指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伴有不可逆的气道阻塞,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呼吸衰竭,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机体功能衰竭,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在老年人群中比较高发,严重影响生命健康,会大幅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这些患者尤为关键[1]。一旦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害生命安全,临床治疗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传统以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为主,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例数较多,不能彻底解决[2]。近年来,无创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这种治疗方法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只使用面罩或鼻罩来提供呼吸支持,这对治疗疾病有好处。因此,本文通过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并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将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7~61岁,平均(53.66±7.38)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8~62岁,平均(53.68±7.35)岁。采用统计学工具来处理验证对照组与观察组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数据差异不显著。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3];②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的患者;③近期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③非慢阻肺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④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给予对照组祛痰等对症治疗,医务人员应嘱咐患者绝对卧床,同时实施抗感染、支气管扩张、祛痰治疗,给患者吸氧,实施营养支持,及时纠正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另外,结合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呼吸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基于此,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Philips Respironics呼吸机,Synchrony Bi-PAP型)进行治疗,采用S/T模式,帮助患者躺下接受治疗,给患者吸氧,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密封性好的面罩。气囊充气后,手有弹性,密封性受到面罩气密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面罩是否有任何问题,例如漏气等。首先将吸气压力设置为8~12cmH2O,每次增加2个单位,并以18cmH2O为最大压力;流速3~6L/min,呼吸压力4~6cmH2O,氧气流速5~8L/min,参数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设置,以便患者的动脉血可以耐受,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为宜。继续为患者使用呼吸机,直到病情好转。注意在治疗期间,吸气压力、呼气压力、氧气流量等的适当值是合适的。每天4次,每次2~6h,让患者咳嗽、咳痰、饮水、进食等。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4]。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CT检查显示肺部阴影已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影像CT检查显示肺部阴影明显缩小;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影像CT检查显示肺部阴影有所缩小;无效:不但不改善,还情况加重。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PaO2、PaCO2等。③并发症情况:如口腔溃疡、机械性损伤、二氧化碳潴留等。④生活质量:使用国际生活质量量表(SF-36)[5]作为评估标准。该量表的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记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相关,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本院纳入的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数据,计量资料(±s)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8.00%(17/25),χ2=4.500,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2.2 比较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参数趋于正常,组间比较,观察组PaO2数值高于对照组,PaCO2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H值比较,P>0.05,见表2。

表2.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分组 n 时间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观察组 25 治疗前 7.18±0.22 50.05±6.25 85.22±6.78治疗后 7.38±0.15 86.52±6.88 53.78±6.02对照组 25 治疗前 7.17±0.13 49.78±6.72 85.48±6.88治疗后 7.32±0.18 72.55±7.42 62.12±6.32 t治疗前组间比较/t治疗后组间比较 0.196/1.280 0.147/6.903 0.135/4.778 P治疗前组间比较/P治疗后组间比较 0.846/0.207 0.884/0.000 0.894/0.000

2.3 比较并发症

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1/25)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χ2=5.357,P<0.05,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4 比较生活质量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4.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n 时间 社会职能 精神健康 生理功能观察组 25 治疗前 62.40±7.20 64.20±7.70 62.85±7.00治疗后 87.00±5.75 88.68±5.00 83.15±5.68对照组 25 治疗前 63.80±7.55 65.75±7.65 61.94±7.35治疗后 78.22±6.30 80.10±6.00 72.34±6.06 t治疗前组间比较/t治疗后组间比较 0.671/5.147 0.714/5.493 0.448/5.608 P治疗前组间比较/P治疗后组间比较 0.506/0.000 0.479/0.000 0.656/0.000

3.讨论

慢阻肺别名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慢阻肺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如环境污染、吸烟、气候变化等。临床对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其中部分医学工作者认为其可能与肺部炎症有关[6]。由于该病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很容易发生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的肺部出现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使患者无法进行呼气和换气活动,导致患者缺氧,使患者呼吸困难、无法呼吸,甚至是死亡,严重影响生命健康[7]。

本文通过对本院其中25例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8.00%(P<0.05)。观察组PaO2在治疗后的数值比治疗前高,且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是[8,9]: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速度,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动脉二氧化碳浓度和胸腔内负压,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和pH值,从而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和恢复患者内脏的功能[10]。由此可知,无创呼吸机对治疗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在改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治疗效果确切。这是因为无创呼吸机通过监测血气分析参数,可实施通气治疗,最终能够调整呼吸,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相比常规方法,无创呼吸机因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借助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纠正低氧血症,调节心脏功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而言,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