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栓塞术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病灶部位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2022-07-09郑定柯荆国杰马宝新谢乙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广东惠州5160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静脉栓塞畸形

郑定柯,荆国杰,胡 栋,马宝新,谢乙团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颅内血管疾病,主要是颅内出现结构变异的静脉同动脉交错缠绕所致血管团块。此类异常情况的出现,可引起脑血管结构以及血流情况的改变,使得脑出血与脑盗血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病灶部位的相关细胞因子会出现一些变化,细胞因子作为由造血及免疫系统活化生成的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在脑动静脉畸形发生上,细胞因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对于脑动静脉畸形通常是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单纯手术治疗对细胞因子的改变不明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在实施手术前加入介入栓塞术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3]。本研究探讨实施介入栓塞术对病症部位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颅脑CT、MRI检查确诊;②患者均以良好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与栓塞治疗禁忌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2.12±2.26)岁;畸形团块大小2.1~7.3 cm,平均(4.15±0.78)cm。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41.96±2.33)岁;畸形团块大小2.2~7.5 cm,平均(4.22±0.81)cm。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择期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经显微镜完全切除病灶。术后予以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干预。

观察组则是采取常规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在实施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治疗禁忌后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麻醉成功后经Seldinger技术实施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经皮下注射3 000 U的肝素抗凝,6F导管主要是插入到供血动脉主干入颅部位,选择微导管以及配套的微导丝,微导管置入畸形血管团后进行微导管造影。经造影检查证实微导管的位置理想,可在血管畸形团中注入Onyx胶,保证栓塞剂可以完全充填至整个畸形血管团内,经检查显示血管团栓塞50%就可实施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的治疗方式。术后同样是予以抗生素抗感染。

1.3观察指标:①两组在手术中均获取并保留脑动静脉畸形标本周围的脑组织,对脑组织标本应用4%的多聚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常规石蜡包埋与切面,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以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白细胞介素(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②对两组均在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预后评价,其中生活与工作能力基本恢复为5分,基本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但需要在保护下进行工作,有轻度缺陷为4分,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存在重度缺陷为3分,植物生存状态为2分,死亡为1分。4~5分表明预后良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相关细胞因子: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在VEGF、MMP、IL-6与TNF-α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经手术治疗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2预后: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预后情况比较[n(%),n=30]

3 讨论

作为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疾病,在疾病的治疗上目前主要提倡应用血管内介入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行手术治疗主要是可以有效的清除病灶,降低患者致残率与致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而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在发病后病灶部位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会发生改变,VEGF是重要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神经周围的毛细血管向内生长,这均是脑血管发育及形成的关键。而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病灶部位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正常脑组织中升高[5-6]。

TGF-β属于一种多功能蛋白,可参加机体多样化生物学进程,主要作用是可提高细胞外基质活性,促进内皮细胞分化及增殖。MMP属于一组锌依赖性蛋白酶,主要的功能是降解及重塑造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同器官系统内细胞及组织结构完整有紧密联系[7]。研究表明若是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损伤时,会激活小胶质细胞、星型胶质细胞,使得炎性因子TNF-α释放增加,而TNF-α可使IL-6等炎性介质释放,这对于炎性反应发展维持起到关键作用,IL-6在脑动静脉畸形者血浆总的表达明显升高,诱导患者出血过程。本研究表明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满意,推测可能原因是经栓塞介入治疗的方式,在使用上借助Onyx胶进行栓塞,该药物可同血液接触时产生永久性栓塞作用,Onyx胶通过缓慢注射方式不会黏附导管,对微血管病变进行良好栓塞,在栓塞后行手术治疗可取到良好效果,显著改善病灶部位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8]。本研究结果提示介入栓塞术辅助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预后满意。分析原因是在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前,通过介入栓塞的方式对血管病变处理,进一步的手术切除治疗可使治疗效果提高,显著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中实施介入栓塞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灶相关部位的细胞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预后满意,这样对于患者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动静脉栓塞畸形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动静脉畸形伴发动脉瘤的出血风险因素及介入治疗策略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