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安全性

2022-07-09李永莉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湘西4160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对症脑病

李永莉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湘西 416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胎儿在母体内发生围生期窒息或宫内窘迫等缺氧情况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新生儿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意识障碍、神经反射减弱、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新生儿未来的成长发育[1]。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来说,心肌损伤与氧化应激都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果疾病进一步进展,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死亡,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目前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普遍为对症治疗,改善新生儿的同期状况,改善血气指标与临床症状,但对新生儿的心肌损伤效果不大。磷酸肌酸钠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有促进细胞代谢、提供细胞有氧氧化能量等,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新生儿心肌损伤状况[2]。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施加磷酸肌酸钠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当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新生儿出生时间为2 h~7 d,平均(2.26±0.33)d;新生儿体重为2.3~4.5 kg,平均(3.22±0.34)kg;新生儿的Apgar评分范围为2.9~6.7分,平均(5.41±0.24)分;新生儿缺氧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11例。参照组男23例,女17例;新生儿出生时间为5 h~9 d,平均(2.15±0.36)d;新生儿体重为2.4~4.6 kg,平均(3.15±0.29)kg;新生儿的Apgar评分范围为2.8~6.5分,平均(5.44±0.25)分;新生儿缺氧严重程度:轻度13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本次研究已经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得到新生儿家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比较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对性。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分娩时新生儿出现明显的窒息情况;新生儿均伴随着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等反应。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血液疾病等;宫腔内脑代谢性疾病、感染等病变;电解质紊乱、产科损伤以及颅脑出血等。

1.2方法:参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新生儿情况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并予以对症治疗,即维持新生儿良好的通气、血压、血气等,予以苯巴比妥镇静止惊。试验组新生儿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生产厂家: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21;规格:1.0 g)治疗,将50 mg/kg的磷酸肌酸钠加入到10 ml 5%葡萄糖中予以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10 d治疗后观察其疗效。

1.3研究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氧化应激能力活性氧(ROS)、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2)〕。①心肌酶谱指标:抽取新生儿的晨起空腹静脉血液5 ml,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指标;②氧化应激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ROS、NOX2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经比较分析之后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指标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2.2新生儿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能力对比:治疗前,新生儿的氧化应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的氧化应激能力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新生儿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能力对比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1/3左右,新生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于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生儿的血压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组织微环境血流灌注,使新生儿机体正常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预后[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原因在于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导致新生儿脑内缺氧,最终损伤到新生儿的脑细胞,产生一系列变化反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伴随着心肌损伤,病情比较严重,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来说,临床主要为对症治疗,即维持新生儿的血压、血气等指标,改善新生儿的通气功能,能有效修复新生儿中枢神经损伤,对细胞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分布与发育,对症治疗后新生儿的病情可得到有效改善,也能进一步保护新生儿的神经组织。但从诸多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的治疗,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虽然能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有效恢复新生儿的心肌损伤,应用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4]。

本研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的治疗方法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还应用到磷酸肌酸钠治疗,磷酸肌酸钠在骨骼肌细胞与心肌细胞中普遍存在,属于一种能量载体与缓冲剂,进入机体分解后可转化为二磷酸腺苷,能为细胞有氧氧化供给必要的能量,还能进一步调节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也就是药物降低心肌酶谱指标的主要原因[5]。同时,磷酸肌酸钠的应用还能拮抗溶血脂酶的形成,稳定心肌细胞磷脂,对心肌细胞氧自由基具有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新生儿的心肌功能。从结果上看,两组新生儿用药后其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就其效果上看,试验组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对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更大。另外,磷酸肌酸钠的应用在降低新生儿的心肌酶水平后可对各组织器官血流供应起到稳定作用,避免新生儿持续发生低氧缺血情况,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对新生儿的影响[6]。同时,磷酸肌酸钠能有效抑制溶血酯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心肌磷脂稳定性,避免因氧化自由基对新生儿机体的损伤,能显著增加新生儿的心肌收缩功能。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新生儿的氧化应激能力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有研究表明,ROS与NOX2在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活化,低氧缺血状态下解除,由此可见当ROS与NOX2水平偏高情况下,就会对细胞造成破坏,也能了解到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因此可将这两项指标作为氧化应激能力的重要指标[7]。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较高,能对新生儿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解除新生儿氧化应激状态,用药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对症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