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探索

2022-07-10周跃兵

文教资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挖掘思政元素

周跃兵

摘 要:课程思政语境下的中国画课程要求在技能教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根本任务。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对其本身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有利于中国画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本文从中国画的德育元素、人文精神、爱国题材、民族团结、红色文化、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为中国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育人素材,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的提升,以及增强“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五个认同”,从而实现中国画课程育人目标。

关键词:中国画课程 思政元素 挖掘

在课程思政语境下,中国画课程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把中国画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这是中国画课程的历史责任和要求。挖掘中国画的思政元素和内容,对中国画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思政素材,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供基础

保障。

一、挖掘德育元素,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艺术以最纯净的,至高、至深、至优养、至奥妙的美之情趣,引导人类之品性道德达到最高点。[1]中国画作为艺术的重要门类,其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如勤劳与勇敢、仁爱与孝道、合作意识与责任担当等品质。这些品质正好为中国画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女孝经图》和《孝经图》中均表现了传统的中国孝道。孝道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孝道既是家庭关系中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关系中责任的体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孝道的核心内容。赡养老人,既是感恩反哺,也是责任使然。培养孝道之心,有利于感恩教育,也有利于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勤劳,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往往体现在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劳动品质的养成,是教育的核心内涵。中国画中不乏表现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作品。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生动地表现了唐代女性染织、捣练的场景,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反映了劳动的崇高,弘扬了劳动精神。有序的劳动画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劳动者其乐融融,正展现了劳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进而衍生到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规范等内涵。又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借助寓言故事的寓意再现,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勇敢,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与勇敢正是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下社会倡导的自力更生的外在表现。当代大学生最缺少的不是劳动体验,而是劳动精神。用中国画作品的精神内涵,感化学生的劳动思想,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美好品德,从劳动品质的养成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表现传统道德观念和传承中华优良品质等方面的传统优秀作品比比皆是。对其艺术解析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于课程育人的目标达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画教学实践中,把这些美德贯穿于教学体验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与意义,以作品中丰富的精神内涵去感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挖掘人文精神内涵,促进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

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传承与流变中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如题材上的选择就体现着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念。以花鸟画为例,梅、兰、竹、菊等题材的表现,画里画外无不彰显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不畏风雪的傲骨品质;而山水画体现的往往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审美情趣,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精神内涵。利用这些画作中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再如造型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等造型观和散点透视观察方法深入中国画创作实践,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与智慧。对自然的传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与中国画的重意轻形、重情轻景的写意观分不开。

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不追求物象的具体型格,而把精神追求放到了首要位置,无不体现着艺术家的价值观,精神追求远大于物质追求。当代社会,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难免存在“物质第一、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感染学生崇尚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人格修养,树立远大理想。

三、挖掘爱国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促进祖国认同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不乏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一方面,直接表现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在各时期都有体现。从南宋画家痛失江山的悲悯情怀下所创作的折枝、边角构图模式,到清初四僧在痛失家国的悲凉情怀下创作的“白眼向天”的表现形式,无不映射出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近现代关乎爱国主义的现实主义画家和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蒋兆和的《流民图》、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等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表现的虽是传统寓言故事,其本质寓意着我国所处历史时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时代责任,号召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推翻压迫在我们民族和国家身上的法西斯大山,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斗爭的爱国主义情怀。该画创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最困难时期。透过作品看当时的历史,可谓国破家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昔对比,我们生活在民主富强的新社会,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先烈们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对比中,感悟社会的巨大变化,以此加强学生的自豪感,提升其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解析这些作品和绘画史时,把作品放到历史的语境中,挖掘画面背后的历史与故事,充分运用这些故事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感受历史,感受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挖掘民族团结题材,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文化艺术对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起到了桥梁和促进作用,《宣和画谱》就记载了少数民族画家与中原艺术的交流:“解缦胡之缨而敛衽魏阙,袖操戈之手而思禀正朔,梯山航海,稽首称藩,愿受一廛而为氓。至有遣子弟入学,乐率贡职,犇走而来宾者,则虽异域之远,风声气俗之不同,亦古先哲王所未尝或弃也。此番族所以见于丹青之传。然画者多取其佩弓刀、挟弧矢、游猎狗马之玩,若所甚贬,然亦所以陋蛮夷之风,而有以尊华夏化原之信厚也。”[2]可见,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主体艺术形式,在民族交融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为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承担着记录的载体作用,也在传播与接受文化观念上搭建起了桥梁平台。挖掘此类作品及艺术家,解析其艺术思想及作品题材、艺术形式所映射的内涵,对中国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绘画历史上涌现出很多位民族画家,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少数民族艺术家对中国画的认同正是民族共同体的展现。如唐代尉迟乙僧,艺术成就享誉长安,张彦远评价曰:“国朝画可齐中古,则尉迟乙僧、吴道玄、阎立本是也。”[3]将尉迟乙僧与吴道子、阎立本并列,可见其艺术地位。他所作的《本国王及诸亲族图》表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人民与汉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再现。将西域的凹凸画法融入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形式,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如《宣和画谱》载:“李赞华北虏东丹王,初名突欲,保机之长子……时唐明宗长兴六年十二月也。明宗赐与甚厚,仍赐姓东丹名慕华……又赐姓李,更名赞华。始泛海归中国,载书数千卷自随。尤好画,多写贵人、酋长。至于袖戈挟弹,牵黄臂苍,服用皆缦胡之缨,鞍勒率皆环奇,不作中国衣冠,亦安于所习者也。”[4]可见,耶律倍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他的中国画艺术水平也得到了时代的认同。《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梁、唐及晋初,凡北边防戍及榷场商人尝得赞华之画,工艺精致,致京师,人多以金帛质之。”[5]其艺术作品的流传,也促进了文化与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无论是尉迟乙僧将西域凹凸画法融入中国画语言中,还是耶律倍将少数民族题材引入中国画中,都对丰富中国画的语言形式与题材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展现了民族团结与认同。挖掘此类中国画题材与内容,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中运用其元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五、挖掘红色文化因素,促进中国共产党认同与增强道路自信

“让体现崇高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确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感知和认同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6]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的核心课程,传承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是其根本任务之一。挖掘中国画中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将之融入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育人的重要保障。艺术语言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中国画在表现红色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红色文化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如傅抱石的《强渡大渡河》,面对敌人的炮火与汹涌的江水,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表现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大渡桥横铁索寒》(溥松窗),《百万雄师过大江》(李可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钱松喦),《金沙水拍云崖暖》(李忠翔、何能),《丰碑》(田黎明)、《红日照征途》(杨之光)等。反映新中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作品,如《新中国诞生》(唐勇力),《高铁进山啦》(蔡超、边涛、李鸿莉),《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王奋英)等,表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巨大成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善于发掘中国画中的红色文化题材,挖掘革命精神,有利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认识。习近平强调:“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7]对中国画红色文化的学习,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共产党精神的学习。

运用这些优秀红色题材的中国画,在以艺术魅力感染学生的同时,也以革命精神熏陶学生。用历史事实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的正确性,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

六、挖掘中国画的艺术成就与地位,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国画的传承从未断裂,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现与艺术形式。立足于世界艺术前列,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画,对世界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直到今天还在很多领域影响着世界其他艺术的发展。其中,中国画对西方绘画的影响毋庸置疑,特别是近现代。如,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言:“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8]毕加索不仅崇拜中国画,而且学习中国画。又如,苏联艺术科学院彼得罗夫对中国画的评价:“喜马拉雅般宏伟的中国画,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9];再如,马蒂斯最先学日本浮世绘,后直接学习中国画。受中国画影响的西方艺术大家远不止毕加索、马蒂斯二人,还有塞尚、凡·高、莫奈等。可见,中国画在西方艺术家心目中的地位。在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家的推动下,西方近代艺术,如抽象艺术、表现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受到中国画的影响。中国画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力无不说明了中国艺术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中国画的理论成就在诸多方面也早于西方。如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畅神”说,把创作与审美上升到自觉的状态。那时候的艺术家就认识到对自然物象形体的再现与模仿并非艺术的本质,借物抒情才是绘画的真谛,从而对精神情感的追求重于对物象形体真实的表现。

中国画对日本和韩国的艺术影响更直接、更巨大,日韩很多艺术形式就是学习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如日本的浮世绘,很多艺术形式也最终溯源到中国,可见中国画的影响、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以及中国画的艺术地位优势,这是中国文化的自豪。中国画对世界艺术的影響源自自身完备的艺术结构体系、理论体系以及审美体系所体现的完美艺术形式。讲述中国画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学生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结语

传统的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只注重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传承,而忽视了育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语境下的中国画课程要求在技能教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根本任务。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与内容,也更容易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从而有效提升中国画课程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 宣和画谱[M].岳仁,译注.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179.

[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31.

[4] 宣和画谱[M].俞剑华,标点注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50.

[5] (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462.

[6] 宋学勤.让红色文化传承不息(新论) [N].人民日报,2021-06-04.

[7]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奋斗,2021(19):4-9.

[8] [9] 陈传席.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略论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实际地位[J].中国文艺评论,2016(5):86-97.

基金项目: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 (PT2020053)。

猜你喜欢

挖掘思政元素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