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2-07-17艾国金胡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安全教育互联网+

艾国金 胡丹

摘要:移动支付因具备随身、随时、随地等特点,在校学生们通过移动客户端便可以体验到便捷消费的快乐,但也伴随着一些安全问题。在如此复杂的新兴消费环境中,如何开展大学生移动支付安全教育,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支付;安全教育

“互联网+”概念自2015年3月5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年7月,国务院又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引发了一股移动终端业务的风潮。现如今,大学生人手一智能机已成普遍,加之其对新鲜事物、新兴技术的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又喜欢在网络环境中尝试新鲜事物,因而移动支付也越来越受学生们的追捧。

1、移动支付概念及特点

移动支付,是指基于移动网络,使用手机、PDA、笔记本等智能设备,完成某种货物或服务项目交易的商业活动,其过程中伴随着资金的转移。其作为一种新时代业务形式,有着即时性、广泛性、普惠性、融合性、个性化、社交化等特点,随着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今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移动支付虽然在金融便民、利民上有其突出优势,但也伴随着信息安全,诸如隐私获取、诱骗欺诈、远程控制、恶意扣费等网络攻击类问题。

2、在校学生移动支付现况调查

为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移动支付时的习惯及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研究数据。本次调查针对华东交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采用网络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为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及不重复性,在问卷发布时对作答设备进行了控制,只允许同一台手机或者电脑答题1次,同一个IP地址也只允许答题1次。在开始答题前对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意义及用途进行了解释,强调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仅用于此次研究,并会对问卷结果绝对保密。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调查问卷908份,其中有效问卷893份,无效问卷15份,有效率为98.35%,其中男生657人,女生236人,大一学生411人,大二学生282人,大三学生200人,通过手机作答的854人,其他途径作答39人。通过对网络回收到的问卷进行认真审核与整理,而后将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仔细录入,并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为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3、结果及分析

从表1看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较高,并且男女生对移动支付功能的热衷没有很大差别,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仅有2人不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可见移动支付深受学生喜爱。此外调查问卷中父母会使用移动支付功的人数654人(其中441人父母均会使用)对应的学生分布分别为:大三72%、大二76.56%、大一71.53%,在学生接触移动支付功能[]的年龄段中高中和大学分布占45.91%、48.71%,可见移动支付功能在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的网民达4.63亿[2]。表2则表明H大学的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平时购物及消费已经基本上依靠移动支付,与表1的支付频率正好吻合,这样的情形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表3的结果预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追捧,并且结合表1也不难发现,学生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频率也较高,本次调查问卷发现有8.17%的学生因移动支付遭受过财产损失。经实地调查,绝大多数付款采用扫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虽说方面快捷,但也存在一定隐患,比如所扫的二维码被病毒或木马侵染。通过表4可以发现,学生在使用移动支付功能时较关心个人信息泄漏与被“钓鱼”诈骗,因付款时很多人会习惯性的与银行卡绑定,而支付宝有小额免密支付、微信支付有自动扣款、部分银行在未开通动账通知功能时取消了300元以下扣款短信通知,故与银行卡关联与免密支付也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因而在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既要給学生传授识别网络诈骗的方式方法,也要给学生灌输勿忘安全意识这一永恒话题。

通过表5不难发现,学生对密码支付方式的安全性非常认可,但对刷脸支付和声波支付等新型密码支付方式还存在一定疑虑,另外在学生当中除了表中标明的几种密码支付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密码支付方式,这也说明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高,无疑给网络安全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此外也要求提供网络服务的供应商和开发商在软硬件基础设备上要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和问题解决途径。表6说明大学生虽非常热衷于使用移动支付弄能,但对支付安全的性能要求仍然非常高,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893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希望通过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支付密码安全性来加强移动支付功能的安全性,同样还有30%多的学生希望开发更多的密码支付方式,使得密码不那么容易被窃取或者录拍。

4、大学生移动支付安全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当代大学生人手一机,每日刷屏的生活使得互联网已然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且好奇心又比较重,因而高校除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适时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络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将网络安全教育细化到日常教育当中,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有害信息的分辨和甄别能力。采用主题班会、微电影等形式,引导学生不轻信网络虚假信息,不随意访问存在安全疑问的网址,自觉抵制非法诱惑,保护好自身网络账户密码,不随意扫不正规的二维码,养成遇到网络资金问题先冷静思考再做处理的习惯等。另外借助新媒介力量,多渠道的发布网络安全相关信息,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互联网环境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此外在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的同时,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二)注重大学生网络法律和金融知识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在网络法律和相关金融知识方面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调查问卷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移动支付而导致资金损失,近几年校园贷引发的不良事件就是惨痛的教训。各式各样的网络欺诈不仅让学生遭受财产甚至人身安全的损害,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给教育部门提出了网络法律及金融常识普及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增加网络法律和金融常识,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运用互联网时能够迅速地判断网络违法和犯罪行为,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会利用网络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掌握必要的金融常识,学会计算贷款合同款项、贷款利息等,可以让学生自觉规避具有“高利贷”倾向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3]。为使学生能够将网络法律和金融常识入脑、入心、入行,高校除提供应有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外,还要为学生搭建课后施展所学知识的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三)增进家校合作,携手共同育人

心理咨询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可见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4]。本文通过调查也发现在移动支付功能上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学校全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法律和金融常识教育外,家长也要在网络安全教育上发挥好作用,一方面要给子女灌输网络安全知识、网络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提醒孩子时刻不忘网络虚拟环境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给子女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观念,子女消费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时加以干预,做好情绪、经济管控。此外家长要与子女保持良好沟通,孩子出现情绪异常、心理焦虑等问题时及时与学校沟通,抓住黄金时机对学生进行干预和引导,在学生因网络欺诈儿导致资金损失时,学校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已避免家庭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避免学生遭受更多的心理创伤,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必须下足功夫,既要采取各式各样有效的策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又要在净化网络环境上做出应有贡献。当前,网络安全已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让大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合理安全地运用移动互联网。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2015-03-05.

[2]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7-08/07/c_136506155.htm .2017-08-04.

[3]黄春霞,孟宪喆,李华臣.“校园贷”凸显的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缺失及应对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7(03):72-75.

[4]袁藝红.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3(30):229-230.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地方高校大学生‘慢就业’预警与帮扶机制研究”(SZZX2103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艾国金(1988—),男,江西省九江市人,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移动支付安全教育互联网+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