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2022-07-09韩学聃刘丽艳孔令胜任孝林连云港市东方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连云港222042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非溶栓进展

韩学聃,刘丽艳,孔令胜,任孝林,赵 平,徐 玲,洪 波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42)

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类型,指的就是发病后48 h内神经损伤呈进展性加重的状况[1]。在临床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5 h内主要给予静脉溶栓治疗,8 h内主要给予动脉桥接治疗。有关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但无法抑制发病。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以往多采用扩容、抗凝等方法,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起效快速,能够抑制血栓形成,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2]。本文以接受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②首次发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或者器官功能严重异常;④近4周存在外伤史或者手术史;⑤无法配合完成研究。参照组50例,年龄18~85岁,平均(58.96±4.26)岁;男32例,女18例。试验组50例,年龄18~85岁,平均(58.19±4.42)岁;男33例,女17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J52662,规格100 mg)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AA366,规格75 mg/片]联合治疗,均口服给药,1次/d,剂量分别为100 mg、75 mg,持续治疗1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规格50 ml:12.5 mg),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注24~48 h,速率0.4 μg/(kg·min),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用法用量与参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强;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测评患者神经功能,总分为42分,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NIHSS评分、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头晕、牙龈出血、泌尿道出血)发生情况。

判定标准:患者NIHSS评分下降超过90%,病残程度为0级,属于显效;患者NIHSS评分下降50%~90%,病残程度为1~3级,属于有效;患者未满足上述要求,甚至加重,属于无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与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与NIHSS评分对比:试验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与NIHSS评分对比分,n=50)

2.2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n(%),n=50]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n=50]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就是患者发病后尽管给予及时治疗,但病情依然呈现进行性发展的状况,对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为此,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除了给予降血压、保护脑神经功能的治疗以外,还要加强血凝状态的控制,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常用药物,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4]。然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是口服药物,起效比较缓慢,且部分患者伴有呕吐症状,致使药物吸收效果不佳[5]。所以,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积极探索疗效更加确切的药物。替罗非班作为一种新型非肽类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交联,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栓形成[6]。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提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7-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说明,替罗非班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更高,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然而,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选取研究对象数量较少、选定区域范围较小等,所以,为了提高研究结果全面性与准确性,可适当增加研究对象数量,扩大选定区域范围,以此为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猜你喜欢

罗非溶栓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替罗非班在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
罪犯血管灌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