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

2022-07-09吴碧珊梁燕筠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普外一区心胸外科广东佛山5281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负压创面心理

吴碧珊,梁燕筠,李 津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普外一区心胸外科,广东 佛山 528100)

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目前临床上有研究认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1]。该治疗技术是通过将创面液化坏死的组织进行充分引流,在保持相对清洁的基础上控制其感染,并利用负压作用促进创面组织血管增生,加快创面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快创面肉芽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手术修复效果的目的。然而,由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其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身心状态都可能出现异常[2]。面对这种情况,对于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护理干预作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模式之一,其注重以患者为核心,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实现对患者身心双重护理,有利于辅助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探究对于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并予以排除标准剔除的患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结合20%失访率,拟纳入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7~81岁,平均(56.35±5.26)岁;创面面积:最小1 cm×1.5 cm,最大8 cm×19 cm,受伤原因:蜂窝织炎8例,坏死性筋膜炎3例,压力性损伤12例,烧伤7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9~86岁,平均(57.51±5.32)岁,创面面积:最小1.1 cm×1.3 cm,最大9 cm×18 cm,受伤原因:蜂窝织炎10例,坏死性筋膜炎4例,压力性损伤6例,烧伤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愿意自费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性别不限;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患者年龄大于18岁。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视听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且进入姑息治疗阶段者;依从性极差者;因严重内科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而无法配合的患者。

脱落标准:随访过程出现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者予以脱落;患者失访;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2方法: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先进行创面的处理,对创面的窦道腔隙进行扩创引流,将坏死组织全部去除,保证创面达到一定的清洁程度,完成上述操作之后根据创面面积大小仔细修剪包含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敷料,使用乙醇擦净创周皮肤,用透性黏贴薄膜封闭引流敷料、创面及引流管,将引流管连接负压装置,调整负压在120~125 mmHg,实现不间断持续吸引治疗。

对于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开展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在接受治疗前,通过宣传手册、视频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该项治疗技术的优势以及相关知识点,详细全面的告知治疗费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充分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患者进行耐心地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护理人员通过利用沟通技巧耐心的给予回应。整个沟通过程中,注意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患者能够建立自信,使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并鼓励患者与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交流,增加患者治疗信心。通过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并播放喜欢的小品、相声、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努力消除其消极情绪。因为难愈性创面的患者往往存在创面愈合的时间较长,可能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愈合不了,患者除了承受创面生理的疼痛以外,可能还要承受较痛苦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做到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尽快愈合创面的目的。②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相应的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需要。结合每一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了解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摄入计划。③舒适护理:注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性,可合理利用气垫床、三角枕、支架、水垫等帮助患者获得更加舒适的体位。注重给予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舒适。④功能锻炼: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患者大多数年龄较大、基础病多,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非常重要。通过视频、手册、示范等方式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踝泵功能锻炼、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功能锻炼,4次/d,5~10 min/次;每天测量双下肢小腿周径,观察是否有肿胀,告知禁烟的重要性;指导饮水2 000 ml/d以上,以稀释血液黏稠度;腘窝避免单独垫枕头,以免引起静脉回流。

1.3观察指标:两组DT评分比较,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4]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痛苦越小。两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分为满意(95~100分)、较满意(85~94分)及不满意(<84分),总满意度= (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DT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对照组D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DT评分比较分,n=30)

2.2两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两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n=30]

3 讨论

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而言,其因局部缺血缺氧,想要实现修复有较大的难度,加上创面长期不能良好愈合以及机体病情复杂的情况下,更容易影响到创面愈合[5]。由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病因多样加上患者病情复杂,进一步导致创面无法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对于缺乏蛋白质患者,因引起血浆蛋白降低和肉芽水肿进而导致创面延迟不愈。而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细胞间质和胶原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创面长久不愈[7]。而锌的缺乏也会影响到创面的愈合。另外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合并糖尿病、血液病、重度营养不良等均会影响到创面愈合。由于长期创面无法实现愈合,导致带给患者严重的肉体及精神上的影响,这对于患者以及整个家庭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8]。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技术,通过利用负压引流系统能够将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迅速排出,有效减少机体对坏死组织产生的毒素的吸收,从而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的可能。另外,实现创面保持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9]。

通过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开展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患者的腔隙窦道形成的创面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后期开展相应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然而,由于患者长期受到创面持久不愈的影响,其身心状态十分容易出现明显的异常,面对这种情况,为保证患者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就需要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取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能够以良好状态接受治疗的同时实现其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对照组DT评分高于对照组。

在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在了解患者病历资料信息、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家庭关系的基础上,为每一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10-11]。考虑到在创面长久不愈的影响下,患者的心理状况会出现普遍的心理状况不佳,因此护理人员通过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提升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12]。在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在了解患者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转移其注意力,利用这种积极引导的方式消除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的过程中,考虑到患者应创面长期不愈带来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机体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甚至治疗效果的提升,还会影响到患者的遵医行为,因此通过注重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让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工作。

在针对慢性难愈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通过积极开展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通过向患者讲述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对于帮助患者建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后续治疗工作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考虑到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情绪是十分不稳定的,而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始终以信任、尊重、理解的心情开展相应的护理操作,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利用各种手段引导患者表达情绪,释放精神压力[13]。现阶段的临床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疾病治愈程度,更需要关注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高质量的生存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状态实现全面康复。而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其因疼痛的长期存在,导致十分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这是影响到疾病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供给慢性难愈性患者全面健康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在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内心痛苦,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压创面心理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