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清情节发展,让思维清晰化

2022-07-21向彪吴佳蔓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手船长猴子

向彪 吴佳蔓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2.能按照人物出场顺序梳理故事的

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能说出水手们的“笑”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整体,引入新课学习

1.回顾已学课文,唤醒已有经验

在《自相矛盾》和《田忌赛马》的学习中,我们透过人物的表现,看到了他们思维闪烁的火花,触摸了他们智慧的灵魂。

两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两篇课文都讲述了关于智慧的故事,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2.引入新课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跳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故事中的人物有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了读古典小说的方法:用“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了解故事内容。请大家再次朗读。

二、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人物较多的故事该怎么读呢?我们可以根据人物出场的顺序,理清人物及事件。

1.默读课文

在文中勾画表现人物及事件的关键语句,然后简洁地填写课后第1题。

水手拿猴子取乐—(     )—(     )

2.交流

师:首先出场的是猴子和水手,事件是:水手拿猴子取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去呢?

预设1:我从“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爬上了桅杆”知道了这是猴子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出示:猴子摘走孩子帽子)

预设2:我从“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到“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知道这是孩子追猴子陷入了绝境。(出示:孩子追猴子陷入绝境)

预设3:课文的第5、6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船长用手枪逼孩子跳水,最后孩子得救了。(出示: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师:同学们都很会学习。当我们抓住人物的出场顺序,就能清楚地知道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了。

3.根据示意图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摘走孩子帽子,孩子追猴子陷入绝境)→(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预设:一艘轮船上,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下,抓走了一个孩子的帽子,孩子在追猴子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了桅杆顶

端,陷入绝境。最后孩子的父亲用枪逼迫孩子跳水,最终孩子得救了。

4.小结

根据人物出场顺序,理清人物及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关注孩子的心情,理解情节发展

1.体会孩子的心情,发现心情变化

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很多,但最牵动我们的是这个孩子。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变化?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勾画描写孩子的语句,体会孩子的心情并批注在旁边。

小妙招:

①直接用文中表现心情的词语概括。

②用自己积累的表现心情的词语概括。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孩子的心情?

预设1:我从“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这里知道,刚开始孩子也被猴子逗得很开心。(板书:开心)

预设2:我从“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体会到,孩子的帽子被猴子夺走了,他很生气。但是水手们又在大笑,所以孩子哭笑不得。

师:哭笑不得,就是很无奈。

(板书:无奈)

预设3:我从“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气得脸都红了”体会到孩子此时已经很生气了。(板书:生气)

预设4:我从“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孩子气极了”等句子知道,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愤怒了。

师:是的,真是怒不可遏。(板书:怒不可遏)

预设5:我从第4自然段描写孩子爬上桅杆的句子“两条腿不由得發起抖来”体会到孩子此时很害怕。(板书:害怕)

……

刚才我们关注了描写孩子的语句,体会到了孩子变化中的心情。

2.探讨孩子心情变化的原因

(1)出示学习提示:

①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看看水手和猴子都做了什么。

②小组合作,填写思维图,交

流:孩子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2)交流水手与猴子的表现。

预设:我找到的描写水手表现的词语有“哈哈大笑”“大笑起来”“笑得更欢”;描写猴子的词语有“放肆、摘、戴、咬、撕、龇牙咧嘴……”。

(3)交流孩子心情变化的原因。

师:刚开始,水手们哈哈大笑,拿猴子取乐,孩子也很开心。(板

书:哈哈大笑、被取乐)接下去呢?

预设1:猴子看到水手们哈哈大笑,就放肆起来,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还故意把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孩子很无奈。那些水手们或许是航海生活太枯燥,难得看热闹,所以完全忘记了孩子心里可能不好受,全都被这顽皮的猴子逗得大笑起来。

师:是水手们的大笑助长了猴子的淘气。(板书:大笑起来、摘、戴)

预设2:猴子把帽子撕咬得更凶,它更放肆地逗起孩子来,这次孩子真的生气了,而水手们呢,不

但不制止猴子反而笑得更欢了,那泼猴最后竟龇牙咧嘴地挑逗起孩子来,这时孩子真的是又气又恼,

变得怒不可遏。(板书:笑得更欢、 咬、撕、龇牙咧嘴)

(4)小结。

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把几个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细细推敲,我们就能发现:原来,正是在水手们一次又一次哈哈大笑的推波助澜下,猴子一次比一次更加放肆地逗弄孩子,孩子一次比一次生气,

以至于一步步走向了危险的境地。看来,留心人物描写,探寻人物之间的关联,(板书:留心人物描写,探寻人物关联)就能发现情节发展的原因了。

四、讲故事

1.练习讲故事

这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现在你能再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1)请选择一种人物的口吻讲故事:猴子、水手、孩子、旁观者。

(2)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互相讲一讲,并相互评价。

(3)按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这个故事。

(4)关联人物关系,把故事讲生动。

2.指名讲故事

3.评价

提示:能够用不同的口吻清楚地讲故事,说明对故事的理解是到位的,所以教师首先需关注学生讲故事的口吻是否合适。其次,教师需预设学生在讲的过程中还是不能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再次带着学生回顾板书,理解情节发展的原因。此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教师总结:一只天性顽皮的

猴子,一群对危险预估不足的水

手,一个被惹恼了的孩子,让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当孩子站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时,我们的心被紧紧地揪了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船长出场了,而且是拿着枪出场了。船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巴蜀小学校/重庆市巴南区清华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水手船长猴子
老水手的愿望
“船长”失格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A Monkey in Empty Talk说空话的猴子
猴子分桃
丢失
蚂蚁小船长
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