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2022-07-09崔益明金守兵陈彩霞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出血重症疗法

崔益明,金守兵,陈彩霞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500)

重症脑出血患者指的是出血量超过30ml且伴有不同程度昏迷的患者[1],在现代临床中比较常见,以肠胃改变、意识丧失、难以自主进食为主要表现,极易减弱患者机体抵抗免疫功能,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增多并发症,危害到患者预后[2]。这就需要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为患者补充营养[3]。肠内营养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比较多见的营养干预措施,通过胃管留置,为患者输送营养物质,补充能量,以此来帮助患者增强免疫抵抗力,达到康复目的[4]。故而本研究以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课题对象,为了促使患者早日转归,特此尝试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课题对象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入组标准:通过头颅磁共振或者是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并且脑出血30 ml以上;实施开颅减压与血肿清除术治疗;意识丧失,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肠梗阻;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恶性肿瘤;肠内营养禁忌;胃肠功能障碍;肝肾受损。根据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要求,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课题对象并分别设为常规组、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包括男14例和女14例,年龄39~77岁,平均(56.5±16.7)岁;出血量31~47 ml,平均(40.8±6.6)ml;17例基底节出血,2例小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4例脑干出血。常规组包括男16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56.7±16.5)岁;出血量32~51 ml,平均(40.9±6.3)ml;19例基底节出血,2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出血,4例脑干出血。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28例术后常规营养支持疗法,即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脱水治疗、利尿以及抑酸处理。通过静脉置管,为患者注入蛋白质、微量元素,5~7次/d,15 d为1个疗程。

研究组28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常规脱水、利尿、抑酸处理后24h内通过鼻胃管为患者注入百普力营养液〔由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批号H20010285,每瓶500 ml〕,第1天注入量控制为500 ml,从第2天开始,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适当增加营养液补充量至1 000~1 500 ml/d,15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营养干预前后观察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以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变化给予描述;②统计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客观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得分越高越好;评估患者预后,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为主,得分越低越好;③观察患者有无呕吐、电解质失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营养指标比较: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2.2两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对比分,n=28)

2.3两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n=28]

3 讨论

脑出血指的是非创伤导致的脑实质性出血[5],具有极高的死亡风险,可导致患者嗜睡、头痛、呕吐[6]。多数脑出血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症状,说明患者脑出血加重[7]。脑组织内大量出血,将会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累及正常的脑细胞组织,进而引起水肿,甚至诱发脑疝[8]。由于脑出血患者意识丧失,不能自主进口饮食,为了保证患者身体健康,需要临床及时探索一种更加高效的营养支持疗法,以此来帮助患者改善机体营养水平[9]。

肠内营养主要通过胃肠道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10]。近些年来,随着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广泛普及,在危急重症患者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营养指标,修复受损的免疫机能,而且还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11]。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于肠胃功能修复具有重大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肠黏膜免受损伤、抑制细菌增殖对肠胃的侵袭[12]。本研究对照观察,结果研究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有效性。这是因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通过尚存的肠胃功能,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减少机体消耗[13]。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脑出血会因为严重的应激反应而加重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满足患者机体代谢需要,保护重要器官正常运转,进而稳定病情,达到改善预后目的[14]。除此之外,研究组并发症10.71%少于常规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安全性。班碧秀报道[15]研究分析了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腹泻、胃潴留、腹胀等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常规组73.33%。与本研究结果高度相符。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能够有效、安全的提高重症脑出血患者身体营养水平。

猜你喜欢

脑出血重症疗法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