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研究

2022-07-11梁嘉心李红军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梁嘉心 李红军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宝贵文化基因。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更需要深刻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积极践行。文章试图分别分析大学生在践行以仁爱精神、民本思想、家国情怀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成果,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

关键词:践行研究;现代转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6-0071-04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仁爱精神调节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以克己复礼精神维护社会和谐,以天人合一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民本思想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以家国情怀涵养自身爱国情感,身兼“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恒久力行,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仁爱精神的践行

仁爱精神的主要内核有孝道、克己复礼和天人合一思想。孝道,即善事父母之道,是引领现代家庭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克己复礼,即依据“礼”的标准,约束自己的不正当欲望,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准则。

当代大学生在践行仁爱精神的主流表现上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更加趋向以个人发展为重,孝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淡薄现象:部分学生很少或没有分担家务,对父母态度恶劣或缺少精神上的关心。克己复礼精神在部分学生心中也有所淡化:交往功利化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导致冲突增多,影响了大学生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此外,部分学生仅知我,而不“知天”“畏天”,没有建立正确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大学生更好地践行仁爱精神。

(一)孝道

孝道作为仁之本,是仁爱精神的主要要素。孔子认为,人只有先在家庭中培养出孝的德行和正确的道德情感,才能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从亲情扩大到家庭之外,做到爱人、爱自然。大学生正确践行孝道是践行仁爱精神的前提。因此,可以从学校、家庭与个人三个维度践行孝道。

首先要明確学校孝道教育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不但要为社会培训专业人才,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孝道文化教育应该作为评价一名当代大学生能否合格的最重要标准,这就需要高校把孝道文化教育写入教学大纲[1]。除此之外,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的过程中,要实施好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以确保孝道文化的贯彻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开展孝道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将孝道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大学生讲解正确的孝道行为,使大学生全面具体地了解孝道文化,汲取孝道文化优秀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现代孝道观。此外,学校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校报、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正确引导,在校园中形成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强化家庭孝道教育的基础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树立孝道观念,并身体力行影响孩子。父母应该在休息时间经常去看望自己的长辈,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自然地养成孝顺父母的意识。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溺爱,注重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2]。父母也要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两代人之间思想上出现的差别,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和谐的家庭关系助推家庭孝道教育的有效实施。

最后,要注重自我的孝道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涉及的部分。它是形成孝道修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大学生应自觉主动地学习孝道文化,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新时代的孝道要求。在实践上,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将孝道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多关爱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主动分担家务。多关注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多陪伴父母,常回家看看,与父母多聊天。在与父母有争执时,以平和尊重的心态去解决问题。要拓宽孝道文化涵盖的范围,不仅要孝顺自己的长辈,还要关注社会中需要帮助的老人,为构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助力。

(二)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作为仁之方,是仁爱精神实现的关键。克己复礼要求人们尊重礼法、不偏不倚。如果做不到克己复礼,就会导致人们因为一己私利侵害他人、打破礼法制度,无法保持长久的孝悌和爱人。换言之,对克己复礼的践行是仁爱精神践行的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践行克己复礼精神:

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大学生应该不断提供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以新时代的礼法为标准使自己的言行合乎规范、行事合乎规矩。在日常生活中,当代的大学生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自然也会面对更多的利益之争,如评奖、评优等,有些学生会因为未得利益而觉得不公平,甚至会为了自己的过分利益而不顾制度。大学生要克服自己的过分欲望和消极想法,一方面要诚以待人,投入真实的情感,另一方面要懂得克己,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能为一己私利为所欲为。

其次,要强化礼仪学习。懂礼、守礼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一,大学生应增强礼仪意识、加强礼仪学习。一方面,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经典中汲取精华,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大学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懂得新时代的礼仪要求和规矩。这里的礼仪指的不是繁文缛节、流于表面的东西,而是在提高自身修养和内在道德品质后,展现的坦诚相待的态度、温文尔雅的举止等外在道德品质。此外,要将“礼”予以践行。“礼”不应该仅留存在思想中,更应该表现在行为里。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律自省,将“礼”的标准铭记于心,这样才能做到时刻懂礼守礼,建立和谐的关系。

最后,要践行仁者爱人。第一,大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在社会交往中,无论交往对象的地位高低,都要平等且尊重的去对待。其次,大学生要学会爱人。爱人不仅是个人思想素质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要素[3]。在社会交往中,大学生应常抱有恻隐之心,关心别人,帮助他人,将仁爱由自己、亲人扩大到朋友乃至身边的人。最后,要善于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即以个人内在的仁爱之情的推衍,从自己利益和需求推测别人的利益和需求,并以此当作行为上取舍的准则。故大学生要感同身受地为别人考虑,自己追求想要得到的东西,应抱着也想要别人得到的积极态度,形成良性的利益竞争。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仁的延伸,是儒家思想的基石。在现代,仁爱精神不仅是针对于爱人,也包括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为此,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更好地践行天人合一精神。

首先,大学生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宣传者。第一,大学生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天人合一思想,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收看新闻和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国家有关绿色发展的各项举措,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要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宣传者,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环保社团或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世界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节日,开展宣传讲解和实践示范活动:宣传“节约水资源”以缓解自然资源紧张问题;宣传“保护环境”以减轻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宣传“保护生态”以遏制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从大学生做起,将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从思想上发展到行动中。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发展并延续下去。

其次,大学生要做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推动者。第一,大学生应当遵循绿色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节约用电和节约粮食等。其次,大学生应当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如在校内林间小路到校外的城市街道,可以展开“白色垃圾清扫”志愿服务;在毕业季可以举办“变废为宝”捐赠活动,循环利用可用的资源等;在校园内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等活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新生代的推动。大学生要将天人合一思想积极付诸实践,让绿色文化深入人心,为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美丽中国发挥作用。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践行

传统的民本思想主张国君要体察民情,顺从民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也是滋养“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源泉。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本思想”的内涵发生了现代转化。它一方面强调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强调作为国之本的人民应意识到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4]。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新的历史创造者中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学生缺少主人翁意识,更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力与义务。基于此,大学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践行:

(一)做合格的公民

一方面,大学生要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法律。藐视法律的后果是损人不利己,其违法乱纪行为不仅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自身也容易失去部分权利。如果因为自己的恶念,从而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失去完整且自由的作为“国家的主人”的权利。大学生应该遵守法纪,按照法律规范行事,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更为良好的风气,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利益。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严格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当前社会,是非不分、见利忘义、极端拜金、贪污腐化的消极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消极现象的出现无疑会破坏社会的风气,给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危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才能引领正确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道德规范作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准则,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添砖加瓦。

(二)做真正的人民

作为未来中流砥柱力量的大学生,要认识并处理好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担当、行使权利与遵守纪律等辩证统一关系,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切实履行义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法行为、不公待遇、不义之举,要敢于斗争;对于可能动摇党和国家的根基、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为要勇于斗争。

大学生应当科学获取和理性传播信息。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大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媒体的正反面影响,善于从多种信息源中进行分析比较,辨别信息真假;时刻擦亮眼睛,自觉远离和抵制低俗有害内容,通过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正确评价信息优劣,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性传播信息。

三、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基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涵养源泉,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能够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纽带。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当代大学生虽大部分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问题。首先,部分学生仅依靠通识课教育来了解国情和政策。个别学生因知识性的灌输产生排斥情绪。其次,部分学生困于“信息茧房”,将时间投入网络娱乐中,对有关国家政策等信息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再次,少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为个人的发展高于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对此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树立大学生高度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

(一)重视课程思政

重视课程思政,有利于扩充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丰富教学内容和授课载体,使得家国情怀在润物无声中扎根于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选择[5]。第一,要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支撑,扩展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在转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落实课程思政。第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取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翻转学习等多种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在学习中产生对家国情怀的强烈共鸣。第三,认真编排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既不能使专业知识退居二线、顾此失彼,也不是对家国情怀生搬硬套。要灵活吸纳家国情怀的精华,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二)开发网络教育平台

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不仅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能够肃清校园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网络空间。首先可以建立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的公众号,呼吁大学生关注。公众号可以定期推送英雄故事、“历史上的今天”“我讲微党课”等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供学生学习讨论。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爱国主义精神有关板块,在板块中定期开展国家政策解读讲座、爱国主义影片在线观看等活动。可以在论坛定期进行社会热点关注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由专业老师引导和解答,以此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理性对待不足,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

(三)学习典型榜样

学习典型榜样有助于大学生意识到差距后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激励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扩展自我格局,以昂扬奋斗的精神面貌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典型榜样可以选择古往今来的圣贤和爱国英雄。也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无论是毅然将青春留在基层的海归秦玥飞,还是携笔从戎的宋玺,都是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体现。可以树立学生党员榜样,以关键少数带头,通过校园媒体宣称以形成对国家正确的情感。

学习典型榜样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例如在读书会中组织学生讨论古籍名著中的爱国榜样;也可以寻找身边的榜样,开展榜样故事分享会,与典型榜样近距离地接触;可以组织话剧表演,将榜样形象搬上舞台,形成真切体悟。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重要的民族精神和向上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探究大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主流上将传统文化精神外化于行,但在践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对传统文化精神理解不透彻,在践行过程中“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等。针对此,应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并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作用,采用多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以最终达到传统文化入心见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丽榕. 论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04):140-141

[2] 鲁卫洋. 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5):70-73.

[3] 张志景.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J]. 学园,2013(35):15-17.

[4] 曹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住人民的心[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6):4-11+29.

[5] 沈成欢.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21.

[6] 刘璐. 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D]. 開封:河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