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2-07-18吴慰岚

高考·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提升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学科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而要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文基于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背景,首先介绍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概念和各要素的内容,其次分析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历史学科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既有文科学科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也有理科学科的逻辑思辨性,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重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逐渐提高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历史学习必备的能力。

一、历史学科素养

(一)历史学科素养的概念

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内化吸收具备的一种能力和品质,不单纯是历史学习的方法,还包括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对待历史的情感态度等。根据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历史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的素养是历史学习和教学的关键内容,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明确了历史学科教学和历史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历史学科素养各要素简介

历史学科素养对历史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各要素的教育功能也比较显著。第一,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掌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习,使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变得浅显易懂。第二,时空观念。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而是要将历史事件放在同一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分析思考,这不仅能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变得明晰,还能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第三,史料实证,历史是严肃的,没有充足的史料支撑是不能得出历史结论的,这是在历史教学和学习中要着重培养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四,历史解释。历史教科书上除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基本上就是历史学家根据史料得出的历史解释,是历史本身不会体现的内容,这是学生学习历史之后应该具备的对历史事件或是现象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第五,家国情怀。主要是历史学习之后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要对国家有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历史启示

学生在刚接触历史学科时,往往会无所适从,认为历史课程就是需要进行背诵才能够学好,这虽然是错误的思想,但确实是大部分人进行历史学习的方法,也是部分历史教师认为的有效手段。历史学习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中逐渐获得历史经验和历史财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科素养,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和基本能力,并且能够帮助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蕴含的历史真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学生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也能逐渐提高,学生能够从五千年的文明中汲取历史智慧,学会明辨是非,自觉以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榜样,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意志,增强民族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1]。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

历史学科不但具有人文科学的直观特点,还具有自然科学的逻辑特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并不是单一存在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如果把历史课中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割裂,无疑会使得历史学习的效果不佳。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总结历史学习笔记。学生总结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学生重新认识学习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思考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完善不足的地方,学生的历史逻辑判断的能力就得到了强化,为历史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能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讲。教师是对课本内容进行传授,学生在教师构画出的历史框架下做好笔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背诵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死板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较少的,很难激发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课堂氛围也较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提高。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难以掌握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死记硬背”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有效,但是容易遗忘。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改变单一的讲授历史知识的枯燥感,帮助教师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作用,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课方式发生改变,激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教师转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开始思考历史的规律和摸索如何提高学习历史效率的方法,从原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改变为理解为主进行记忆,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改善[2]。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历史的思维能力。历史的思维能力指的是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素养的內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向和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运用历史唯物史观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原先抽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使单调的历史知识在时空串联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可以从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判断中进一步进行创新,使历史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和有趣。因此,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新的认识,能够主动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有新的方向,使历史教学更加有效[3]。

三、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

(一)制订教学目标,理解历史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教学目标有着直接关联。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准绳,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教学内容的处理能更加合理,教学的效果自然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建立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手段。首先,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历史教学方向,在制订教学目标前,教师要认真理解历史学科素养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所讲授的历史课程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制订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辛亥革命》一课,根据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可以制订“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教学目标,供学生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爱国情感,还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其次,历史教师在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之后,要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来制订教学目标。例如: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观念,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在初中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基础之上,突出高中历史教学深化的特点,一开始的目标可以稍微简单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适当地增加内容,深化教学目标。总之,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过于简单或是复杂,要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4]。

(二)整合教学内容,渗透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目标指导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要展现出来的内容,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处理好教學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而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就要整理好教学的内容,渗透历史学科素养。首先,整合多种版本的历史教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全面,相同的知识内容自然是教学的重点,不同的部分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历史信息,也能使学生以新的视角看待同一个历史知识,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科素养。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可以借鉴网络上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也可以学习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使用,通过整合这类资源补充、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再次,整合好资源后,教师要根据内容设计好教学思路,明确讲授内容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5]。

(三)规划教学过程,落实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目标,展现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好,也难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要规划好历史教学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历史教师要重视导入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导入部分要有新意,以激发学生兴趣,简洁明了为主,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历史故事或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的方式,总之要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不能单纯就内容进行讲解,要综合运用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视频资源以启发式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来回答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谈论,教师适当地给予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理解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能力,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堂小结的设计,不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总结,将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融入其中,还要做好课外作业的布置,以探究性的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来提升学科素养能力。

(四)重视教学评价,考查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服务于历史教学,能够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之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进行完善。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评价,在评价中考查历史学科素养。首先,制订学习评价目标,主要根据教学目标中考核的学科素养来制订学习评价目标,符合历史学习质量标准要求。其次,要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在原先结果评价的方式基础上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整个课堂设计中的作用,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量性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在回答问题展现出的历史素养进行量化考查,做出相应的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开展辩论赛进行量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辩论中展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评价的内容。质性评价主要是教师针对每一课学习的内容布置相应的质性任务,由学生去研究,根据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6]。

结束语

历史学科教学的开展不仅是提高全社会的历史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因此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历史教师要逐渐扭转自身及帮助学生改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在学科素养培养的基础之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逐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殷婷茹.职校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0-11.

[2]张惠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路径:以美国的独立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4):68-69.

[3]袁志敏.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31):70,72.

[4]倪丽娟.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0):86-87.

[5]傅卿卿.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73):139-141.

[6]李振.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23):120-121.

作者简介:吴慰岚(1978— ),男,汉族,福建晋江人,福建省石狮市华侨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猜你喜欢

提升有效性课堂教学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