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诗歌教学到底教什么

2022-07-21余婷婷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鸟兽儿童诗草木

余婷婷

从儿童文学热,到语文教材关于诗词选文的数量增加,教师纷纷开始在儿童诗教学领域寻找创新支点,进行各种展示课、观摩课。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辨析,儿童诗到底教什么。

一、儿童诗教对生活的感知

我们知道,孔子是诗教的倡导者,他说过著名的诗教“宣言”——“不学诗,无以言”。难道“不学诗”就真的不会说话、不会与人交流了吗?仔细辨析孔子这句话,其实我们忽略了孔子还有一句关于“学诗”的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最后一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诗是以自然万物为载体的,读诗的目的之一正在于感受自然、认知生活、丰富内心。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有这样的阐释:“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詩》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

今天的儿童诗有别于孔子时代的“诗”——《诗经》。我们看曾经入选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四季》: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当我们在这首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找出了拟人和排比的语文要素之后,能够留下的还有什么呢?那只有对生活的感知,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等事物的感知,对四季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认知。我们只需让学生疏通语言障碍之后,快乐地朗读,甚至结合表演朗读,充分感受四季有那么多美好的“鸟兽草木”,这些“鸟兽草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美好,就能够为学生奠定钱穆所谓的“大言之”的认知视野和快乐种子。

二、儿童诗教美好的情感

任何可以附上“诗”文体的作品,载性情就为其基本特征,儿童诗也一样。我国清代学者焦循曾说:“夫诗……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这是“诗”作为一种文体的立体之本。

儿童的确需要情感的教育,诗之教,本在于情感的塑造。而儿童诗尤其以纯真、明朗、欢愉的美好情感而体现其文本价值,对塑造儿童美好情感有着独特作用。儿童诗应该教什么样的情感?这就需回到儿童立场,回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心灵以美好、纯真、活泼、奇幻为精神特征,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在不断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固他们情感的美好性,同时要以美好的心灵世界来适应和调适外在影响,促进情感的丰富性,让他们在触及社会生活的多元影响中,以美好的情感为底色,建立丰富的情感体系。

受到感动,就是最直接的情感教育。而诗之教,依凭的是文字蕴藏其中的诗人表达的美好情感,因此,进入文本,让文字涵泳心灵,这是教古代诗就十分看重的教学方法。但我们有些教师就是喜欢别出心裁,要把表现同类情感的儿童诗组群阅读。

曾经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株紫丁香》,诗中表达的情感是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有的教师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进行逻辑推理。有的教师开始创编——以此文为基础,组合儿童诗《老师》和歌词《我爱米兰》,主题就是“感受儿童诗里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我想说,理性的手段最终只是促使学生得出“热爱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的理性结论,而不可能让学生在三首诗歌的对比阅读中立即生成情真意切的爱师之情。

因而,对于诗的学习,只有在语言文字承载的意象的涵养中,才能获得情感的浸润和升华。我认为,与其去引导学生做煞有介事的关于该不该热爱老师、怎样热爱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热爱老师的分析,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一株紫丁香》。

三、儿童诗教审美的体验

诗是一种艺术,因而诗之教,也是艺术之教、审美之教,也就是美育。朱熹提出“优游”和“涵泳”之说。“优游”和“涵泳”体现了审美教育的关键过程:艺术以独有的表现方式刻画形象,让儿童通过艺术语言获得审美认知,再经历艺术形象组合的意境,让儿童进行审美体验,生成欣赏和创造,建立美的理念和情操,进而内化为美的素养。

具体的儿童诗教学语境中,怎样增加儿童的审美体验呢?显然,以儿童诗提供的特有的画面感促进儿童徜徉在画面组合的意境之中,这是诗歌教育最为主要的手段。

我们来看曾经选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儿童诗歌《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竹排,顺水流,

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江南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

全诗通过以竹排的流动为视觉,组合的是鸟儿、鱼儿为动物代表和以树木、禾苗为植物代表的不同画面,教学时,应该突出朗读,通过声音的输出与心灵的回应,抓住画面,让儿童心临其境,充分感受,由此生成美好、流动、欢快的审美体验,并由这些体验进而触发“还可能有什么动物和植物”的畅想,激励想唱、想画的创造愿望,生成生活处处都有美的体验,进而提升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素养。除此以外,我们没有必要去再作过多的分析。

由此而教,我们就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好生活的慧眼,在他们面对生活中不协调、不美好的现象时,就会多一种寻求美好生活的视角。这样的儿童诗教学,才会发挥文本富含的最大价值。

四、儿童诗教流畅的语感

诗是语言的艺术。尽管儿童诗的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作为诗歌的重要艺术特征的语言节奏感,儿童诗尤其显得突出。与成人诗比较,儿童诗的节奏还与儿童诗本身蕴藏的愉悦感融合,因而体现出一种乐感——快乐的节奏感。教出儿童诗本身蕴藏的乐感,并用这些充满儿童审美情趣的乐感,促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积累快乐的感受,是儿童诗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一。显然,无论出于儿童对生命节律的感知还是语感的训练,儿童诗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以不断积累声乐体验来完成,绝非分析或写作能够使然。

因此对于儿童诗的教学,我们不妨紧紧抓住文本,让学生从阅读到朗读,从朗读到表演读,从表演读再到个性化理解读,在读中完成儿童诗的育人任务,这是儿童诗教学的不二法门。

那么,儿童诗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是不是不需要交流呢?当然不是,我以为,儿童诗教学语境中的交流应该主要用于欣赏环节,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获得审美体验之后,以欣赏儿童诗作为课堂的交流活动,在欣赏中优游儿童诗的意境,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鸟兽儿童诗草木
雷的尸体
不识草木
教案《创作儿童诗》
寒露
绘心一笑
草木皆有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宣城地区人物堆塑罐初探
管窥中国历法中常用的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