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的影响

2022-07-09恩施华龙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恩施4450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苏 坤 (恩施华龙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从而导致急性缺血和心肌坏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以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减少心肌重塑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预后[2]。临床上通常在PCI时应用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但是在PCI后,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尚未完全恢复。在PCI治疗之前,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具有良好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区域的微循环[3]。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药物在PCI治疗前应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0.36±1.20)岁;梗死部位:前壁7例,广泛前壁12例,下壁11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6~55岁,平均年龄(50.39±1.26)岁;梗死部位:前壁12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4];②冠状动脉狭窄率>70%;③45岁≤年龄<55岁。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源性休克者;②有药物禁忌证者;③伴有未控制的严重并发症者。

1.2方法:按照Seldinger方法穿刺患者的右侧桡动脉,并插入静脉鞘; 通过静脉鞘注射4 000 U的低分子肝素。 通过CT引导插入导管,置入直径为0.014英寸的特殊钢丝于与梗死相关血管,同时使用血管扩张气球。 通过导管向人冠状动脉中注入人硝酸甘油注射液200 μg。对照组在PCI治疗期间给予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替罗非班(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165 100 ml∶5 mg∶0.9 g/盒)在PCI治疗期间5 min内静脉推注,再以0.22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在PCI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方法同对照组,在PCI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水平。①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使用飞利浦IE33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②心肌酶水平: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肌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2.2两组心肌酶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CK、CK-MB、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心肌酶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肌酶水平对比

3 讨论

PCI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 它可以在疾病的早期打开阻塞的血管,以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并减少梗死面积[6]。作为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阻断血小板凝集途径,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由于患者心肌酶的不稳定性,预后较差[7],因此,寻找合理的时间使用替罗非班对于患者的预后较为关键。

在PCI治疗之前,通过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可通过增加局部血药浓度和替罗非班受体结合点来预防冠状动脉和微

循环阻塞,改善心肌血流量,并降低血小板稳定性。 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灌注。 其次,治疗前给药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减少血栓负荷,减少PCI期间微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并防止心肌坏死[8]。

LVEDD,LVESD和LVEF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肌酶水平的测定可包括CK,CK-MB和LDH的测定,血清心肌酶的诊断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溶栓作用有一定参考价值[9]。本研究说明PCI治疗前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酶的水平。在PCI治疗之前,通过冠状动脉注射施用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远端微血栓的形成,促进体内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并改善心肌功能及其供氧能力。 其次,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可以达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改善血液灌注,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心肌灌注[10]。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治疗前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可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酶水平。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在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
罪犯血管灌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