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2022-07-16刘莲

高考·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新课程高中数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稳定地推进着,而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主阵地,如何取得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成为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更要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能力,如此,才是高效的课堂。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展开积极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问题;改革策略

2017年,国家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并于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课标》从地方、学校、教师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实施建议,并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全面贯彻、落实《课标》,以《课标》为纲,才能推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但是审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活动形式化等问题依旧突出。对此,本文在全面梳理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片面化

新课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订教学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虽然这一理念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肯定与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在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们只能将主要教学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与传授上,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情感意志、创造性思维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宽泛化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能力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内容泛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不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与挖掘;第二,对于其他教学资源“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针对性,随意拓展教学内容,一节课的内容虽然看上去很充实,但是真正能够为学生所用的却少之又少;第三,教学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另外,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刻意创设教学情境,但是知识本身与所选的情境之间的联系非常牵强,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方面的助益并不大,从而导致情境教学的应用流于形式[1]。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利用方法,不是盲目下载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资料,就是随意要求学生搜集网络学习资源,所获收益与所花时间与精力不成正比。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新课程要求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讲授式、接受式教学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要求下,部分教师虽然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但是经过短期的探索实践,由于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又重回“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老路,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仍任重道远。

(四)教学活动形式化

新课程倡导活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变得有形无实,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部分教师为了活动而活动,不看内容、不考虑对象,盲目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探究,这種活动形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互动,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课堂讨论产生厌倦感,所讨论的内容也会逐渐偏离主题,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盲目使用多媒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课件演示完成的,这种“放电影”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根本抓不住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收效甚微。

(五)教学评价简单化

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但是在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明显的单一评价倾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仍受高考评价体系的左右。当前,虽然有部分教师尝试、探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面化评价,但是具体的评价方式仍相对简单、单一。还有部分教师仍在实行教师“一手包办”式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改革策略

(一)前提: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对新课标理念的把握程度,直接决定着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贯彻落实效果。因此,新课标的落实、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确保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能够和新课标保持一致。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数学观。通过认真学习、深入解读《课标》,全面了解、真正弄懂弄清数学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至今的。并且能够深刻意识到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产物,其本身是随着人类活动而动态发展的,进而逐渐转变以往绝对的、静态的数学观。其次,树立科学的数学学习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自身要明白数学学习并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下,基于自身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的过程[2]。数学学习绝非对知识的机械照搬,而是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地建构与发现。最后,树立科学的数学教学观。转变以往“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以此优化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分层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基础: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知识基础是否扎实,是决定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身为教师,如果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牢固,无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都难以弥补其在业务素质方面的短板。新课标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更加细化的要求,特别是新版教材中增加的球面几何、初等数论、统筹法、布尔代数、风险决策等内容,很多都是数学教师都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够灵活应用的。因此,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必须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确保数学教学、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在专业学习中,教师需要将学习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重点学习新课程新增内容,包括数据处理、微积分、矩阵、概率统计等,真正学会、弄懂这些新增内容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把握这些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其二,部分高等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存在密切联系,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高屋建瓴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其三,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并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所习得的理念与方法灵活、适切地融入其中;其四,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所学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其五,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应用方法,充分发挥其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关键:科学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立足实际学情,通过系统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需求,明确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数学要素加以统筹安排,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案,其本质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教的内容”与“教的方法”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是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标与否的关键。因此,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务必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想好点子。

首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度解读、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数学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义,了解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整本教材、每个章节的知识体系,抓住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在每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什么”,在学生的能力训练中,组织学生“练什么”,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中获得全面提升与最大发展。

其次,精心规划教学内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教材内容并非所有教学内容的意识,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对此,教师应立足实际学情,合理整合、统筹、规划课程内容,灵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或调整,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不破坏教材的整体编排效果,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最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需立足实际学情、课程内容,灵活采取情境教学、探究教学、活动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此外,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可根据设计需求,适时、适当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微课、PPT等,将函数图像、图形结合等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化、动态化的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手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整合传统课堂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各自优势,打造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了对数学的畏难情绪。因此,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顺势而为,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构成空间几何的基本元素”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动态地呈现空间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几何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随处可见,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构成了我们这个立体的世界,学生们所缺少的只是观察生活的意识与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便可在拍照、搜集网络资料、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微课,向学生展示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几何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又如,在“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空间观念,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引导学生思考、挖掘空间中存在的各种垂直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五)保障: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新课标理念下,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已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逐步实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进步情况。但是教学评价依旧以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与标准。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新的评价观念,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主体,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并在尊重、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首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组织学生通过师生互评、小组互评以及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评价中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成效。其次,突出过程性评价。新课标倡导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指导与关注。教学评价也要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实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协作意识、学习能力等,以此生成过程性评价,确保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是循序渐进的,随着高考新政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地中学与数学教师应积极正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制订本质化的教学目标、组织丰富化的教学内容、开展灵活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实施多维化的教学评价,全面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全面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茂年,吕增锋.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统计”教学要凸显“四个特性”[J].中学教研(数学),2021(11):1-4.

[2]王志强.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以古典概型的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1(4):40-43.

[3]楊金晶.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231-232.

作者简介:刘莲(1981— ),女,汉族,福建武夷山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新课程高中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