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效果

2022-07-11阴建勇

大医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肢体

阴建勇

(太原市中医医院康复一科,山西太原 030009)

脑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而其中大部分由高血压基础疾病所导致,也被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此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即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偏瘫是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1-2]。据统计,高血压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也有70%以上的偏瘫发生率,其中40%患者为重度残疾,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更会导致患者丧失生存信心,进而陷入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3]。康复训练属于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为患者开展符合康复要求的各项专业训练,以防继发性残障的出现,最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并帮其重返社会[4]。基于此,本文对52 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予以该类患者康复训练对其肢体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有关训练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太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研究取得太原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26)和研究组(n=26),对照组男女比例16∶10,年龄48~77 岁,平均(68.43±8.29)岁,病程1~6 d,平均(3.65±1.08)d。研究组男女比例18∶8,年龄45~79 岁,平均(67.64±8.15)岁,病程1~7d,平均(3.62±1.02)d。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脑血管病学》[5]中有关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均经手术治疗;③无其他限制活动的合并症;④术后肢体功能存在明显障碍。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②存在重度感染类疾病或者恶性肿瘤者;③存在痴呆史、聋哑、感觉性失语或者发病前智力明显减退者;④合并创伤性脑损伤。

1.2 干预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训练措施,加强患者的病情监测,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用药,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周后进行简单的康复运动,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①良肢位摆放:注意摆放肢体位置,包含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维持上肢在肩上部,伸直肘部,不垂腕,伸直下肢的髋关节,屈膝期间足底和小腿保持垂直,防止压到患侧肢体。仰卧时,在患侧腋下、臀部和大腿下方垫上软枕,确保患侧肩往前外展和外旋,且髋关节内收和内旋。放枕板在足后方,避免足部下垂。晚上临睡前摆放好患侧功能位,避免关节僵硬与变形。②被动运动:根据患者关节活动方向及范围来调整其运动时间和方式,从最初的上肢训练开始,如上、下、左、右及旋转上肢等,时间约为10 min,3 次/d;接着训练下肢,如足踝部被动伸屈和旋转运动,双侧膝关节伸屈运动,并对患者的腓肠肌、股二头肌进行按摩,每天早晚各1 次、3 min/次。③主动运动:对于清醒患者,护士对患者的健肢进行活动,探明健肢的活动幅度及范围,随后作为参照,制订患肢运动计划,遵循强度由低至高的基本原则。可以指导、协助患者保持双手交叉,使其学会健侧力量引导、带动患肢进行被动运动。上肢外展、左旋、右旋运动后,指导患者屈双腿,分开一定角度,先主动伸屈健侧下肢,随后尝试诱导患肢伸展。④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训练:加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指导患者自行如厕、穿脱衣物、清洁身体等,指导患者练习用筷子夹东西,夹取的东西应由大到小;另外,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指导其进行语言训练,首先练习伸舌、咀嚼和吞咽的,然后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训练,可通过观察训练人员的口型进行练习,以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单个的词过渡到词语、短句和长句等。⑤针灸:针灸治疗选取主穴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阳陵泉等;采用一次性毫针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手法选用补泻迎随法,每个穴位留针30 min 后拔针,每天针灸1 次。必要时可配合头针治疗,选择健侧运动区和感觉区的穴位进行针灸,手法同上。⑥推拿: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操作者使用手掌或四根手掌按摩,顺延患侧膀胱经揉至足跟处进行按摩,以腰部区域为重点推拿部位,推拿6 次/周、连续推拿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 个月后采用简化Fugl-Meyel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范围分别为0~66 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比较两组间的差异[6]。②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共包含自我照料、括约肌功能、转移、行走、交流、社会认知在内的6个方面,共计18 条明细,每条明显均采用0~5 分6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间的差异[7]。由康复治疗师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当天(干预后)进行评估。③生活质量评分表(GQLI-74)得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GQLI-74 得分开展评估,涉及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与躯体功能共4 项,各项0~100 分,得分高则生活质量佳[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前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分,±s )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分,±s )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综合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CA 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综合功能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综合功能比较(分,±s )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LI-74 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躯体功方面的GQLI-74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维度GQLI-74 得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LI-74 得分比较(分,±s )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LI-74 得分比较(分,±s )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GQLI-74:生活质量评分表。

?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目前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不仅增加心脏负荷,也会损伤脑部小动脉、增加脑出血风险,而脑出血作为该病常见也是最危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及致死率高等特点[9]。研究显示,临床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约占非损伤性脑出血的60%以上[10]。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病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因其导致的偏瘫症状已经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较重负担,故而在患者发病的早期需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11]。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则提供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为,康复训练是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用最广的常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活动患者患侧肢体缓解其因长期不活动而引发的肌肉痉挛症状,由早期的被动运动逐渐转化为主动运动,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质,但该方式受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的影响较大,训练效果往往因人而异[12-13]。对此,本研究辅以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联合治疗。其中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通过对机体中的经络腧穴进行刺激,发挥调整机体功能状态的效果,进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14]。本次研究中采取体针与头针治疗,选取的穴位包含主穴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阳陵泉等,诸穴联用能起到活血通络、补肾益气的效果。而中医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机械刺激,结合点揉按穴位,重复推,易上手。本次研究针对针对患侧不同位置采取的推拿按摩疗法有助于对患者患侧肢体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疏通患者的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更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推拿取穴少、见效迅速、临床疗效肯定,可重复性较强。另外本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患者训练干预后的FCA 及GQLI-74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肢体偏瘫症状得到改善,上肢功能逐渐恢复有关,进一步凸显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合理运用针灸推拿,可以有效促进其上、下肢肢体功能的恢复,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中央区淋巴结廓清治疗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