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完善

2022-07-10郭德侠陈薄崔艳刘晶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多元评价双一流

郭德侠 陈薄 崔艳 刘晶

摘 要: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并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一流本科的建设。本研究通过对北京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问卷调查,从学校、导师、学生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互选机制;多元评价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1],强调本科生导师制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本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促使高校对本科生以“管”向“导”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也正是因为导师对本科生指导的经常性、全面性、專业化和个性化,所以本科生导师制在一流本科教育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在对本科生的学业、学术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从国外引进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表现出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存在着些许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回顾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北京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溯源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牛津大学创立的付薪导师制,即牛津大学新学院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其学业和品行,并从基金中拿出一些先令支付导师的薪酬[2]。各学院因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显著而陆续引入该制度,这项制度逐渐发展成为牛津大学的一项卓越而又独特的本科生教育制度,甚至被誉为牛津大学教学皇冠上最耀眼夺目的宝石[3]。牛津大学创立的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卓越的成效,于是全球各地的大学开始纷纷效仿这一制度。

早在1938年,我国的浙江大学曾试行过牛津大学新学院导师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能继续施行这项制度。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延续至今仍在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最佳实施路径。1995年,同济大学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教育,在施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同步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4]。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扩大,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为了改善大班制授课师生交流互动不足等问题导致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状况,部分高校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其中包括清华大学环境系、北京大学等。此后,我国高校陆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开始有新闻或论文报道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来改善当前本科教育中师生互动状况[5],因此更多的高校加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行列。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旨在加强导师对本科生学习、品行、思想、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指引,通过个性化和生活化的指导方式,全方位提升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增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本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近十多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各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向扩大招生规模、提升科研水平倾斜,却对本科教育中人才的培养有所忽视,导致本科教育质量出现明显下滑。于是,为了鼓励我国高校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础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教育部于2012年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用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小班教学模式,培养拔尖本科生创新人才[6]。本科生导师制在该政策的支持下得以进一步发展,部分高校在传统的本科生教育制度即学分制的基础上,辅之施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优秀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和言传身教,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巨大力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施行本科生导师制,该制度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实证研究

1.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是笔者在参考已有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问卷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础信息,包括年级和专业方向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分别调查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实际情况;第四部分主要调查本科生对导师制的建议。

2.可靠性检验

本研究以北京高校2020年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21份,其中男女占比分别为49.1%和50.9%;理工类与文史类学生占比分别为66.1%和33.9%。总体来说,抽样样本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用SPSS 26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得到Cronbach α=0.861,说明该调查的内在信度是比较理想的,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导师的分配方式、指导学生数、沟通方式与频率、师生关系、指导内容以及指导效果等方面。

第一,本科生导师的分配方式。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分配一般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即导师先向所在院系进行申报,阐明自己的科研方向、特长专业、课题内容和对学生的各项要求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性格特点等选择导师。然后,通过院系调配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确定本科生导师。

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高校的导师分配方式因学校和学院不同而有所差异,由学校直接分配的占比65.6%,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占比为20.8%,其他方式合计占比为13.6%。①大多院校在师生双方不够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分配本科生导师,后续又没有更换导师的相关制度保障,这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课题组所做的补充访谈中,有的学生提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应该先由学生提出自己想选的导师类型,然后再由学院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匹配相应的导师,学生与导师应该是双向选择,这样才能使导师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说明本科生还是希望学院在分配导师的过程中能考虑到自己的意愿。

本科生导师制的起始时间对该制度的成效也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外高校施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时间大都集中于本科新生入学时。据调查,75.9%的学生希望从大一开始施行本科生导师制,这与大多院校当前的制度施行时间一致;15.9%的学生希望从大二开始施行,5.3%和4.0%的学生希望大三或大四施行该制度。有的学生提出“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尚在培养学科兴趣,不宜让导师过多参与;在大三、大四阶段基本明确目标与方向之后,可以与导师多沟通交流。”的观点,认为大三或大四施行导师制最佳,导师能在此阶段给学生更具体、更专业的指导,针对性更强。

第二,本科生导师同期指导学生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国内高校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扩招,生师比偏大导致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成效。国外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中,每位导师通常指导5名~10名学生。调查发现:這些院校大多数本科生导师同期指导10名以下的本科生,即一位导师在每学年指导同一年级的学生数为10名以下,其中指导1名~3名学生的导师占37.4%,指导4名~6名学生的占38.6%,指导6名~9名学生的占14.4%,仅9.6%的导师指导9名以上的本科生。这些院校的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基本合理,严格掌控分配给每位导师的学生数量,使本科生导师能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有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尽量保证每位本科生都能得到面对面的指导、答疑和解惑。

第三,本科生与导师的沟通方式及频率。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沟通方式与频率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发挥出本科生导师制的最大优势。据调查,这些院校的本科生与导师的沟通主要采用传统面谈的方式,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更清晰直观地表达出导师或学生的想法,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指导效果。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采用微信、腾讯会议等网络媒介的师生也逐渐增多。这种方式不拘泥于空间和距离的限制而显得更加便捷,但可能会由于网络通讯质量不佳而导致沟通效果有所折扣。

在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方式中,主要采用不定期集体约见(占比34.4%)和定期集体约见(占比25.9%),即该导师同期负责指导的所有本科生集体约见。少数情况下是学生主动约见(占比22.6%)和不定期个人约见(占比17.1%)。若一位导师带较多的本科生,集体约见难免会无暇顾及所有学生,无法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部分学生被忽视而加剧对导师的不满,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另外,这些院校的本科生与导师的交流次数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学生一个学期与导师沟通1次~3次,甚至少部分学生从不主动和自己的导师进行交流。在这方面,许多学生提出“想让导师多主动找学生交流/双方主动增加交流”“定期召开集体会议”“希望多提供一些学生和各位导师之间沟通的渠道”等建议,希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交流互动,从而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促进自身发展。

第四,本科生与导师的关系。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本科生导师制顺利施行的重要保障。据调查,仅6.9%和46.9%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是亲密或者比较融洽的,32.3%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导师关系一般,12.7%和1.2%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是比较疏远或糟糕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较为中性的回答,说明学生对自己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不够自信,师生之间仍存在互动较少、了解不深入等问题。

本科生导师将会陪伴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那么,学生希望导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通过调查发现,60.7%和54.3%的学生希望导师可以作为自己的朋友或顾问,12.7%的学生希望可以把导师当作家长,仅5.1%的学生希望导师是自己的领导。显然,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很受学生欢迎,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又能提升本科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内容。在建立明确的师生关系之后,本科生导师在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身心健康和个人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据调查,学生认为导师在课程学习及专业知识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其次是就业指导及未来规划、心理健康和思想情感等方面,而科研竞赛和跟随导师实习等实践活动相对较少。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因此,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注重多元化和全面性,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等理论性指导,更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潜力,适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据调查,53.5%的学生希望导师加强对自己课程学习的帮助,44.7%、44.3%和44.1%的学生希望导师分别加强科研项目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考试指导,也有部分学生希望导师加强课外各类竞赛、择业创业的指导和推荐阅读书目。在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听取部分学生具有建设意义的建议,能推动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更有利于该制度在学校的实施推广。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本科生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六,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效果。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人才教育质量、提升本科创新人才能力、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7]。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成效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据调查,42.0%的学生对自己导师的指导工作非常满意,32.4%的学生比较满意,18.0%的学生持一般态度,同时也有4.7%和2.8%的学生对自己导师的工作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对自己导师的工作非常认同,满意度达到了70%以上。另外,32.9%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其帮助很大,37.7%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对其有所帮助,16.4%、6.4%和6.7%的学生认为该制度的帮助一般、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总体上,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对其有帮助的本科生占比70%以上。同时,大多数本科生对学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给予较大的肯定,认为该制度有必要在改进中继续推行。

4.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虽然大多数本科生认可实施导师制所取得的成果,但也反映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会出现“学校对导师指导学生的内容规定不够明晰”(占比47.6%)、“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不积极”(占比45.4%)、“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占比45.1%)、“学校未对导师制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措施”(占比42.3%)、“导师制流于形式,缺乏具体规章制度保障,操作性不强”(占比33.4%)等问题。从以上问题和调查数据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校层面。一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院校在颁布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中规定导师的任职资格、聘任、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考核五方面内容。从本科生导师制在这些院校的实施现状及问卷数据来看,虽然学校已经下发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但学校里的一些学院并没有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该实施办法和组织相关的宣讲活动,致使大多数导师对自己的本科生指导工作内容和边界不清楚。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不明白到底哪些事情可以去找导师解决,以致于导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适从,从而阻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进程,降低该制度的施行效果。

二是本科生导师分配机制不够合理。部分学校的制度规定,新生入校后,在数量均衡、合理搭配的原则下,由学院统筹安排导师并报学校备案。本科生导师确定后,在原则上应保持连续稳定。只有当学生分专业后,学院可根据学生专业和学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导师调整,并将调换结果报学校备案。这种导师分配机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导师因为教学科研工作繁忙、指导意愿不足、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无暇顾及学生,从而导致师生双方需求契合度不高,关系不够亲密,指导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另外,部分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换机制有所欠缺。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自己在更换专业后,并没有更换符合自己意向的导师。虽然全程导师制有助于导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指导,也减少了学院对该项工作的管理成本,但对那些不满现任导师的本科生来说,几乎没有自主选择导师的机会,本科生导师分配制度的后续管理和调换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三是本科生导师承担工作任务过多。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本科生导师不仅承担指导学生学业、实践和职业规划的任务,而且还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情感、心理等问题。另外,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分析,本科生导师在承担以上任务的基础上,还要提前制定工作计划,要根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式,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指导高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同时,导师要在充分解读学校下发的政策文本后对其进行宣传,关注优质特长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帮助,向学院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与意见等。由此可见,本科生导师承担的指导任务过多且繁杂,这对于已经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教师来说,很难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本科生进行指导。

四是本科生导师制过程管理不到位。通过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导师的访谈可知,学生和教师对学校制定的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范围和管理制度并不十分清楚,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评环节,仅以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数量来简单代替指导质量。虽然大多院校也要求各学院要参考学生的思想、学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情况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要求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教师提交整改方案,暂停一年担任新生导师资格。但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一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监管。

第二,导师层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与导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指导意愿和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息息相关。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导师少、学生多”,导师平时负责指导本科生的数量过多,直接影响指导效果。另外,部分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导师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有些导师一个学期与学生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几乎不与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

第三,学生层面。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师道尊严”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本科生缺乏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主动联系导师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即使遇到人际交往、思想情感等问题的困扰,也不愿主动与导师沟通。问卷调查的数据也支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甚至有个别学生不清楚谁是自己的导师。所以,本科生对待导师制的消极态度也是影响该制度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今天,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其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指导仍然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质量本科生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制度保障和师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形成三方合力、相互促进的运转模式(见图1),才能真正实现本科教育质量新的突破,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

1.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内容和考评标准对一些师生来说还不是特别了解。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学校、学院和教师三个层面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充分了解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内涵和运行模式与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一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制定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并通过校园网、校园宣传栏、邮件、会议等多种途径让教师了解该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在学院层面,辅导员也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使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在其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创新本科生导师制互选机制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好的指导效果的基础。因此,高校在教师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行本科生导师互选机制,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选到自己满意的对象,这是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在新生入学的师生见面会上,学院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每位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为学生有意向地选择导师奠定基础。其次,给教师选择学生的权力,让教师在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选到自己喜欢的学生。这种师生互选机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指导质量奠定基础。最后,要建立师生更换机制。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后,对个别与导师关系不融洽、专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学生,给予其一次更换导师的机会,以利于其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健康成长。

3.多渠道优化导师队伍结构

本科生导师制在执行中流于形式,执行效果不佳与导师责任过泛、工作内容过多、学校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要针对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合理安排本科生导师承担的责任,明确对导师考核的重点和要求。针对本科生导师数量不足、责任过重的问题,努力改善导师队伍结构,多渠道补充导师数量。另外,可面向学校党政机关人员及校外聘请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社会阅历深厚、工作能力突出且有教育情怀的实践导师,甚至可以指定研究生帮助导师承担对本科生的指导工作,形成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实践导师和研究生为辅的“双维多元”导师结构。丰富多元的导师队伍不仅能使本科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指导,而且也能有效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进而优化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4.强化对导师制的多元评价

强化过程管理,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是提高本科生导师指导绩效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学院要给予导师评价本科生的权力。导师制的长效运行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更不能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针对那些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导师指导工作的学生来说,学校要给予导师对本科生的评价权,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评先评优、保研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导师指导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师生之间沟通的频率,提高导师指导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对导师的指导工作从学生和学院两个层面进行考核和评价。特别是要认真倾听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诉求,给予本科生评价导师指导工作的权力,以督促导师认真对待本科生的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指导效果。

5.構建对导师的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不能只寄托于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教师情怀,更须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权责利统一机制[8]。为激发导师对本科生指导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除了加强对导师指导成效的考核外,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可以根据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工作量和考核评价结果,采取发放导师指导津贴、评选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等形式,给予导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并将对导师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聘任、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只有健全的权责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导师指导学生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导师的责任心,从而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成效。

本文系北京科技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RF-BR-20-05B)和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BJKD2021001)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这里的“其他方式”为导师选学生、学生选导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2022-04-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2]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演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1.

[3]傅钰涵.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演进过程[J].教育观察,2020,9(45):126-129.

[4]胡小川,刘心仁,王西明,等.同济医科大学学分制本科生导师工作现况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3):20-22.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5-01-07)[2022-04-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501/t20050107_80315.html.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3-16)[2022-04-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16_146673.html.

[7]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 2017(6):58-60.

[8]扶雄,周恒洋,曾新安.研究型大学“三位一体”精准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9(12):58-62.

(作者单位:郭德侠,陈薄,刘晶,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崔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多元评价双一流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
构建能动专业本导制实施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