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的审美

2022-07-13许芳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9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许芳丽

【摘要】对比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它的出现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本文以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究对比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掘“点”——借鉴表达的要点,比“味”——品析文本语言的味道,用“词”——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架“构”之美——彰显文本结构的和谐,打造高效的师生互动课堂。从四个方面来品味小学语文课堂对比阅读教学的审美。一堂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场美的远行,就像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一艘船,迎着海风,阅尽人间春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

以“以学带讲,以练带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语文对比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凸显理解、鉴别等理性因素而别具逻辑的情致。于细雨中感悟,于天籁中升华,于白雪中尽赏,享受文字与心灵对话的悦动,享受在对比阅读中的碰撞和领悟。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有着不一样的展现角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掘“点”之美——借鉴表情达意的要点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并得以享受其美的事物都是建立在对人尊重的基础上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不仅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共振,也体现在人与文本的情感互动。如果说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是舵手,操纵着课堂这艘小船的航向,那么学生就是船上的一个个游客。让游客能够尽情地欣赏流动的风景,教师要充分内化教材,挖掘知识的比较点。在常态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遣词造句的准确,我们常常对原文的很多关键词、关键句作了修改,然后相机呈现原文,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种“比” 并非一定要让学生分出优劣,而是想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和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借鉴表达的要点,让学生在习作上受到启发。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表达的方式方法,感受作品的精妙绝伦。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亲情与爱”主题课文中,作者就主题体现在对比中体悟,感受人物优秀品质的方式进行对比阅读。在《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两次心情变化,第一次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到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本文运用了两种不同心情的对比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运用同类事物的对比表现人物或者事物特征。在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寒号鸟》一课中,在第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和寒号鸟相对比的一种鸟——喜鹊。在第三自然段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介绍了喜鹊和寒号鸟在冬天到来之际不同的做法。第五自然段再次用了对比的写法,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两种鸟对待事情不同的态度,得到不同的后果,鲜明的对比从而给读者留下启发。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这两篇文章能够写得这么感人,并且掌握两篇课文表达上的异同,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及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的选择都是费尽心思,对比这种写法在文本中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了然于心。因此,教师挖掘出知识的比较点,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审美教学就能“好风借力”,因势利导,让学生懂得借鉴表达要点,怡如其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这样的教学行为何乐而不“美”呢?

二、比“味”之美——主题整合

主题整合对比阅读教学,它是依托整个单元和整个章节为主,而且在每个单元开始之前,章节下面都会有一段类似导读的语段,这个语句段落就是对整个单元章节的一个概括。将本章节学生将要学习的课文进行大体介绍,这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内容中就有《日月潭》《葡萄沟》《黄山奇石》《难忘的泼水节》这几篇文章,其中有三课是介绍风景,另外一课是介绍风俗节日。教师在讲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日月潭》《葡萄沟》《黄山奇石》这三课整合在一块给学生讲,因为这三课内容都是描述风景,在描写手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教师整合在一起讲,给学生讲述一篇文章后,剩下的课文由学生迁移对比学习,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对于不会的生字、生词要求学生主动查询字典或者请教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学生不但明白了基本的字词意思,还掌握了课文内容主要表达的主旨,培养了学生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合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用“词”之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措施,会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

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寓言二则》课后习题第二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句他在田边转来转去。第二句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这组句子,第二个句子都在动词前加了修饰词,让句子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这组句子的第二句加上了“焦急地”以后,通过添加形容词,通过对比把种田人非常急切的心情明确地表达出来了。我们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片段比较一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看看对学生习作有什么启发。这种比较阅读,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完成,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可以拓展知识面,引导学生明白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修饰的词语,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另外,也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这类习题进行探究,同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竞争,在竞争中激活思维。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要蹲下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以学带讲,以练带讲”的高效课堂。

四、架“构”之美——彰显教学结构的和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规的古诗教学都是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古诗早就熟通,这样老套的教学结构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兴趣,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开展“以学带讲,以练带讲”的导学案形式后,笔者发现,教师可以重组教材,重新对教材进行架构。只有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才可以完整体验课文,避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偏颇。课堂教学的审美不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课堂应立足文本的结构,就像牢固的架子,有基本的架构,船方能为船。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形式,重视多媒体的花样,华而不实容易冲淡主题,我们必须简约过程,轻装上阵,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整合思路,做到简约朴实有效,即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如,在《村居》和《咏柳》这两首古诗的教学中,笔者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对比阅读的方式整合整个教学内容。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从流程上还是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提问、条分缕析,只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在对诗意的解读中,笔者大胆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整体感悟(想象画面,设定情境)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对诗意的解读不支离破碎。

《村居》和《咏柳》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写景诗,教材上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正是从它们相似的主题角度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笔者的教学设计中凸显了“整合”理念。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均是从两首诗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这样的教学整合,使得教学节奏得到最有效的调控,使教学内容得到最高效的组合,从而产生最好的教学效率。如,在“辨诗”教学环节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出 《村居》 和《咏柳》的相同之处,了解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有共同的意象“柳”,以柳树写来春天,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架构之美是课堂的支撑点,不容忽视,内容重新整合,这样的教学流程简约而不简单,朗读、联想、联系简单有效,让教学结构更加和谐生趣。

五、打造流畅的师生互动课堂

师生流畅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双桨”。推动语文阅读课堂这艘木舟,只有师生齐头并进才能维持船的前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必须动脑、动手、动口,一切皆是流动的状态。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备着活动的特性。语文课堂能把课堂活动起来,做到学生们齐参与、齐活动,才是他们喜欢的课堂。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首先要创设思考的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动脑,思维的活跃程度实际上决定了课的质量。其次,要善于创设自主互动学习的空间。课堂要巧妙提供给学生一定的“留白”,不要面面俱到,让学生有机会去探讨、去思考、去互动,这样的课堂才会体现“航行”的活力和魅力,语文教学中的对比阅读教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以“以学带讲,以练带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语文对比阅读教学,讲求阅读心灵的平等、教學语言的丰富、课堂结构的和谐生动和师生的流畅互动,有了这些不可缺少的要素,对比阅读教学如春色泛棹,荡漾着悠远无穷的船歌。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