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07-18张秋萍

江西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硬化心血管动脉

张秋萍

(信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信阳 464000)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异常[1]。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达30%,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最为常见。SCH又被称为甲减,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轻度升高,而血清甲状腺激素(FT4,FT3)水平正常,临床症状不显著,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和持续性,是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早期发展阶段。临床研究显示[3],随着SCH的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提示SCH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联,而糖尿病和SCH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伴随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加。有学者发现糖尿病合并SCH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对探讨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本次研究将对糖尿病合并SCH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3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7例,女153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4.03±8.10)岁,病程1~35年,平均病程(18.11±2.71)年。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4]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心、肝等重要器官无严重的功能障碍;本次实验已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准执行,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进行简单沟通交流,配合完成实验;使用过可能对甲状腺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合并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MI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用药史等基本资料进行收集。

1.2.2实验室指标 所有患者禁食8 h,并于第二天清晨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以3000 r/min进行高速离心后,提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型号:AU5800,厂家: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

1.2.3诊断标准 根据《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4]将3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SCH组(298例)(TSH≥4.5 mU/L,FT4、FT3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和糖尿病未合并SCH组(42例)(0.4 mU/L<TSH<4.54.5 mU/,FT4、FT3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住院老年患者PI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尿病未合并SCH组相比较,糖尿病合并SCH组发生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外周动脉病变、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情况的比较[n(%)]

表2 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单因素分析[n(%),(±s)]

表2 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单因素分析[n(%),(±s)]

项目 糖尿病合并SCH组(n=298)糖尿病未合并SCH组(n=42) χ2/t P性别(n)男 女1.054 0.304年龄(岁)BMI(kg/m2)病程(年)吸烟史(n)高血压史(n)FBG 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BUN(mmol/L)TSH(mmol/L)FT4(mmol/L)FT3(pmol/L)CRP(mg/L)HbAlc(%)RBP4(mg/L)167 131 62.86±9.42 24.84±3.72 9.68±1.45 87(29.19)86(28.85)8.82±1.32 5.09±0.76 2.80±0.42 1.28±0.19 2.97±0.44 6.68±1.00 7.17±1.07 15.03±2.25 4.42±0.66 8.80±1.32 8.62±1.29 66.97±10.04 20 22 57.91±8.68 24.52±3.67 9.46±1.41 12(28.57)9(21.42)7.91±1.18 4.71±0.70 1.97±0.29 1.12±0.16 2.98±0.45 6.61±0.99 2.06±0.31 17.04±2.55 4.91±0.73 5.73±0.85 9.38±1.40 40.36±6.05 3.217 0.522 0.923 0.006 1.009 4.234 3.061 12.389 5.201 0.137 0.425 30.733 5.328 4.444 14.640 3.536 16.740 0.001 0.601 0.356 0.933 0.315 0.000 0.002 0.000 0.000 0.890 0.67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多因素logis tic回归分析

2.2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SCH组年龄、吸烟史、FBG、TC、TG、HDL-C、TSH、CRP、RBP4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未合并SCH组,且FT4、FT3、HbAlc水平均低于糖尿病未合并SCH组,差异较大(P<0.05),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包括年龄、吸烟史、FBG、TC、TG、HDL-C、TSH、CRP、RBP4、FT4、FT3、HbAlc在内的这12个因素是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见表2。

2.3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TSH、CRP、RBP4水平是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3.1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和SCH均为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而糖尿病进一步发展和病变能导致冠心病、脑梗死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5]。临床研究已经证实[6],SCH可对血脂代谢产生一定影响,促进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及大血管病的发生,除此之外,SCH还可使血脂谱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动脉硬化的风险[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尿病未合并SCH组相比较,糖尿病合并SCH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这与张霞[5]等研究结果相符,提示SCH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2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单因素统计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TSH、CRP、RBP4水平是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这可能有:(1)TSH水平较高可引起内皮功能的损伤,而血管内皮能有效对血管的收缩、脂质代谢进行调节,并对炎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而与正常人群相比较,SCH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较低;同时高TSH水平会造成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8]。同时若SCH患者的LDL-C、TC指标处于较高水平,则会增加颈动脉壁的厚度以及动脉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除此之外,SCH患者TSH水平轻度降低,可降低水平对心脏的收缩功能的影响,当患者处于静息状态时,SCH可对心肌钙泵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或舒张速度减慢,引发心室收缩功能失代偿,最终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9-10]。因此临床上应对糖尿病合并SCH患者的TSH水平予以严格的监测。(2)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作为炎性标记物,能对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等进行刺激,并气质一氧化氮的释放,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其中CRP分泌增加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1-12]。故本次实验中,与糖尿病未合并SCH组患者相比较,糖尿病合并SCH患者的CRP水平明显较高,提示在对糖尿病合并SCH患者进行治疗中,应有效控制其炎性因子水平。(3)RBP4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在脂肪组织表达和分泌,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13]。目前临床上已经证实[14],RBP4和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有紧密关联,提示RBP4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当糖尿病患者的RBP4水平升高,也会导致TC、TG、LDL-C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左室壁厚度以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且较高水平的RBP4,会对心室舒张速度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血管舒张,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5-16],表明RBP4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联,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故笔者认为对糖尿病合并SCH患者的治疗,应对密切监测TSH、CRP、RBP4水平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患者TSH、CRP、RBP4水平是糖尿病合并SCH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有效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并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此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硬化心血管动脉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