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20庹梦婷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核大学生

庹梦婷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引言

不可否认,“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愈加重要。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强化过程评价”理念,为高校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目前,以“结果为导向、教师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真实状态,也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大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和培养高尚品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关注学生的主体精神,切实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是指以注重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以目标取向为核心的,例如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方法。与其相比,过程性评价更关注教育者的学习过程,以及考核的过程互动,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1]。深刻理解“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过程性评价。首先,过程性评价的“过程”具有双重性。一是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认知建构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深化,教学评价也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有效。二是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亦需要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能做到及时评价,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评价过程是统一的,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互动,做到教学相长[2]。其次,过程和结果并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过程性评价能更好地实现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教师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而制定个性化的目标结果。第三,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过去和现在,更关注未来,揭示清楚当下学习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引领大学生的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未来。第四,过程评价指标是多样化的,包括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促进、学习方法的优化等。采用过程性评价要建立多元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适用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第五,关注过程就是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改进、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最后,过程性评价也是教学增值的过程,能够生成新价值。过程性评价具有发展性,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优化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法,同时,学生通过过程性评价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学习强度,提升学习效果,产生新思想、新发现。这种教学、学习结果显著优于原来的结果,实现价值增值。

二、当前《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评方式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法虽然也能考查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不相符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通识课,其主要定位不能停留在教授语文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对语篇的学习和鉴赏,让大学生领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追求、理想、抱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担当意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是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程中的“学问”,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3],因而这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感悟。有些学生感悟快,理解更加深刻;有些学生感悟慢,理解得自然不够深刻。同时,这也与大学生语文基本功、心理成熟程度有莫大关联,而大学生的心理是逐步成熟的,对《大学语文》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深刻,因此《大学语文》的学习是不断重组和建构的。采用简单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法,并不能完整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更不能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惰性和表现出来的负面思想意识,教师也不能及时进行教学改进。

(二)考评内容和形式固化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中主要采用开卷考试形式,题型主要以简答题和作文为主,考试范围出自教学选用的教材和教师授课的内容。这便凸显出一个问题,在确定《大学语文》的考评内容和形式中仅仅关注到课程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课程本身的人文性,即课程考评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与此同时,虽然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考核内容仍仅仅围绕分析性表达和叙述性表达,这使得学生过于注重考前突击而不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实际上,《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评方式应当是多元立体、丰富深入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对事物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累,建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过程性评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树立过程性评价理念

根据《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授课教师应当全面认识过程性评价的科学内涵,如科学、客观地量化平时成绩,让平时成绩更好地体现过程性和动态性,更能反映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和以前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发现学生学习的亮点,给予肯定性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当然,对待每个学生,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地采用统一标准,而是根据大学生语文基本功、心理认知程度等建立个性化的标准,让教学考核评价更能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大学语文》的人文关怀。如对语文基本功有待提高的大学生,主要考核语言水平,侧重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语文写作能力等的考核。对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主要侧重文学作品创作、文化情感、思想情操寄托等思想性内容的考核,引导其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过程性评价虽然能够考察大学生的表现,跟踪大学生的进步,但教师的工作量相应增加,需要教师增强教学责任感,提升工作强度,按照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大学生重组、建构和更新语文能力,提升自身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优化《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教学考核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上,简言之考核是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虽然注重过程的考核,但不能脱离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是在过程性评价中实现教学目标,让过程与目标完美统一。高凌飚指出“过程性评价应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4]。《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其学科属性众说纷纭,教学目标不尽相同,涌现出“价值说”、“文学说”、“工具说”和“综合说”等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大学语文”姓“语”,有的则把大学语文看成是人文思想课[5]。我们应当整体性看待《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将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大学语文》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即文学作品鉴赏、实用语文写作以及文化接受和传承[6-7]。《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浩然正气、理想追求、对生命的热爱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不仅是注重语文知识点、文学鉴赏和实用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更加重视《大学语文》精神层面和文化气质的传承,增强其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新《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方法

笔者拟将所授课程《大学语文》考核方式改革为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占总成绩的30%,包括考勤5%、课堂讨论发言30%、作业30%、参加课外活动情况35%等;期末考试即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表现,如课前5分钟演讲、实践活动(诗词大赛、经典诵读)、辩论赛、翻转课堂等形式,将考核任务分解到教学的各个过程,以便更加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安排学生根据《生命的意义》设置“如何看待生命”的考核话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开展主题演讲或主题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抑或是在课后进行作文写作,通过课文论述带领学生理解掌握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帮助他们主动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另一方面,保留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核,以开卷形式进行,但题目灵活宽泛,理解多元化,给学生以较大发挥的空间。在教学中,随时安排学生选取一些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到终结性考核时,要求学生以论文形式提交对所读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并采取力求避免“标准答案”的考核方法,更多采用“非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评价。在考核中,只要学生在文学作品赏析时能够流露真实情感,在没有偏离原意的情况下能够自圆其说,就给予积极评价。

(四)采用多主体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指标丰富,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评价效果。首先,要发挥出教师的评价作用。通过专业的语文知识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客观评价。教师应当为每个大学生建立大学语文学习档案,通过与过去的比较来发现学生学习的进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诊断,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如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时进行调查,听取同事建议,及时改进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自评。教师可以制定语文学习自评量表,让学生对每节课、每周、每月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不足的进行强化学习。最后,广泛采用学生互评。通过结对、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交叉评价,这样有助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但是多主体评价需要解决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问题,否则评价缺乏专业度,评价的效果未必理想。因此,教师也要对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点评,提供评价范例,帮助学生优化自评和互评。此外,教师要加强评价结果的统合能力,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全面客观地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学习。如笔者在教授《断魂枪》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断魂枪》剧本写作,通过课堂现场演绎,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人物角色,从而更深入地体会人物感情与作者写作意图。为了更加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本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主动运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文字能力、言语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及团队合作等方面会有全面的考核,更有助于学生成为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多主体评价方式量表见表1。

表1 多主体评价方式量表

四、结语

“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本身,且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8]。基于“动机——过程——结果”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其重点关注学习、注重反馈、重视过程,这与《大学语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课程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改进课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既是展现改革考核方式的应有之义,也是为提高人才质量进行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考核大学生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内部考核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